骨科康复是康复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各类骨科疾病、创伤的保守治疗以及术前、术后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骨科术后康复一体化”的概念,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康复医学和骨科学的密切关系,也揭示出了骨科康复良性发展的立足之本。
目前我国的骨科治疗和骨科康复的发展很不平衡,骨科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手术的发展与国外水平相当,但病人的疗效和国外有很大差距。原因是什么?而许多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原因就是骨科术后康复没有很好开展起来,重治疗、轻康复,不够重视术后康复的必要性。其实,手术不是结束、而是康复才刚要开始。
从前在针对骨关节的治疗中,没有康复人员的指导和很好的康复计划,有些骨科医生为了患者安全考虑,宁可让病人固定石膏的时间长一点,但这会导致病人术后恢复的时间较长,造成关节粘连和本体感觉的缺失,为后续的康复带来一些困难。近年来,康复医学科迅速发展,康复条件越来越完善,康复科医生与骨科医生密切合作,做了很多康复方案,患者便可以选择更加合理、先进的康复手段,尽早康复并回归社会,减少术后并发症。
骨科康复一体化
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哪怕是同样的损伤。专家提到,根据患者的病情,患者的性格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来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对于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对医学知识匮乏的患者,要给予一个稳妥的康复方案;对于依从性好的患者,可以给予比较激进的、宽松的康复环境。康复科医生要了解不同个体的差异,进行因人施教,因病施教,给患者一个人性化的训练方式。
康复介入一定要尽早,只要患者病情许可,便可开始康复介入,早期康复介入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残疾发生率,预防复发,促进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降低医疗费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骨科术后康复一体化”,对康复如是,骨科亦如是,因此,若要回答“骨科哪些情况需要康复治疗?”,答案其实很简单——所有情况。
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炎等骨科疾病大多有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特点,康复的介入除了有助于缓解急性期疼痛,对延缓病程、改善远期转归更是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各类意外导致的骨骼、关节、肌肉、肌腱、血管、脊髓、神经等组织损伤后,无论是否制动,都势必会出现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组织修复以及重获功能。
骨科围手术期康复:与保守治疗中的骨科康复相比,骨科围手术期康复似乎更体现出了康复的价值。在骨折复位内固定、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各类骨科手术日臻完美的同时,手术医师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外科学》中也明确写出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康复治疗”。而对于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择期或限期手术而言,骨科康复绝不仅仅指术后的各种康复训练,术前康复介入对术后的整体功能恢复也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你还以为骨科康复只是“烤烤电”,那么你就out了,声、光、电、热、力、水、冷、磁等多种物理因子都可以应用于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更是各类骨科伤病必不可少的治疗项目之一。当然,聪明的人类还在不断发掘着各类物理因子的潜能,也尝试着将各种最新科技引入骨科康复。智能康复机器人、情景互动等最新科技则让我们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具备了“高大上”的即视感。
Burt上肢康复训练系统 Nurt床旁下肢康复训练系统
骨科的早期康复护理
一旦出现任何骨科问题,人们的脑海中多半会涌现出一句老话——伤筋动骨一百天。如果因此而在一百天内躺在床上不动,那就绝对是误读了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对于人的骨骼、关节、肌肉、韧带、肌腱等运动系统来说,良好的功能来自于适当的功能练习。过度的卧床静“养”只能加重伤病肢体的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压疮、深静脉血栓、静脉炎、本体感觉(人对肢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感觉能力)下降、协调性下降、肢体功能持续下降等等不良后果。而且,肢体功能的缺失和衰退是从伤病发生后马上开始的,因此必须把握早期良好的治疗时机,在各项功能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出现减退时就进行练习和治疗,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做到“早期康复,早期受益”。
骨关节损伤主要是因为受到生物力学、形态结构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导致患者的机体功能出现困难症状。如果能够在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确保患者的血运效果得到全面改善,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水平得到增强,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粘连痉挛等情况。在早期康复护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预防肌肉萎缩等症状,避免患者出现瘫痪等问题。在早期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首先对患者的肌肉进行收缩训练,帮助患者的肌肉血液循环速度加快,避免出现水肿等问题。在骨痂形成后3-10周左右,对患者采取软组织按摩的护理方法,尽可能避免患者出现肌肉负重等情况。抗阻锻炼,逐步增强肌力。
主动锻炼:对不同关节,活动范围有所不同。
被动锻炼:利用健侧肢体或器材帮助活动。主动控制下有节律地主动被动交替活动练习。同时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等措施帮助患者增强护理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护理。
上下肢运动锻炼对骨科康复的重要性
1、有利于消肿:创伤导致局部出血、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又加重水肿。肌肉的痉挛、活动减少,使肌肉对静脉回流的唧筒作用(肌肉节律性收缩)消失。肌肉的收缩锻炼可以增加损伤肢体的血液循环,肌肉的唧筒作用增加静脉及淋巴回流,促进水肿消退。
2、促进骨折愈合:局部血液的增加,为骨折端的愈合提供了良好的血运基础。由于肌肉的收缩活动骨折端可产生微动,这些轻微的异常活动可以刺激骨折端产生大量骨痂,有利于愈合。骨折端的纵向挤压可使骨折端紧密接触,使骨折愈合加速。
3、减少关节僵硬: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术后受损的关节或邻近关节处于长期制动或活动减少的情况下,软骨得不到挤压,加上关节液的形成减少,关节软骨失去滋养,出现坏死、脱落。关节腔内的坏死软骨片导致大量的白细胞渗出,释放炎性介质,加重了关节滑膜的充血、水肿、渗出,使关节粘连加重。
4、减少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的程度: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关节运动功能丧失,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5、减少卧床并发症:可以防止肺炎、褥疮、皮肤压迫性溃疡、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出现。
6、促进神经肌肉反射,协调功能的恢复:例如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经过本体感觉等训练,有助于下肢关节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恢复。
使用场景
Burt上肢康复训练系统
Burt上肢康复训练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治疗师的体力负担。
上肢机器人与常规的康复治疗相比较,还拥有情景模拟生物反馈系统和游戏库,治疗师要明确患者的功能状态,同时结合兴趣为其选择适合的游戏。使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由易到难和大量重复的主动运动训练。患者如进行20 min传统重复性动作训练,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此系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注意力,保持体力,增加患者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治疗过程中, 治疗师根据患者的情况,适时对患者的活动做出总结与鼓励,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和主动康复的意愿。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系统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骨科患者的上肢运动能力及ADL,降低患者异常的肌张力,效果与重复性运动训练相似。
使用场景
Nurt床旁下肢康复训练系统
Nurt床旁下肢康复训练系统由医护人员拖动示教,自定义个性化运动轨迹,机器人智慧学习并精准复现,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让护理变得更轻松。帮助骨科卧床患者实现下肢多关节复合运动,智慧康复训练。改善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加快血液循环,减少褥疮发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激发神经系统重建,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埃斯顿(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Estun Medical)利用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核心部件和运动控制系统打造智能康复机器人平台,积极与全球专业康复医学机构展开战略合作,为各类医疗机构及广大患者提供全球领先的智能康复机器人设备和综合性解决方案。
埃斯顿医疗由上市企业埃斯顿自动化(证券代码:002747)与巴莱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Barrett Technology) 于2019年合资创建,将巴莱特技术的康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和核心技术引入中国,结合埃斯顿在工业机器人和运动控制领域的技术积累,专注于医用机器人和养老照护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目前,埃斯顿医疗已经拥有多种型号的三维末端驱动Burt上肢康复机器人和床旁康复护理机器人等多种产品系列,将柔性钢绳传动系统与力反馈技术应用到康复护理领域,为神经科、骨科、烧伤外科等患者带来全新的医学康复和护理模式。
未来,埃斯顿医疗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发挥自身运动控制专长,致力智能康复护理,创造中国智能医疗机器人的世界品牌。
(埃斯顿医疗 )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