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2022年电子行业报告:电子行业拐点将至

国际金属加工网 2022年11月21日

一 、 终端市场相对疲软,市场需求终将回暖

1.1 手机:需求端手机:需求端疲软,安卓厂商逐步去库存

疲软,安卓厂商逐步去库存在经历2021年的出货量短暂复苏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现第二轮出货量走低现象。根据 IDC 数据,2022 年 Q2 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减少至 2.86 亿台,同比下跌9.5%,是全球疫情暴发以来,继 2020 年 Q2 后的新季度低点。具体来看,2022 年 Q2,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6240 万台,占比市场份额 21.8%,同比 2021 年 Q2 季度上涨为+7.6%,环比下跌为-15.2%;苹果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4460 万台,占比市场份额 17%;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3950 万台,占比市场份额 13.8%。

根据IDC数据修正后,预测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从增长1.6%调整至下降6.5%,总量下降至 12.7 亿部。根据 2022 年 H1 出货量总计 6 亿部来看,下半年至少出货要达成 6.7 亿部左右。

image002.jpg

2022 年 H1,根据中国工信部数据,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 1.36 亿部,同比下降21.7%,其中 5G 出货量总计 1.09 亿部,同比下降 14.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 80.2%。2022 年截至 8 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 1.75 亿部,同比下降 22.9%。整体出货量恢复较慢,需观测国内 Q4 季度如“双 11”、“双 12”等节日促销情况。

image004.jpg

1.2 PC及平板电脑 及平板电脑:全球 PC 提前消费,整体市场将逐步回暖

将逐步回暖全球 PC 市场(包括笔电、桌面 PC、工作站等)在 2020-2021 年期间迎来强换机周期且居家办公刺激需求端提前消费,根据 IDC 数据统计,2021 年全球 PC 出货量达 3.48 亿台。2022 年需求迎来疲软态势,2022 年 H1 同比降低约 14%。根据 IDC 数据预测,2022年整体出货量将下滑至 3.05 亿台,同比降低 12.8%。

另外,由于消费市场需求减缓,教育市场也获基本满足,及因经济状况弱化同样使商用市场需求遭到挤压。根据 IDC 数据预测,预计 2023 年全球 PC 市场将进一步萎缩。PC加上平板电脑的整体市场预估 2023 年下降 2.6%,预计在 2024 年恢复成长。

image006.jpg

根据 IDC 数据,由于 2020-2021 年受到居家办公的提前消费影响,平板电脑(包括二合一的可拆卸式平板在内)市场在 2020/2021 年出货量达到 1.65/1.69 亿部,同比增长13.8%/2.4%。但随 2022 年消费逐步疲软,根据 IDC 预测,2022 年全球出货量预计将同比下滑 6.8%至 1.568 亿台,下滑到 2019 年同期出货量水平。

image010.jpg

1.3 电视:近十年出货量最低,需求恢复有望逐步回暖 需求恢复有望逐步回暖

根据 Trend Force 集邦咨询数据,2022 年第三季全球电视出货量达 5139 万台,环比增加 12.4%,同比降低 2.1%,是自 2014 年以来同季出货最低纪录。根据 TrendForce 预测,预估 2022 年全球电视出货量仅 2.02 亿台,同比降低 3.8%,2022 年将创近十年出货量最低的一年。由于全球消费意愿降低,消费性产品的预算严重受到排挤,间接抑制对于电视产品的采购意愿。而对于 2023 年的出货量预估将同比降低 0.7%,达 2.01 亿台,出货量同比下降收窄,将在 2023 年 H2 或 2024 有止跌回暖趋势。

image012.jpg

1.4 液晶 液晶 面板 :出货 量 同比降低,成本有望止跌恢复

根据 Omdia 数据,2020-2021 年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由于教育与商务人群居家办公,导致需求端急速增长,相对上游面板厂商出货量快速增长。截止到 2022 年 8 月,电视面板出货量约 2120 万片,同比增加 7.1%;笔记本面板出货量约 1430 万片,同比降低-41.9%;显示器面板出货量约 1090 万片,同比降低-25.3%;平板面板出货量约 1250 万片,同比降低-3.1%。

2022 年10 月下旬,TV 面板价格触底反弹,IT 面板价格已停止下跌。我们预计 TV 及IT 面板价格将迎来恢复,根据 witsview 统计数据,2022 年 10 月下旬 65/55 寸 TV 面板比前月上涨约 1%,43 寸上涨 2.1%,32 寸上涨 3.8%;IT 面板 21.5/11.6 寸价格止跌,27/23.8/17.3 等面板价格跌幅环比收窄。价格迎来拐点,TV 保持上涨趋势,IT 跌幅同比收窄。同时根据 wistview 数据显示,面板价格结束 15 个月下跌并迎来上涨,1)下游需求有所恢复,国内外头部客户库存已经处在偏低水位,需要增加采购补库;2)面板价格持续维持成本线以下,且各家面板厂商产能稼动率维持较低水平。我们认为供需结构已逐步发生变化,面板价格在短期内将有所恢复。

image018.jpg

1.5 可穿戴设备:增速降低出货保持,随需求回暖逐步恢复

增速降低出货保持,随需求回暖逐步恢复根据 IDC 数据显示,2022 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 1.07 亿台,同比下降约 6%。历经过去两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可穿戴市场需求已经放缓。2020/2021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 4.38/5.28 亿台,同比增长 27.3%/20.5%。根据 IDC 预测,随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放缓,消费者对非科技类产品的支出增加,挤压智能设备购买力,将对 2022 年出货量有一定影响。从品牌格局来看,部分品牌 2022 Q2 季度出现同比下滑,且部分品牌持续低价竞争,会使其他可穿戴设备品牌的售价压力增大。虽然可穿戴设备增速下滑,但是出货量预计同比 2021 年保持持平,同时随着新兴市场的新用户和成熟市场的替代品的出现,手表和耳机类设备的需求将会于2023年恢复增长态势。

image020.jpg

从 TWS 耳机设备产品来看,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19/2020/2021 年,TWS 全球销量逐年增长达 1.29/2.03/2.99 亿部,同比增长 180.4%/57.6%/47.4%。受 50 美元以下 TWS 耳机市场的推动,第二季度全球 TWS 耳机出货量环比增长 13%,同比增长15%。苹果凭借着 2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小米市场份额 9%,排名第二;三星市场份额 5%,位列第三。

TWS 随智能设备渗透率增长而迅速呈现增长态势,虽然 2022 Q2 季度同比增长,但是整体全年增速将相对减缓。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数据预测,2022 年 TWS 耳机的出货量预计将实现 38%的增长速度,对比 2021 年将有一定下降。

image022.jpg

2016-2021 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波动上升,2021 年随着疫情的逐渐恢复,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快速增长,全年突破 1 亿部,较 2020 年增长 28.31%。2022 Q2 智能手表总销量 3158 万部,同比增长 17%,环比 2022 Q1 增长 7%。整体来看,2022 Q2 智能手表市场呈上升趋势,预计 2022 Q3 将超过 4000 万部,全年有望超过 2021 年 1.28 亿部。

image026.jpg

1.6 VR/AR:政策行业双重驱动,元宇宙加速产业创新

政策行业双重驱动,元宇宙加速产业创新根据 wellsenn XR 数据显示,2022 年三季度全球 VR 头显出货量为 138 万台,较去年同比下滑 42%,其中 Meta 出货量为 96 万台,Pico 出货量为 23 万台,Vavle Index、创维、大朋、NOLO、爱奇艺 VR 等第二梯队的品牌均取得了一到三万不等的销量。三季度出货量大幅下跌的主因是 Meta 的销量大幅下滑,Quest 2 全系涨价 100 美元叠加欧美消费市场需求下行,造成三季度 Quest 2 销量大幅低于预期。Pico 在第三季度销量为 23万台,其中 Pico Neo 3 为 19 万台,此外 9 月 28 日正式发售的 Pico 4 三季度销量为 2.4万台,截至 10 月 30 日全球累计销量 6.3 万台。

image028.jpg

根据 wellsenn XR 数据预测,预计 2022 年全球 VR 出货量达为 953 万台,较 2021 年1029 万台下跌 7%,由于 Meta 近期改变过往的硬件补贴销售政策,Quest 2 产品涨价100 美元,以及 Quest Pro 定价 1499 美元,涨价对终端的销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Quest 2 面临产品老旧,明年即将换代 Quest 3,预计 Meta 全系产品销量 2022 年为 750万台,其中 Quest 2 为 690 万台,Quest Pro 为 60 万台。此外,保守预计 Pico 全年销量100 万台,其中 Pico 4 销量 25 万台,随着流量投放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以及直播等内容场景的拓展,Pico 销量仍有超 100 万台预期的可能。

image030.jpg

根据 wellsenn XR 数据显示,2022 年三季度全球 AR 头显出货量为 9.7 万台,同比增长29%,其中国内 3.5 万台,海外 6.2 万台。海外缺乏新消费级 AR 品牌和新产品出现,三季度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国内投屏显示类的消费级 AR 眼镜,例如 Rokid Air、Nreal Air/Nreal X、雷鸟 Air 以及影目 Air 等产品均取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

image031.jpg

根据 wellsenn XR 数据预测,预计 2022 年全球 AR 出货量为 37 万台,同比增长 32%,全球 AR 市场整体仍以 B 端为主,但今年的增长来源主要来自消费端市场,且以国产品牌为主。包括扩屏 AR 眼镜,例如 Rokid Air、Nreal Air、雷鸟 Air 等,以及主打信息提示的轻量级 AR 眼镜一体机,例如影目 Air、OPPO Air、李未可 Metalens 等。

image033.jpg

根据政策端指导,2022 年 11 月 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 年)》的通知。文中指出,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到 2026 年将实现以下发展目标: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共同繁荣的产业发展格局。我们认为未来 VR 设备出货量将会逐步扩大,且国内设备厂拥有较大替代空间。

从元宇宙现有的 VR/AR 设备产业链分类,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显示器件等,软件分为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涉及到的主要公司CMOS 厂商包括豪威科技(韦尔股份),代工以及光学零组件模组包括歌尔股份、舜宇光学、水晶光电、创维数字、立讯精密、联创电子、永新光学、宇瞳光学、联合光电、利达光电、福晶科技、欧菲光等,存储包括兆易创新、芯片包括北京君正、全志科技等,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利亚德等。

image035.jpg

二、IC 设计:新品不断,期待库存拐点

模拟 IC :长坡厚雪优质赛道,重点关注新品进度及应用拓展。我们对 TI、ST、NXP 等Q3 法说会进行梳理,全球模拟龙头一致认为汽车市场增长超预期并且仍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并且积极进行扩产和新的项目推动。国内模拟公司在行业下行背景下前三季度仍然取得高速成长且 2022 Q3 单季度回落幅度较小,我们认为模拟 IC 作为周期性最弱一环,景气度担忧已反应充分,当前跟踪重心应转移至新品进度及应用拓展。

数字 IC :消费类公司库存压力较大,我们预计 2022Q4-2023Q1 库存及毛利率将陆续出现拐点。数字 IC 景气度自年初步入下行,部分企业营收增长趋势与存货出现背离。对于存货与营收出现严重背离以及存货周转天数显著高于历史水平的公司 2022 H2 仍有较大的去库存压力。预计 2022Q4-2023Q1 随着消费需求反弹、库存逐步消化以及代工供应链调整,库存及毛利率指标将陆续出现拐点。通过梳理数字 IC 板块各企业半年度报告及公告,各公司逆境不改研发趋势,均围绕下游重点领域积极布局研发,修炼内功。我们强调研发转换效率乃公司核心竞争力,新品放量伴随行业景气反转后引领新一轮增长。

2.1 模拟 IC: : 长坡厚雪优质赛道,重点关注新品进度及应用拓展

模拟芯片未来五年增速领先其他品类,波动小于数字电路。 模拟芯片未来五年增速领先其他品类,波动小于数字电路。IC insights 预测 2021~2026F模拟 IC CAGR 为半导体各品类中最高,达 11.8%。WSTS 数据显示,2012-2020 年模拟电路需求同比增速波动相较数字电路更小,成长更具稳定性,下行周期中防守属性显著。

分品类看:预计 2016~2023 年,全球信号链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将从 84 亿美元增至 118亿美元,CAGR 5%。目前中国模拟信号链芯片约 200 亿元,平均国产率不足 10%,增速 6%左右。据国际市场调研机构 TMR 数据,到 2026 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565 亿美元,2018-2026 CAGR10.69%。

分应用领域:通讯设备占比巨大,汽车领域为第二大应用领域。通讯设备占比最大,预计 2022 年占比 37.5%,较 2018 年+0.9pct;汽车领域市场为第二大应用领域,预计 2022年占比 24.7%,较 2018 年+1.7pct;工业/电脑领域市场份额占比小幅降低,预计 2022年较 2018 年分别变动-1.1pct/-1.0pct 至 19.5%/6.5%;消费电子/政府及军用领域相对稳定,预计 2022 年较 2018 年分别变动-0.2pct/-0.3pct 至 10.8%/1.0%。

分地区:亚太地区模拟芯片需求较大,国内市场最为突出。2020 年,中国大陆为全球最大模拟芯片市场,占比 36%。

消费需求中高端市场仍然坚挺,需求反弹国内模拟IC 公司更为受益。恩智浦 2022Q3 法说会表示需求下滑主要影响中低端安卓机型,高端需求仍然坚挺,超宽带、移动支付等新兴功能仍在增长。由于本土模拟 IC 公司的客户结构中安卓机型占比更高,因此本次周期下行受到冲击更大。未来若消费需求反弹,国内模拟 IC 公司将由量价齐跌转向量价齐升,营收、业绩和利润率都将迎来拐点,下游消费占比较高的模拟 IC 公司将贡献较大的业绩弹性。

海外龙头展望:汽车工业需求强劲,消费拐点未现

通过对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恩智浦三家公司 2022 年 Q3 法说会的梳理可以看出,国际领先模拟厂商一致认为汽车市场增长超预期并且仍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并且积极进行扩产和新的项目推动。通过跟踪海外大厂指引,我们预计汽车模拟 IC 需求的供不应求格局仍将维持,但消费等场景的需求已逐渐触底,静待行业下一次上行周期的到来。

1. 德州仪器:

1)业绩端:预计 2022Q4 营收 44-48 亿美元,指引中值 YoY-4.8%,QoQ-12.2%,该指引考虑了未来个人电子市场需求持续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2)产能端:LFAB 产线预计于 2022Q4 投产,此外公司在谢尔曼 SM-1 和 SM-2 的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

3)资本支出:预计 2022 全年 Capex 在 26-28 亿美元,折旧约 10 亿美元。

4)业务展望:个人电子市场持续疲软,但汽车和工业市场订单强劲,相关客户仍在补库存阶段。此外公司认为模拟芯片库存风险较低,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再增加 10-15 亿美元的库存,充分迎接下一次行业上升周期。

2. 意法半导体:

1)业绩端:单季度来看,预计2022Q4营收中值为44亿美元,上下浮动3.5%,YoY+23.7%,QoQ+1.8%;预计毛利率中值为 47.3%,上下浮动 2%,YoY-0.23pct,QoQ-0.30pct。全年来看,预计 2022 全年营收为 161 亿美元,YoY+26.2%。

2)产能端:法国 Crolles 300mm 晶圆厂已于 2022 年 7 月份引进与 Global Foundries 的新项目;意大利 Agrate 新的 300mm 晶圆厂产能正在按计划增产,第一批产能将于 23H1投产;2022 年 10 月 5 日,公司宣布在意大利卡塔尼亚新建 SiC 衬底制造工厂,以支持客户在汽车和工业应用领域对碳化硅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该项目为期 5 年,总投资达7.3 亿欧元,预计 2023H2 投产,标志着公司在碳化硅垂直整合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3)资本支出:预计 2022 全年 Capex 在 34-36 亿美元。

4)业务展望:汽车领域,需求持续强劲,目前订单能见度已达 18 个月,远超 2023 年计划产能;工业领域,设备及系统数字化、能源管理和电力效率的提高正在推动市场的结构转型,B2B 工业需求旺盛。汽车及工业领域项目总数已达 110 个,客户数上升至 79个,其中汽车项目占比达 60%。公司预计今年碳化硅业务将贡献收入,预计 2023 年实现 10 亿美元的碳化硅收入。

3. 恩智浦:1)业绩端:预计 2022Q4 营收 32-34 亿美元,指引中值 YoY+8.6%,QoQ-4.2%;预计毛利率中值为 57.8%(57.3-58.3%),YoY+0.54pct,QoQ-0.23pct。

2)产能端:微控制器及模拟产品在汽车领域仍受到供应限制,从在手的 NCNR 订单来看,供应受限在 2023 年的大部分时间内仍将维持。由于供应限制、消费 IoT 及安卓移动市场需求持续疲软,预计 2023 年汽车和工业的真实需求供应覆盖率为 85%,公司将在以消费为导向的市场和以汽车及工业为导向的市场之间重新分配部分产能。

3)资本支出:预计 2022 全年 Capex 从营收的 10%下调至 8%,约 10.6 亿美元。

4)业务展望:汽车、工业、物联网业务营收预计同比增长高双位数,环比相对持平;移动业务营收预计同比增长低个位数,环比下降高个位数;通信、基础设施和其他业务营收预计同比增长低双位数,环比相对持平。

image037.jpg

(报告出品/作者:国盛证券、郑震湘、佘凌星)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