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最精密的工业产品之一,集成了空气动力学、结构强度、材料、工艺等相关专业的最高成就。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制先进军用航空发动机的能力[1]。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推重比以满足作战平台的需求,必须大量采用轻质、高强韧、耐高温的先进材料、工艺和结构布局[1-3]。
新材料和工艺需求对体系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
随着先进航空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提升,对新型高强钛合金/钛铝(TiAl)系合金/变形高温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新型镍基/镍铝(Ni3Al)系单晶合金和粉末合金、铌-硅(Nb-Si)系合金、高熵合金、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iC)、树脂基复合材料(PMC)等新型结构材料的需求愈发迫切,也对我国材料及工艺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型高强韧钛合金/钛铝系合金/变形高温合金及复合材料
钛合金、钛铝(TiAl)系合金伴随着发动机轻质化需求而不断发展。钛合金目前的最高使用温度为600~650℃,TiAl系合金的使用温度范围为650950℃[4],但其突出的室温脆性、缺口敏感等问题,使其只能部分替代高温合金或单晶合金。另外,随着发动机各截面工作温度的提高,还需发展更耐温、更高强韧的新型变形高温合金。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主研制高温钛合金,目前已掌握了合金成分、组织、性能匹配控制及优化等关键技术,研制及应用水平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组织性能均匀性,挖掘合金潜力。针对TiAl系合金,重点突破了材料设计、制备工艺、组织优化与控制、塑韧性提高等关键技术,研发出多个代表性合金,但还需要深化研究高强韧性组织匹配、低塑韧性材料应用设计等技术,拓展其应用。随着合金设计方法的进步、铸-锻设备及工艺的发展,多种新型变形高温合金成功获得应用,但随着合金化程度的提高,合金熔铸与热加工艺难度大增,需突破大尺寸锭重熔精炼、均匀变形等技术瓶颈,实现组织性能均匀稳定,实现性能、效率与成本的综合平衡,加速研发和应用,为未来更高性能变形高温合金的自主研发奠定基础。
目前,冷端转子采用整体叶盘结构的应用已趋设计极限,而整体叶环集先进结构、材料于一体,综合性能优异且可实现轻量化,是下一代发动机轻质化转子的标志性选择。SiC纤维增强钛基(Ti-MMC)、TiAl基(TiAl-MMC)和镍基复合材料(Ni-MMC)应用趋势急速上升,MTU公司与罗罗公司等已造出Ti-MMC整体叶环(如图1所示)、涡轮轴等试验件,并进行了考核,轻质效果显著[5]。据预测,未来发动机用材中Ti-MMC约占30%,TiAl-MMC约占15%。
图1 罗罗公司研制的Ti-MMC整体叶环[5]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Ti-MMC及其构件研制,迄今先后突破了高性能单丝SiC纤维批产、高品质先驱丝制备、构件成形等关键技术,打通了Ti-MMC整体叶环一体化制造技术路线,但还需强化增强环芯形性控制、残余应力调控等技术研究,充分发挥Ti-MMC的优势。
新型单晶合金与粉末合金
随着涡轮前温度的提高,涡轮叶片材料从变形、铸造高温合金发展到定向、单晶高温合金,涡轮盘材料由合金钢、变形高温合金发展为粉末高温合金。过去五六十年间,涡轮前温度提高了约600K,材料与铸造工艺贡献了30%~40%。自普惠公司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单晶合金PW1480至今,业界成功开发了多代镍基、镍铝(Ni3Al)系单晶合金。中国是世界上较早研究单晶合金的国家之一,至今多个牌号已逐步获得应用[6]。但随着发动机发展,现用单晶合金受耐温能力及铸造工艺性限制,应用已趋于极限,急需发展初熔温度更高、组织性能更优、铸造及焊接工艺性良好、成本可接受的新型单晶合金。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率先研制粉末高温合金并在涡轮盘上成功应用以来,粉末合金涡轮盘已在多型发动机上累计安全工作数千万小时,粉末合金已成为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首选材料。业界已开发出服役温度更高、综合性能更优的高代次粉末合金,并根据涡轮盘不同部位对性能的侧重,发展出双性能/双合金、双辐板涡轮盘。我国已成功研制出第一代、第二代粉末合金,目前正在开发第三代、第四代粉末合金,但随着发动机发展,还需在高品质粉末、双性能/双合金/双辐板涡轮盘制备及低成本工艺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CMC-SiC兼具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碳材料的优点,具有材料结构一体化和多尺度特征,综合性能优异,是目前应用最成功的轻质高温结构复合材料[7-9],可用于发动机燃烧、涡轮和喷管等热端部件(如图2所示),被普遍视为发动机高温结构材料的技术制高点。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欧美以第三代和第四代航空发动机为演示验证平台,逐步暴露材料、工艺和制造问题,建立对CMC-SiC构件的应用信心及极限寿命的认知,逐渐将CMC-SiC应用于先进发动机。喷管调节片/密封片、燃烧室火焰筒及内/外环等已完成全生命周期验证并进入应用或批产阶段,涡轮叶片等尚处于验证阶段[9]。
图2 CMC-SiC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8-9]
迄今,我国CMC-SiC构件的研制与应用可分为3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初步验证了可行性和可用性,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储备;现阶段主要针对发动机多类构件需求进行典型件研制与应用研究。总体而言,国内基本突破了SiC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初步完成了典型件设计、制备与考核,但针对不同部位CMC-SiC构件的制备技术路径尚无定论,还需打破现有按原金属结构设计和试制的模式,从全技术链路建立面向材料、工艺和制造的协同设计方法,突破结构、强度、冷却、连接设计,以及低成本构件成形与加工、全生命周期检测、评估与验证等关键技术。
树脂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PMC)密度低,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可设计性强,用于发动机进气机匣、外涵道机匣、风扇叶片/机匣等冷端部件可减质20%~40%,是发动机冷端部件先进性的重要实现手段。国际领先公司目前已将PMC广泛用于发动机冷端和外部部件,并大规模实现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碳纤维增强PMC的应用,尤其是PMC外涵机匣大多已进入工程生产阶段,技术成熟度达到9级。目前,正在开展耐温400℃及以上材料研究。
我国已开展了大量PMC构件的验证工作,技术成熟度高于CMC-SiC构件,但较领先水平仍存在差距,需突破耐温或/和耐湿型PMC开发、高温模具、构件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大型复杂构件成形、缺陷检测与评估等关键技术,还需提高国产化关键生产装备工艺能力及配套软件技术,解决成本过高等问题。
航空发动机材料及工艺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航空发动机材料工艺体系是一个以材料、工艺技术为核心,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围绕技术发展和产品应用,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应用等展开,由基础、制备、应用、分析、保障等技术要素构成的系统有机整体。从航空发动机材料体系的历史沿革来看,主体材料已由第一代发动机的钢,发展到第三代发动机的钛、高温合金和复合材料,辅以各种新工艺、新结构又演进出第四代发动机的主体材料、工艺(见表1)。世界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公司持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品牌材料或工艺,并建立了各自的发动机材料及工艺体系。
表1 涡扇发动机典型材料和工艺
我国航空工业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便开始引进苏联航空产品,70年代又开始引进英、法、美等国航空产品,共生产了60余种型号、数万架飞机和30余种型号、数万台发动机,发动机材料、工艺技术历经引进、仿制、研仿到自主研制的发展历程。迄今,我国基本建立起完备的材料工艺体系,建成多个发动机材料、工艺研制与生产基地,也成为具有完整高温合金体系的四个国家之一。然而,大量的引进和仿制导致我国同代次、同水平发动机材料多国牌号并存,使有限的支持碎片化,限制了材料的研制和发展,制约了选材的标准化、通用化、继承性及经济性。
我国虽已能生产航空发动机用全部门类材料,但要实现未来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制的自主保障,还需对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工艺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为应对新材料、新工艺需求提出的挑战,还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未完全建立起科学统筹的基础预研科技管理体系;未完全构建起我国特色的航空发动机主干材料体系;未真正实现设计与材料、制造的协同;无统一的性能数据库,缺乏高可靠统计许用值;无统一、适用、通用的标准体系;不注重全供应链管理,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差;缺乏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快速迭代机制;未明显突破返回料利用,全流程成本偏高。
关于材料及工艺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上述材料及工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理念、布局、机制和标准体系的角度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建立面向材料—制造一体化设计的“新理念”
构建设计、材料、制造协同融合的研发流程,发展面向材料、制造的设计。充分利用预研形成的先进集成平台,将其提升改造为新材料、新工艺专用验证平台,解决验证资源问题。加强材料的“积木式”验证和递进式评价[10],结合高精度与高置信度仿真技术[11],面向全生命周期开展迭代与改进。
开展统筹全技术体系的“新布局”
系统梳理发动机材料、工艺技术树,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贯彻技术与产品开发异步、规划互锁的理念,科学全面、统筹精准制订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制定技术地图,集中投入,梯次发展,有序衔接。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梳理形成“卡脖子”技术清单,精准识别和瞄准当前技术短板、堵点和痛点,突破一批长期未有效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
构建举国协同、融合创新的科技管理“新机制”
面向发展重大需求,通过部委协同,加强政策供给的继承性、联动性、集成性;发挥行业主体作用,强化需求牵引,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和军民深度融合。兼顾不同利益诉求,形成各主体、各环节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和利益共同体。由小团队研发向产学研用多学科交叉团队转变,强化从规划论证、项目生成、攻关研究、考核评价、成果应用的“一条龙”高效项目模式,促进成果集成开发和转化应用,打通管理链路和创新链路。变革科技管理思想,既要“放”“管”“服”,也要“精”“细”“控”,建立切实有效的知识产权特别是国防知识产权的转移、转让、交易机制,创新科技激励机制,合理解决从研发到产业发展各环节的投入、贡献和利益分配问题,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完善性能数据与标准的“新体系”
开展材料、工艺性能数据设计许用值统一管理,从全技术链、全产业链角度严控生产过程和质量细节,确保性能数据真实、可靠,尽快打造完成中国版标准化数据手册。以研发流程为牵引,从使用者角度,统一标准架构,丰富技术要素,整合、建立、完善全行业标准体系。构建行业统一的考核评价和数据管理平台。
结束语
轻质、高强韧、耐高温的战略型、革命性先进材料及工艺是未来先进航空发动机的标志性选择。应进一步聚焦基础瓶颈、聚焦工程应用、聚焦资源投入、聚焦双链完整,强化需求牵引、强化行业抓总、强化体系布局、强化协同融合、强化集中投入,走出中国特色的发动机材料及工艺自主、自立、自强之路。
(刘巧沐,中国航发涡轮院,研究员,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材料、工艺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大响.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材料技术的要求[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1998,11(3):1-5.
[2] 江义军.推重比12~15发动机技术途径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01,16(2):103-107.
[3] 刘大响.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材料的需求[J].材料工程,2017,45(10):1-5.
[4] Chen G,Peng Y B,Zheng G,et al. Polysynthetic twinned TiAl single crystals for high-temperature applications[J]. Nature materials,15(8):876-881.
[5] Hooker J A,Doorbar P J.Metal matrix composites for aeroengines[J].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16(8): 725-731.
[6] 宫声凯,尚勇,张继,等. 我国典型金属间化合物基高温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 金属学报,2019,55(9):1067-1076.
[7] 张立同,成来飞.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 复合材料学报,2007,24(2):1-6.
[8] 刘巧沐,黄顺洲,何爱杰.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及挑战[J]. 材料工程,2019,47(2):1-10.
[9] Katoh Y, Snead L L, HenagerJr C H, et al. Current status and rec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SiC/SiC composites[J].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4, 455(3): 387-397.
[10] 李兴无. 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服役性能"积木式"评价技术浅析[J]. 航空动力,2020(4):31-34.
[11] 曹建国. 航空发动机仿真技术研究现状、挑战和展望[J]. 推进技术,2018,39(5):961-970.
(刘巧沐 李园春 航空动力 期刊)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