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打造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让国产航空救援装备大显身手

中国航空报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空军多次派出运20、运9等国产大中型军用运输机向武汉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物资。这既是我国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列装部队后首次参加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也是空军首次成体系大规模出动现役大中型运输机执行紧急大空运任务。

航空工业所属多家通航企业充分发挥通用航空优势,多次执飞紧急防疫物资运输任务,将一批批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急需的口罩、防护服等运送至目的地,为当地解决燃眉之急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无论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还是在无数次的地质灾害、森林消防等多种紧急救援中,航空应急救援都凭借其响应速度快、机动能力强、救援范围广、救援效果好等特点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此,在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工业副总经理杨伟和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联合多名代表委员,分别向大会提交了有关构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不断提升装备国产化水平及制造能力的建议和提案, 呼吁建立健全国家主导、统筹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加强航空应急救援战略力量。

建立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既正当其时,更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在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成功的贺电中明确提出,要“继续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需要,实现建设航空强国目标而奋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国际航空强国相比,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起步较晚,还面临体系不完备、装备不充足、产业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因此,建立健全国家主导、统筹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加强航空应急救援战略力量不仅正当其时,更是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国内外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重大公共卫生及公共安全事件频发。2019年,我国因自然灾害共造成909人死亡、1.3亿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270.9亿元;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8738人;共发生森林火灾2345起,受害面积13505公顷。可以说,航空救援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高效、最安全的方式。

此外,在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对保障公民安全更加关注,对得到完善的航空救援服务的需求快速提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201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915美元,远超过6000美元的国际通航产业发展均值标准, 具备了发展航空救援产业的经济条件。正因如此,航空应急救援作为通航产业服务国家安全和民生的刚性需求,还将成为牵引和推动通航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国产化水平

与国际航空救援强国相比,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起步较晚,体系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与国土面积、人口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主要体现在体系不完备,指挥协调难度大,救援力量分散,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低;装备质量低、数量少, 任务装备不足,场站基础配套设施薄弱;装备产业发展缓慢,产业散、乱、弱的趋势已露端倪,需求输入研究欠缺,标准和规划跟不上发展要求等。

如何破解这些现实问题,加快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步伐, 来自航空工业的代表委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是军地一体,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从我国国情以及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需求出发,以军民共用、平战结合为原则,分级建设航空应急救援总体管控体系,实现对城市、森林、草原、山地、海洋等全域空天覆盖。面向重大灾害抢险、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重要军事搜索救援等“三重”任务,兼顾医疗救助和国际救援需求,统筹协调、集中调配国家各类航空应急救援资源。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水平和应急救援需求的差异, 在西部及边疆地区突出“三防”(森草消防、反恐边防、离岛海防)需求, 以200千米半径覆盖为基准,以森林航空消防基地、航空护林站、武警航空部队及预备役航空兵等应急救援关键力量建设为抓手,建设航空综合应急救援区域基地网络。在中东部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地区突出“三救”(灾害救援、医学救助、事故急救)需求,按人口分布,建设40分钟抵达机制航空应急救援保障中心网络。

二是自主自强,提升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国产化水平。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到2030年我国约需2000架直升机用于应急救援。截至2019年底,国内民用直升机总数1237架(引自“亚翔航空2019中国通航报告”),其中国产机70余架,飞行平台及任务装备均无法实现自主保障,一旦面临国外出口管制,应急救援体系运行将难以维系。针对需求量大、国产率低、产业布局分散的现状,应强化国家在发展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的主导地位,统筹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产业发展战略, 发挥央企骨干作用,提升自主保障能力的同时牵引地方企业和各类社会资源,共同打造国家级航空应急救援产业平台。

三是重点突破,努力提升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制造能力。国家加大支持,优先发展一批重载、远程、高原、多用途救援飞机平台,着力发展智能化、无人化、精准化关键技术。

助力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国家队”义不容辞

把握机遇,意味着也要面临挑战。着眼广阔的国际市场,环伺着实力雄厚的竞争者们,国产装备仍有十分充足的发展空间等待着我们去构筑。

经过多年发展,航空工业作为我国唯一具备飞机平台、任务设备、系统组网以及服务保障全产业链整体供应能力的企业,已具备成为航空应急救援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基础。一直以来,航空工业主动承担政治与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航空应急救援示范基地建设, 向社会开放采购供应体系,凝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对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航空工业还在全力推进AG600大型水陆两用救援飞机研制,加速推动AC系列直升机及大型无人机改型等重点工作,强化低空空域管控组网、无人智能飞行控制管理等优势技术应用,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供好用、管用、耐用、适用的装备与服务。

“航空强国”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航空工业的神圣使命和政治任务,航空工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部署要求,切实发挥国家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化发展主力军作用,以满足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航空应急救援国产装备保障能力为目标, 全力推动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发展,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提高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中国航空报 马丽元 刘文波 吴琼)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