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25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520万例。尽管还有部分国家(如巴西、俄罗斯等)的情况仍不容乐观,但从全球范围来看,此前疫情指数级蔓延趋势已放缓,各国社会经济活动正逐渐恢复正常,与此同时,航空出行需求正逐渐释放,伴随着中国国内航空市场的逐步复苏,全球航空业也正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复工复产准备。
01.各国航空企业纷纷筹划复航
出于对疫情发展的预期逐渐向好,许多国家政府开始尝试重启经济活动,而各大航司和机场也积极筹备或开展复航。
图: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将宣布具体的经济复苏计划 来源:金融时报
尽管美国疫情仍处于平台期,但航空出行需求已现回升迹象,部分航司计划6月开始逐渐恢复运营。达美航空(Delta Airlines)宣布将在6月增加往返亚特兰大和纽约的航班量;美联航(United Airlines)预计7月将在当前的基础上增加15%航班量;美国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则预计,6月份航班量将恢复至同期45%-55%的水平。
欧洲已度过疫情最困难时期,多家航司计划6月开始恢复航班。易捷航空(EasyJet)宣布将在6月15日开始恢复航班,率先恢复的航线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法国的国内航线;意大利航空(Alitalia)将在6月恢复部分国内和国际航线,包括飞往纽约的航线;瑞安航空(Ryanair)、IAG集团、法荷航(AF-KLM)、汉莎集团(Lufthansa Group)也计划在第三季度恢复20%-50%的航班量。
亚太方面,作为高度依赖国际航线市场的中转枢纽,新加坡樟宜机场(Changi Airport)宣布自6月2日起逐步开放航班中转。新加坡民航局(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of Singapore, CAAS)5月20日表示,“这是新加坡逐步重启航空市场战略的一部分,旨在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民众出行的需要”。申请开启航线中转业务的航空公司必须提交执行方案,CAAS将根据航空安全、公共卫生以及机组人员健康状况等进行评估。
印度疫情仍不乐观,但已预备重启国内航空市场。印度国内航班原计划停运至5月31日,但印度民航部长(Civil Aviation Minister)Hardeep Singh Puri5月20日在他的个人推特上表示,“请所有机场和航司做好5月25日复航的准备”。据5月21日报道,靛蓝航空(IndiGo)和香料航空(SpiceJet)宣布已做好复航准备;5月22日,已停航近两个月的印度航空(Air India)已开放国内航班的预定。
虽然重启航班运营对于航空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但仍有许多涉及到公共卫生安全和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需要考虑,例如:如何识别病毒携带者并终止其后续行程?如何防止病毒的机上传播?如何防止病毒携带者乘机后入境目的地?以及,如何让旅客对选择航空出行更有信心?为此,全球各航空公司、机场、行业协会,以及监管当局都做了大量努力,纷纷推出各项应对举措。
02.疫情防控与服务升级的自发行业实践
为了保证出行安全、优化乘客体验,并促进旅客信心恢复,航司、机场以及飞机制造商都开展了创新性的服务改进和技术提升。
登机前
4月中旬,阿联酋航空对一架返回突尼斯的撤侨航班上的旅客进行了病毒检测服务试验,现场采集旅客指血检测,只需10分钟即可得到检测结果。但该检测方法由于检测准确性较低,已经被停止实施[6]。目前,阿联酋航空正为在迪拜机场值机的乘客发放含口罩、手套、抗菌湿巾、免洗手洗手液的“健康礼包(Travel Hygiene Kit)”。
图:阿联酋航空的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现场来源:One Mile at a Time
图:阿联酋航空为乘客提供健康礼包来源:Sam Chui
伦敦希思罗机场目前正尝试利用热扫描技术(Thermal Screening Technology)对旅客进行体温筛查。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Hamad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Doha,HIA)的地面工作人员通过佩戴一种“智能头盔”,开展非接触式的旅客测温。此外,哈马德国际机场还计划开发用于人群密集场所的“消毒机器人”和为旅客提供行李消毒的“紫外线通道”。
图:伦敦希思罗机场的热扫描技术的体温监测在二号航站楼投入试用来源:Airport Technology
图:多哈哈马德机场的工作人员佩戴智能测温头盔来源:Business Traveller
飞行中
目前,全球多家航空公司都出台了强制旅客在机舱内佩戴口罩的要求,乘坐美国航空、达美航空、美国联合航空、捷蓝航空、加拿大航空、易捷航空、新加坡航空、阿联酋航空等航空公司的航班均需要全程佩戴口罩。
出于佩戴口罩的规定,以及尽量减少接触风险的原因,美国许多航司停止了机上餐食的供应。作为替代,美联航自5月22日起为旅客提供“零食包(All-in-one Snack Bag)”。尽管美国政府未作强制要求,但达美航空、捷蓝航空、美联航为了提振旅客出行信心,承诺将在疫情持续期间执行“空置中间座位”的方式进行“客舱社交隔离”。
中东地区,卡塔尔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间维持着相对大范围的航线网络,因此更加注重防护措施的落实。机组人员被要求在制服外穿上防护服,同时佩戴护目镜、手套和口罩,“全副武装”地为旅客提供服务。阿联酋航空还在每个航班上配备一位机舱服务助理,保证机舱卫生间及其他公共区域每45分钟清洁并消毒一次。
图:卡塔尔航空的乘务人员身穿防护服工作来源:CNN
而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正发起名为“信心出行倡议(Confident Travel Initiative)”的机舱内病原体传播途径研究计划,该项研究计划通过模拟病毒在飞机上的潜在传播路径,以指导航空公司应对潜在风险,恢复旅客出行信心[12]。波音民机公司负责数字化转型的副总裁Mike Delaney负责领导该计划,他表示计划的目标是“在对飞机和航空公司的运营造成最低限度的影响的前提下,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能够安全乘坐商业航班”。
03.建立制度助力全球航空业重启
为了帮助航空业复苏,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纷纷出台疫情期间以及后疫情时代适用的公共卫生防护指南。
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5月20日,国际航协(IATA)与国际机场协会(ACI)宣布编制了一份全球航空业安全重启指南。“只采用一种单一措施是无法完全降低安全风险并使航空业完全重启的”,IATA总干事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说道,“但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各国政府公认的多级措施,则可以尽量接近我们所期望的效果。”指南中的“多级措施”包括登机前的旅客健康信息申报、乘机前后的体温监控、全程佩戴口罩的要求、限制手提行李数量以简化登机流程、禁止自行座位调换等。出于对收益水平的考量,国际航协(IATA)并未采纳有些国家提出的对复航航班设定客座率限制或强制要求“空置中间座位”的做法。IATA认为,这样会使得航班客座率无法达到66%的盈亏平衡客座率(Break-even Load Factor);除非大幅度提高票价,否则航班无法盈利,那么运营将不具有可持续性。澳洲航空公司(Qantas)首席执行官Alan Joyce也表示,“要求每个航班空置中间座位并不切实际,若强制执行,票价恐怕将上涨50%。”且还有行业人士认为,中间座位的宽度也只有约60cm,即使空置仍旧无法达到有效的社交距离要求。
5月21日,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发布了一份将彻底改变飞行体验的“后疫情时期”出行指南,除了与上述IATA及ACI联合发布的指南类似的措施外,EASA的指南中还鼓励出行旅客遵守“呼吸礼仪(Respiratory Etiquette)”——例如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等。此外,还规定了有效社交间隔距离为1.5米,许多机场的商铺和公共服务区域已据此在地面上划线以提示人们在排队时保持距离。对于违反指南规定的旅客将被逐出机场并处罚金。对此,伦敦希思罗机场首席执行官John Holland-Kaye提出了在登机处完全实施“社交距离”要求的难处,“若要严格执行规定的社交距离,那么一架超大型客机的乘客队伍将长达一公里。”[13]
5月20日,印度机场管理局(Airports Authority of India,AAI)颁布了机场复航须遵守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要求印度的各大机场复航后需尝试实现乘机全程“无接触”:旅客只能通过私人车辆或经批准的出租车抵达机场,并且只有通过网络值机的乘客才能进入机场;进入机场后的每位旅客均须佩戴口罩与手套(或现场消毒双手),并且将强制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的旅客将在手机应用上获得显示“安全”的健康认证,并须凭该健康认证登机。此外,航司也停止供应餐饮、报刊等服务,旅客登机后在客舱内禁止一切饮食,并建议旅客在客舱内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并尽量减少使用洗手间。
04.共同面对的问题
由于疫情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中国民航业已经先于国际同行开展了许多颇具成效的“后疫情时期”航空出行管控尝试,而全球航空业界也都正积极推进各自的出行防控措施,然而,全球航空业的总体复苏需要多方面的密切配合,目前,仍有几个问题是全行业共同面对的焦点、难点,亟待解决:
第一,信息的发布与告知。目前,各国纷纷出台各自的防控措施,但出行的旅客却未必完全了解这些措施细节,或提前做好应对这些措施的准备,因此,航空企业如何在购票环节和出行前充分告知旅客相关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标准的一致性。对于国际航线来说,旅行过程将涉及到多个国家,若各国之间的防控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或无法相互认可各自的管控标准和安全证明(如个人健康通行码),将对旅客的出行造成极大困扰,使得国际航线的恢复困难重重,因此,迫切需要各国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民间团体等进一步推动航空业在公共卫生防控标准、程序、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第三,隐私权问题。当前,国际间合作仍然面临许多阻碍,其中生物信息的采集和跨国传递就是其中之一,因其涉及到旅客的隐私权与信息安全,因此各国都十分慎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航空业卫生防控合作,仍需各国政府在顶层进一步推动。
第四,安全与盈利目标的平衡。如同“有效社交距离”的强制执行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一样,当前,管控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将会出现卫生安全与商业可行性之间的矛盾问题,还需要各界发挥智慧,进一步摸索、尝试,不断完善。
(国际航空研究院微信公号 IAR)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