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民航业已经深度“出血” 保就业大于一切!
4月13日,IATA发布最新报告《COVID-19影响分析——航空运输业垮掉造成的更广泛经济冲击》。报告中预测,疫情对民航业的影响将导致航空产业链上2500万人面临失业的风险。
早在3月16日,国际航空业智库亚太航空中心(CAPA)在一份声明中就警告说:
新冠疫情可能使大多数航空公司在5月底前破产:有些公司已经陷入技术性破产,至少已经出现了实质性的债务违约。由于禁航和停飞,这些航空公司的现金流将迅速枯竭。
不幸的是,这些预测都正在成真——
全球民航业深度“失血”
北美
4月19日,美国航空公司飞行员工会表示,约有4,800名美航飞行员愿意在短期内无薪休假,另约有715名自愿提前退休。美国三大航达美航空、美国航空和美联航都开启了员工无薪休假模式。以达美航空为例,其9万名员工中已有1.3万人自愿停薪留职。
4月1日,加拿大媒体获得的加拿大航空公司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这家加拿大最大的航空公司又将临时裁员1.5万人。此前,3月19日,加拿大航空就宣布临时裁员5149人。这些员工大概占员工总数的60%。
3月25日,加拿大廉航西捷航空计划解雇1,700名飞行员,占到该航飞行员总队伍的四分之三。
欧洲
4月13日,继让飞行员降薪50%以及令3.6万员工停职后,IAG旗下的英国航空进一步决定解雇3万余名机组人员和地勤人员。
3月16日,北欧航空宣布裁员超1万人,占员工总数90%。几乎同时,挪威航空临时解聘了旗下7,300名员工,约占全部员工数量的90%。
3月初,芬兰航空表示,将与工会就临时裁员进行公开谈话。
几乎同时,汉莎航空集团表示,旗下其三分之二的员工工作时间将缩短。
维珍大西洋航空要求员工在未来三个月内无薪休假。
匈牙利威兹航空计划裁员20%,共约1,000人,同时采取降薪政策。
大洋洲
4月8日,新西兰航空发布裁员计划:计划裁员3,500人,占员工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更早些时候,澳洲航空约2万名雇员被停工,占总数三分之二。
维珍澳航已安排旗下8,000名员工(占总人数80%)休假,持续时间至少到今年五月底。
中东
4月初,阿提哈德航空宣布开始实施临时降薪政策,管理层降薪50%,其他员工降薪25%。同时,阿联酋航空已停止招聘,并鼓励员工无薪休假,全体员工平均降薪超50%。
此前不久,卡塔尔航空解雇了约200名总部员工。
3月3日,以色列航空表示正在考虑裁员,裁员人数可能在千人左右。日前已经安排旗下5,500名员工(员工总数6,000人)无薪休假至5月31日。
亚洲
4月1日开始,全日空航空宣布旗下6,400余名机组员工每月休假三至五天,该政策将持续一年。
3月23日,新加坡航空宣布裁员1万人,该航上一财年的员工人数约2.65万。
越南航空有多达1万名员工(占总人数50%)将被迫停止工作,其余员工面临降薪。
马来西亚亚航承诺不会裁员,但会实施全员降薪,降薪幅度视员工资历而定,在15%-75%之间。亚航CEO在疫情期间停薪。……
保就业,就是保护产业链
作为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根据IATA2019年的统计,航空公司是价值链的核心所在,为全球创造了约6550万个工作岗位。
其中270万个职业机会直接来自于航空公司,而这每个职位都创造了另外24个就业机会。
1月20日欧洲飞机航迹图(疫情尚未爆发)
4月1日欧洲上空飞机航迹图(疫情深度发展)
3月24日,国际航协(IATA)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先生(AlexandredeJuniac)在IATA关于新冠肺炎媒体吹风会上强调:
针对航空公司的财政援助应该成为政府的重要政策举措。支持航空公司意味着至关重要的供应链能够在危机中保持运转。
保住航空公司的一个岗位,意味着另外24个就业机会也随之得以保留。航空公司将因此获得生机,当疫情被遏制时,可再次将全球经济体联络起来,引领经济复苏。如果航空公司失去生机,那么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将会延长。
更重要的是,当疫情接近结束时,一个良好运转的航空业将为重启全球经济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日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已经做出了针对航司的救助计划:
美国
4月14日,美国财政部与美国主要航空企业原则上达成救助协议,多家航空运营商将获得总计250亿美元联邦政府援助,用以支付员工薪酬,避免员工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遭解雇。
4月17日,美国航空、西南航空、达美航空、美联航等公司等美国主要航企表示已经接受了美国政府附带条件的纾困措施。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规定航司不能轻易裁员,美联航承诺在9月30日之前美国员工将不会遭强制休假或减薪。但是10月1日起,就可能会开始裁员。
此外,美国机场将获得总计100亿美元的救助,以帮助它们度过当前的新冠疫情。这些资金来自于美国政府的《新冠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CARES)计划,将让机场能够覆盖疫情期间包括工资在内的运营成本。
加拿大
4月1日加拿大政府宣布紧急工资补贴计划,加拿大航空3月解雇的1.65万员工有机会重新返岗。
俄罗斯
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向航空业提供230亿卢布(约合3亿美元)财政资金支持。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宣布了7.15亿澳币(4.3亿美元)的援助方案,包括燃油税退税和前期减免,以及减免国内空中航行和地区航空安全费用。
新西兰
新西兰将向新西兰航空提供9亿新西兰元(5.8亿美元)的贷款,并为航空业提供额外的6亿新西兰元援助计划。
新加坡
新加坡推出总额1.12亿新元(8200万美元)的援助措施,包括退还部分机场费用、援助地勤人员,及部分退还樟宜机场租金。此外,新加坡政府将向航空业提供3.5亿新币的升级版援助,包括给予航司、地勤和货运代理商租金减免。同时,新加坡政府将补贴这些企业员工每人每月工资的75%,最高4600新币每月。
瑞典和丹麦
瑞典和丹麦宣布为北欧航空提供3亿美元的政府贷款担保。
挪威
挪威政府向航空公司提供60亿克朗的担保,近期也出台了关于免除航空税的政策,帮助挪威航空应对危机。
韩国
韩国产业银行计划向陷入困境的廉价航空公司(LCC)提供最高3000亿韩元的无担保贷款。同时,产业银行还计划与进出口银行联手,以银行团联合贷款的方式向济州航空提供最高2000亿韩元的收购资金支持。
巴西
巴西政府同意航空公司推迟支付空管和机场费用。
卡塔尔
卡塔尔财政部长宣布为卡塔尔航空提供援助。
航司职人“再就业”
此外,航司也在通过各种方式鼓励航司员工进行“再就业”。譬如北欧航空公司接受公益机构瓦伦贝里基金会大约70万美元资金支持,安排300名遭解雇员工接受在医院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培训。
航司负责人称,机舱服务人员是协助医务人员工作的理想人选,因为他们入职时都接受过医疗培训以应对飞行途中遭遇的紧急情况。他们还接受过处理人际关系训练,知道如何化解乘客的负面情绪,在医院这种压力大的地方能派上用场。
疫情导致的人际交往断裂,让全球民航业陷入了不分地域的同样困境。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渡难关,期待转折点早日到来。
(看航空 实习生 马丽)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