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拥抱2020年代 |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中国还需要做什么?

与互联网等新经济形式相比,制造业似乎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好在,未来可期。

“上帝要惩罚谁,便让他去做制造业吧。”谢华笑着说。

过去十年间,他一直没有离开光伏制造行业,也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起伏。2009年,中国的光伏行业经过10年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国。

虽然产能巨大,但苦于“两头在外”而掣肘于人,为行业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2011年末,受欧债危机爆发影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和遭受欧美“双反”调查,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速放缓,我国光伏制造业陷入阶段性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全行业陷入亏损。直到国家相继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光伏产业才逐步回暖。

光伏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

也是在10年前,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而我国彼时正将迎来一场互联网对实业的洗礼。

随着移动互联网热潮兴起,实体企业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大街上的商铺逐渐变得冷清起来。而其背后,工厂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也因此发生着变化,机器、工厂车间与人之间,即将通过一张网联结起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制造环节的损耗在减少,利用互联网手段,新的销售渠道将瓜分和改造传统渠道。传统的生产经营受到挑战,企业的应变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洗牌后的格局。

中国制造业面临一股智能制造的热潮。而传统实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概念的洗涤冲击。互联网+实业在我国新经济转型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是工业4.0在中国的落地。根据我国制造业发展规划的规划,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2050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目前中国还不是工业强国,只是工业大国。与互联网等新经济形式相比,制造业似乎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好在,未来可期。

有发展有困难

比起十年前,中国制造确实强大了很多。

首先表现在规模上。中国制造业比美国、日本制造业增加值总和还高。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30万亿元,达到了30.5万亿元,折合4.6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接近4万亿美元。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目前已经是美国的1.6倍,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相当于美日德三国之和。

我国制造业工业门类齐全。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全球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一家制造业厂商,在中国很快就能完成配套工作,这是很多国家不可想象的便利。

在部分领域,中国制造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已经领先。比如5G移动通信网络、特高压输电技术、量子通信等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但是,从整体结构来看,我国的制造业还不够强。

2019年,我国的世界500强上榜企业数量首次超越美国。但其中,能源、金属类企业占比过高,其利润率并不突出。而汽车、工业机械行业比较薄弱,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也表现为大而不强、利润不高。我国制造业企业上榜较晚,崛起时间落后于美日德,仅仅是汽车制造业起步相对较早一些。

海通宏观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相比,我们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的制造业占经济比重较高。随着产业持续升级,传统工业占经济比重下降,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也将趋势性下行。而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高达29%,相当于50年代初期的美国、80年代中期的日本。

“整体看,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中,金属类、建材类占比偏高,而机械类占比偏低,反映从原材料类行业到加工组装类行业的升级并不顺畅,但电子行业实现了弯道超车。”报告中写到。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的能源、金属行业占比过高,分别为16%、10%,但利润率并不突出。而美日德三国能源和金属类企业占比均未超过10%。但其实我国这两类行业企业的利润率并不突出,我国入选的能源类企业利润率不足美国入选能源类企业的三分之一,金属类企业利润率更是只有美国同类企业的九分之一。

2019年,我国除汽车外的制造业上榜企业达10家,超越其他三国数量,数量上追赶较快。其实,直到10年前的2010年,我国才有4家制造业企业上榜,且均为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从过去十年上榜数量看,我国车企表现好于美国,但落后于日本和德国。而除汽车外的其他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则主要发生在过去十年,相比美、日、德三国均在1995年已有其他制造企业上榜,我国明显落后。

有路径有未来

中国制造的升级迫在眉睫。在经历了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正逐步进入深水区。

制造业的结构出现了优化。这主要表现在过去十年中国电子产业持续壮大,增速超出工业整体增速,这也意味着其占工业整体比重大幅上升。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在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中国制造企业在不断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生产线、改进产品架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很多工厂,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通过机器换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产品检测等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中国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以厦门宏发公司为例,该公司设立了两个子公司来专门研发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目前已经自主开发16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率达80%以上。凭借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产品出口到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继电器销售额占全球14.1%,在全球继电器领域,宏发的产量和销售额,均为第一。

成功经验中,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路径依稀可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公开发言中称:制造业未来发展路径有三个要点:第一是数据驱动,任何一个企业,企业的一切活动,一切过程,一切产品,都需要数字驱动。第二是软件定义。他以大众汽车为例,称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要体现在软件上,不管是产品本身还是制造的过程。第三是虚实结合,工程机械、智能施工、飞机制造等,都需要把数据收集起来虚实结合。

雷军也曾在全国两会上公开对媒体称:“我觉得发展制造业,首先还是要靠创新。创新,主要是要突破核心技术,抢占技术的制高点,并且获得技术的话语权。创新是制造业发展最重要的手段。”

但不容忽视的挑战是,中国制造日益强大,并引起了其他制造业国家的警惕,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屡次出现。

“我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激情的大时代,但是说实话,我希望它快点过去。”吴晓波曾在《激荡三十年》中如此写道。中国制造从做大到做强,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天的制造业面临的内外部困难很多,但穿越迷雾,未来可期。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