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上市公司统统披露2018年整体业绩之后,包括沈阳机床与秦川机床在内的很多企业又一次亏损,那么机床行业的亏损之路还要走多久呢?
作为“工业母机”的机床其实在很多方面是与机器人行业相类似,既是产品又是设备。“大而不强”、“低端制造”的标签似乎总是贴在我国机床行业的头上。不稳定、不精准、厂家不爱用让我国机床沦为“低档货”。虽然近年来我国机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高端机床领域也有不少有益探索,但就整个机床行业而言,形势是令人揪心的。
相似点一:不牢靠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蓬勃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制造业,包括机床行业与机器人行业在内,基础薄弱,制造水平还在中低档范围徘徊。
其实,“低档货”的标签一直困扰着我国制造业,这种现象在行业内屡见不鲜。举个例子,我们在低压电器、紧固件、轴承等基础元器件和零部件可以实现大量出口,但高端产品却一直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往往掌握在国外大企业手中。
在机床行业尤为明显,甚至有人感慨:我们除了厂房,其他都是进口。事实也近乎于此,我们工厂里大型的生产机床以及高顶尖机床,几乎全部是“洋货”。而这种现象存在,除了创新、技术等客观原因之外,究其根本就是“基础不牢”。
在机器人行业,三大核心零部件国产品牌几无优势。以原材料为例,这就是同样复制出来的发动机,在赖久性和抗疲劳上,始终达不到同级别的发动机的标准。在做一些烧机实验时,国产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能够达到同等级别的发动机70%就很不错了。这样的基础,又怎么拿来做“高顶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高水平的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及基础机械的支撑,就很难改变中国机床‘低档货’的形象。而改变这种现象,除了进行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水品之外,关键还是要从基础上做大做强。
相似点二:不平衡的行业环境
首先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方面低端产品泛滥,影响行业价格;而另一方面,高端发展不够,关键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基础软件等依赖进口和外资企业的现象较为严重。
其次是供给不充分。随着工业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变化,“智能制造”、“工业4.0”、“工业大数据”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但于此同时,高品质、个性化、高复杂性、高附加值的产品供给不足,高端制造极度匮乏。造成了低水平产品没人要,高水平产品供不上,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现状。
简而言之,上游基础制造业薄弱,难以给予行业有利的支撑;行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且企业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技术双双薄弱,难以占领下游市场,平衡供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高端制造工业发展受限,并非一个方面的原因。同样,想要改变积弱现状,也非一日之功。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制造业正在逐步发展,新时期的规划规划将是整个制造业的喜讯。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