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其目的是通过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体工学的智能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目前各国正积极推进新型制造业发展计划,德国有工业4.0、美国有工业互联网、中国有智能制造2025。
可能正如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简称工经联)会长李毅中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传统制造业已走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口。"
工业大数据如何改变制造业?
1.精度更高
使用大数据,制造商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来优化流程,并更加巧妙地分析错误,从而防止错误产生。故而,工业大数据带来的高成功率的制造将成为制造商的核心竞争力。
2.更好的预测
大数据可以帮助制造商根据各种情况预先判断需要生产多少产品,淡季的时候减少生产量,以及在仓库中的库存或出货量,通过合理的预测,可以帮助制造商在最有价值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制造商也可以使用大数据跟踪供应商的优劣。
3.更高的可追溯性
大数据还使制造商的流程更加透明和可追溯。制造商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阶段有多少损失?给定批次产量多少,目前存储在哪里?运送需要多长时间,一旦需要运送,产品在哪里?大数据可帮制造商跟踪生产和交付的所有这些阶段,并提供对可能效率低的领域的洞察和分析。
4.高级定制工作
通过在以往的工作中获取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创造出更好地利用原材料的方法,进而创建高级定制工作。同时,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有可能发现以往并未发现的方法,进而为制造商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制造的挑战
1.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撑
在工业4.0时代,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都会建立数据连接,而数据建立连接后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数据产生,故而,一方面,数据的传输速度、传输质量会受到硬件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存储也需要高性能计算机和大量存储介质的支持。故而,想要实现工业4.0,硬件投入成本相当高昂。
2.标准化分析尚有欠缺
在工业4.0时代,数据采集过后需要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信息,这就依赖于数据分析方法的支撑。同时,采集到的数据有不同的数据形式,那么针对不同机器不同数据形式的算法的适应性就非常重要,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化分析平台。
3.安全性面临挑战
工业数据常常含有大量的商业机密,数据在传输和分析过程中往往都会增加泄密的风险,因此,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多、数据交流的不断增多,工厂需要面临数据安全性的挑战。
故而,如何提高硬件支撑能力、寻求合理的数据分析形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将是未来工业界进行工业4.0变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工业4.0的升级绝不仅仅是在生产线上增加几个芯片和摄像头,也不意味着只是少雇几个生产工人减少开销,而是触动到产业模式的深层改变,今天的我们才刚刚开始。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