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产业的冲击下,制造业的处境江河日下,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倒闭的风险,于是一些不严谨的言论开始在民间传播,诸如制造业已经没有“油水”,即将被潮流抛弃之类的,然而事实绝非如此,甚至恰恰相反,制造业即将迎来的将会是一个全新的黄金时代。
李克强总理在15年的工业和信息化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从15年到25年,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将会加速进行转型升级。
08年金融危机后,各个国家都提出了振兴经济的政策,其中以德国提出的工业4.0理念影响最为深远,工业4.0将会推动制造业以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实现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是受到了工业4.0的启发,因为中国和德国一样也是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同样面临“双向挤压”,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中国制造2025”将会使制造业焕然一新,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
1、互联
互联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设备和设备的互联,单机智能设备的相互连接,实现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再到智能工厂;二是设备和加工对象的互联,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4年汉诺威工博会上所讲的,零件与机器可以进行交流。
三是所有的制造系统、设备与人的互联,所有的装备、软件、硬件、网络都是围绕如何提升人的效率,为人更好地服务这一主线,虚拟物理空间等新概念也是实现人与智能制造系统交互窗口和界面;四是万物互联,即所有的产品都会成为一个网络终端。
2、数据
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当传感器无处不在,智能设备无处不在,智能终端无处不在,连接无处不在的时候,其必然的结果就是数据无所不在。
产品的数据、运营的数据、管理的数据、供应链的数据、研发的数据等等,信息化带来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它带来了更精准、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决策,带来更高的研发生产效率以及更低的运营成本。这是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网络、链接和传感的无处不在共同导致的必然结果。
3、集成
集成不是一个新的概念,10年前,我们讲信息化的时候都会讲到集成,讲到纵向集成、横向集成和端到端的集成。
“中国制造2025”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中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通过这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
4、创新
工业4.0的实施过程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将会层出不穷,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到模式创新,再到液态创新,最后到组织创新。
5、转型
对于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而言,转型实际上是从传统的工厂转型到智能化的工厂,整个生产形态上,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实际上整个生产的过程更加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
制造工厂要实现智能化有一个关键问题要解决,如何使实现物与物互联?
目前最广泛应用的解决方案是将每一个产品都赋予一个特殊的标识——二维码,这样产品的一切信息都能够被终端设备收集到,真正实现物物相连。
“中国制造2025”的希冀是美好的,但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美国恶意抬高进口产品的关税,蓄意打压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不过,越是伟大的计划,越是艰难,相信未来7年的挥汗如雨终会换取一个满意的结果。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