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电动汽车的强势兴起,燃油发动机,会消失吗?

汽车这个市场近几年可谓是,江湖风云变幻,传统汽车厂商占据江湖地位多年,并且修炼一身独门绝学的,丝毫没有退隐江湖的意思,而随着特斯拉推出纯电动汽车,江湖再添变化。随着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氢动力等技术的运用,让人觉得新能源必将是未来的核心,所以有一部分人认为传统发动机必将会被抛弃,对于传统发动机就是“凛冬将至”。

电动汽车的强势兴起,燃油发动机,会消失吗?

首先说会消失的这样的观点不免有些偏驳,而且有些国外研发中心认为这个时代并不是“凛冬将至”而是“内燃机的时代来临”。

传统发动机继续发力

看衰传统发动机的人如果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在近期传统厂商不仅没有放弃研发,反而出了很多新型发动机,比如领克、马自达、通用等企业相继开发出来了小排量发动机的更新技术,燃油效率比以往提升至少20%以上,就算是比较不规范的起停,传统发动机也还有油耗的优势,还是会有较大的潜力的。

虽然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在鼓励PHEV、EV等新能源的发展,并且想要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快速提高兴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但我们不难看出政府这种主动式引导并没有起太大作用,而在全球市场来看,如果要是放开补贴那么全球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消费者希望的那样了。

提高热效率轻量化设计

看整个汽车市场,还有看用车的经济性在近十年间油耗提升了8.0%左右,说明燃油更加有效,这也代表着发动机的进步同时带来的是尾气排放的降低,和排放温度的降低。而且汽车厂商研发的技术已经可以较大提高发动机的燃效了,也可以大幅降低排气管和发动机缸壁的温度,这就说明提高技术更新后的发动机燃效能量已经能够满足车辆所需要的动能需求了。

电动汽车,燃油发动机,汽车发动机

在传统动力上,包括通用,领克,马自达各自厂商所运用的技术把高压缩比已经达到了与轻混差不多的燃效了,而现在以3缸为主的发动机正在悄无声息的崛起,这一点很好理解,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够兴起,很大程度是因为严峻的环境问题,所以厂商会在不断的研发更新小排量发动机。

在欧洲确实主流主机厂的发动机研发项目在大量缩减,但是这个不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而是从4,5年前就开始了,原因也不是因为发动机快被电动车革掉命了。

很多主机厂都有了成熟的发动机产品系列,从1.x到2.0的小排量轻量化产品,到3.0或以上的大排量机器,而且同样排量的发动机也衍生出了具有区分度的不同功率调教版本。所以短期内确实没有重大改款的需要。

主机厂研发讲究的也是投入产出比,发动机本身有热效率极限,对于成熟的产品产出和投入比已经很低了。这也是为什么主机厂在动力总成上的研发投入大多放在了变速箱还有混动方向,因为同样的研发投入短期就可以看到油耗,动力和驾驶性的显著改善。

内燃机技术仍有巨大潜力

中国内燃机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万华院士也说过,能量密度高,现在乘用车的升功率在实验室里面可以达到150Kw/L,内燃机的热效率最高,汽油机可以达到45%,这个还不是最高的汽油技术,它和最新的超超临界就是发电系统,目前的火力发电效率最高的两种方式,一种是超超临界发电一个是IGCC热点联产的发电,它的效率相当,可以达到46%左右,柴油机的热效率接近50%,这是目前很快就达到的。

而且内燃机可以使用灵活的燃料,技术成熟维修成本低。

小排量涡轮增压将会是主力

现在厂商的小排量轻量化已经可以实现,排量小、高性能和高效能于一体了,所以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发展将会是厂商的主力,这也进一步佐证传统汽车发动机不会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而衰落或者消失。宝马、通用、标致都已进入三缸发动机的大军中,标致用1.2T三缸发动机取代了之前的1.6L四缸发动机,而宝马则用1.5T三缸发动机取代了之前的1.6T四缸发动机,通用则是在2018款新英朗上用1.0T和1.3T两台三缸发动机取代了之前的1.5L和1.4T的两台四缸发动机。

在动力和NVH上,小排量三缸发动机已经非常优越。虽然目前的讨论比较大,但根据厂商的做法来看将是后续的主力。

总结:

新能源汽车有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好处,但就目前而言不成熟的售后体系和产品本身的技术瓶颈,或许还是不能成为主流。从现在的结果看,领克、通用、福特、大众这些传统大厂都在更新自家的小排量发动机技术,而且也在不断地推进落地使用,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传统发动机未来的发展会是强势的。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