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万亿!工业互联网的蛋糕真有这么大?
一项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显示,91%的企业计划采用工业云,37%的上“云”企业希望加大预算,继续用工业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
有市场机构预测,到2020年工业互联网占整体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22.5%,未来1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11.3万亿元。
工业互联网的市场真有这么大?
“仅三一重工一家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远程设备智能运维等新业务,带动生产性服务产生的年收入就超过30亿元。你说这个市场大不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春丛表示,随着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工业互联网正在蓬勃兴起,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一批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注入了强劲动力。
工业互联网市场也在成为新的“风口”。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融资事件超过170起,融资额约为200亿元。
“供需对接”成合力
“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云化发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跃介绍说,利用线上数据和资源共享方式开展异地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实验,航天科工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40%,工作效率提高了30%。
和航天科工一样,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在加紧拥抱工业互联网。“这几年我们明显感受到,传统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态度变了。”联想集团首席研究员田日辉颇为感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企业在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需要更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提供更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同时,《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也自上而下地推动企业认识到这个方向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服务商的技术水平也在迅速提升。阿里云ET工业大脑总经理王峰告诉记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归功于计算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此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数据,中国企业在数据体系构建、数据组织和数据模型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人工智能则通过深度学习得到了算法优化,带着这些武器,我们就能冲进工业互联网领域。”
旺盛的市场需求和与此呼应的技术进步形成合力,带来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传统企业不但利用网络汇聚消费者需求,进行柔性化生产、定制化制造,也在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协同设计,设备共享,在生产端则开始进行产线优化、故障预测,在售后还可以进行远程服务……而在这些环节中,都有厂商在试图进入市场提供服务。
先“做出个样子来”
天合光能是一家光伏制造企业,其第三电池车间的4条产品线上正进行着一项“实验”。阿里云的数据科学家构建出数据分析模型,最终在丝网印刷环节捕获到关键因子,以此为依据对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优化后A品率提升了7%。5个月的时间里,这7%的提升带来的营收增值已超过2000万元。
“中国服务商在这一轮工业互联网发展中不落下风。”王峰在美国从事过多年工业互联网研究,他坦言:“和美国、德国这样在智能制造上有丰富经验的国家相比,我们的产业特别多,制造业基础非常好,还有国家层面在政策上的支持。丰富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是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同时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IT公司,都具备搭建生态的能力,可以和合作伙伴一起为传统企业提供服务。”
但即使如此,中国工业互联网仍然处在市场培育期。田日辉表示,尽管企业的需求是从研发到生产制造智能化再到供应链提升、精准的用户营销等全产业链的,但从目前来看,市场表现最好的仍然在营销端,“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这诚然有营销端见效最快的因素,另外一方面也在于传统企业仍然不知道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来解决自己现存的‘痛点’,不知道应从哪个方向进入,它们需要看到服务商的实践经验”。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