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厂家数据, 5月新能源车销售9.2万台,环比4月增长30%,同比增长1.4倍;1-5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8万台,同比增长1.4倍。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销量都一直在保持高速增长,但大不等于强。不能忽视的是,我国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长期被特斯拉、捷豹、雷克萨斯等欧、美、日品牌占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溢价能力和技术实力仍有待提高。
与此同时,商务部发布的《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需求旺盛,其中25.4%的人认为国内市场上不能满足需求比例较高的是SUV和新能源汽车,分别为47.9%和40%。
可以说,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绝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还是一种“被迫”的状态,或受限于“限号”或受限于“指标”。而我国消费者对进口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旺盛,从侧面上也可以说明,当下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无论在品质、用户体验、品牌等方面,还是很难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
而与以上这种不得不买,买了又不满意的状态相对应的,则是我们看起来很“繁荣”的新造车势力。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互联网造车兴起到现在,我国的新造车势力数量高达300多家,但迄今为止,这些新造车势力拿到新能源生产资质的只有16家,16家中拿到工信部生产资质的只有7家,分别是前途汽车、合众新能源、长江汽车、兰州知豆、江铃新能源、云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不过,冻结一年之久的生产资质最近有了松动的迹象。
5月17日国家发改委向有关部分下发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且在5月25日完成了意见征求。征求意见稿总则第二条中明确指出,严格控制新增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构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体系。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看来,国家发改委有望重启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大门。
虽然审批资格有望重新开启,但审批难度将会比原来难上加难。征求意见稿中对纯电动汽车项目的投资人、投资所在地、生产规模、产品研发能力等都做出了严格的要求。
所有股东量产前不能撤出股本;股东现有纯电动汽车生产项目需要建成并达产;明确了建设规模门槛,纯电动乘用车不低于10万辆,纯电动商用车不低于5000辆;当地政府来说,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在备案新项目之前,都要将同领域的僵尸企业清理掉,这也就意味着一个项目做不好,后面全部要堵车。
同时,征求意见稿也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开展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联合研发产品,共同组织生产,提升产业集中度。
征求意见稿已结束征求意见,正式文件对纯电动车项目的具体要求还要等待,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新造车势力将告别“圈钱式”、告别“圈地式”,所有的造车新势力必须奔着“量产“去,杜绝”PPT造车“的情况发生,一些技术落后、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只能改变现状或者直接出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将得到很好的净化。
与此同时,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正式开始实施。取消150km以下续航车型的补贴,续航150km-300km车型的补贴也下调了20%-50%不等。另一方面,续航300km-400km以及400km以上车型的补贴,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上调。在这样的政策下,一方面会淘汰很多落后的产品,同时也能很好的抑制廉价电动汽车价格虚高的情况;同时,对高续航里程的车型,政策也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向上发展。
虽然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节能汽车的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资本的盲目注入、骗补、圈钱式的融资、没有量产能力、产品被指粗制滥造等等,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在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的方面的缺失和不足。
回顾我们燃油汽车发展的道路,欧美是先驱,他们制订了技术标准、规则、模式等。燃油车方面,我们把欧美的“道”走了一遍,虽然发展很快,但也只是实现了生产、消费大国的目标。在品质、性能、品牌方面,至今与欧、美、日仍有差距。
曾经提出的 “弯道超车”,只是把新能源汽车当成了中国汽车发展道路中的一个契机。那“道”还是别人的“道”,继续跑下去,结果不言而喻。
而当下,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换道先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认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而“游戏规则“尚未确立。我国应凭借庞大的市场,根据自身需求,制定属于我们的规则,建立完善的”玩法“,在全新的属于自己的“道”上迅速前行,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