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风口上的智能制造:企业的智能化之路还需理性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创业者们深以为然,拼了命追逐风口。譬如前段时间爆火的“共享经济”。一群创业者蜂拥而上,一时间“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机床”、“共享充电器”等各种共享企业冒了出来,结果一轮洗牌后,存活的寥寥无几。

所以,尽管风口上的猪可以飞,但是等风头过了,猪们就全摔死了。

一、

就目前而言,什么是风口——“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指“由智能机器和人类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不仅人力、物力得到有效的节省,机器的加工效率、精度、产品效果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过去一年里,这个概念被炒的异常火热,政府扶持、政策支持、社会帮持,但凡沾上“智能制造”,企业的股价都要涨上几番。于是出于逐利冲动,大量的创业者、传统制造业企业纷纷转型“智能制造”,比如我国沿海地区,一夜之间就涌现一大批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企业。

据中泰证券统计,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7.2万台,结果一年之后,这个数字近乎涨了一倍,2017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3.6万台,同比大增81%,“智能制造”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但是在这表面的火热爆棚之下,问题却不断浮现出来。

首先,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被视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0%。但是这三大零件我国目前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依然依赖进口,六轴以上多关节的机器人供给能力相对较低,核心技术的缺失致使高端产业的产品低端化。

并且除了技术的不足,由于大量企业盲目追逐风口进入机器人领域,导致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过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出现。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了40个,短短几年时间,机器人企业的数量就超过了800个。这么多企业,一块蛋糕显然是不够分的。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就曾谈到:“在机器人这个领域,我们确实觉得有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

所以,企业盲目追逐风口不仅会伤害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会扰乱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二、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风口如同捷径,但捷径也可能蕴藏着危险,盲目冲锋就有可能误入歧途。特别是智能制造作为一种制造自动化的新概念,其发展将“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谨慎对待才是企业应有的态度。结合目前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笔者总结了一些个人意见。

第一、合理规划,长远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一方面会使短期内不见效益的企业丧失信心,长期发展也跟着陷入僵局,在选择如何前进时左右为难;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比如国家的政策优惠、专项资金等。所以企业的智能制造之路需要长期的“智造”规划,做好企业布局,明确企业的发展步伐。

第二、培养专门人才。我国的大学,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目前还没有设立智能制造专业以及相关课程,这也意味着智能制造的专业人才处于稀缺状态。从事智能制造的人才大多来自机械设计、材料成型、工业工程、管理科学、软件工程、数学、计算机、物流等只懂得智能制造某一方面的专业。这也对企业培养专门人才提出了考验。在人才的培养,企业要讲求人、设备与工厂的融合,工作人员对设备、工厂以及整个智能系统都需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以达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第三、软硬兼施。国内一些的制造业企业在“智能制造”上偏重于智能硬件的使用,比如大量引进国外的工业机器人、打造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等,却相对忽视了对软件的追求。“智造”是硬件软件的总成,软件可以搜集环境以及自身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规划行为,为生产提出一条最优解。只注重硬件忽视软件只会是“生态不成生态、智能不够智能”,无法到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

第四、夯实基础。没有基础,理想就是“空中楼阁”,领导层们心心念念的KPI也只会有量的变化,却永远不会有质的改变。当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生产人员每天都以疲于应付产品开发项目成为常态,那标准化、平台化建设、精益车间理念、模组化、流程化、规则化则会成为一句空谈。所以企业的“地基”非常重要,夯实基础,从技术和基础设备上着手,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打好技术基础才是关键。

面对眼下智能制造的发展态势,企业更需要的是保持理性,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不仅仅是一天两天的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全国各省市铸造协会代表参访力劲集团深汕智能装备制造基地
  • 24-12-20
  • 魏因加特纳2025年新年寄语
  • 24-12-19
  • 成功案例 | 坚持打造首屈一指的机器人车间
  • 24-12-19
  • 标杆!节卡机器人携华丽方案入选工信部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名单
  • 24-12-19
  • Rollomatic:以创新驱动,筑辉煌未来
  • 24-12-19
  • 百篇大象机器人产品科研论文今年发布,全球顶尖学府打Call!
  • 24-12-19
  • Mazak客户成功故事 | 国内头部刀具制造商为什么热衷车铣复合加工?
  • 24-12-19
  • 智元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 24-12-18
  • 【客户案例】高速、高质与高效,埃马克助力一鑫齿轮夯实精密齿轮制造之路
  • 24-12-18
  • 力劲集团:驱动中国工业母机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 24-12-18
  • 节卡机器人2025新年寄语:辞旧迎新,感恩前行,共创未来
  • 24-12-17
  • 全新JAKA S系列协作机器人,非凡力控体验
  • 24-12-17
  • 标准引领,创新驱动 | 力劲集团入选“深圳标准创新基地”名录
  • 24-12-17
  • 我国首台!核心部件100%自主可控
  • 24-12-17
  • 超酷,能直立行走!成都首个人形机器人原型机亮相
  • 24-12-17
  • 哈斯DC-1切削演示
  • 24-12-16
  • 从宁波制造到全球制造:优势产业集群赋能25年3月宁波机床展
  • 24-12-16
  • OPEN MIND 2025新年寄语:新质生产力引领未来发展
  • 24-12-16
  • 客户案例 | ETALON LASERTRACER-NG,为德国兹默曼机床质量保驾护航
  • 24-12-16
  • 海克斯康智能制造中国行走进比亚迪,为汽车技术创新注入新动能
  • 24-12-16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