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李克强考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时,在内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李总理的这次考察中,“中国制造2025”无疑是关键词。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他考察以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提出推动“中国装备”升级,树立“中国制造”新形象。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他听取“中国制造2025”等情况汇报,强调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顺应互联网等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
这是李克强今年以来第三次部署推进“中国制造2025”。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侠客岛在当天就找了岛上参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调研的岛叔以《李克强的王牌计划》为题,做了详细解读;3月25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
6月15日的考察中,李克强在工信部主持召开座谈会,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工程院等11部门负责人以及15家央企负责人出席会议。在这么高级别的内部座谈会上,总理如何部署推进“中国制造2025”?当天的内部讲话带你一探究竟。
1.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制造2025”?
我们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推进“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李克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走遍世界,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不在”.但我们从最初实行“三来一补”开始,大量代工生产的还是消费品。很多人出国买东西,回来一看,“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但只要去厂房看看,商品的品牌、制造的装备,绝大多数都是国外的。
这是我们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是以开放推动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应对这种全球性的经济下行压力,发展中国家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达国家也在推进“再工业化”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审时度势,积极从两方面进行全球布局:一方面,传统的“中国制造”、以代工生产的消费品仍在继续出口;另一方面,中国装备“走出去”异军突起,反过来带动了中国制造的全面升级。
我们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推进“中国制造”的不断升级。要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努力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2.“中国制造2025”的“要害”:实现中国“智”造
集众智者成大事。“智能制造”一定要建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上。
李克强:“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要害”,就是“智能转型”.工信部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用信息化提升装备制造的水平。这也与推进结构调整的两大“支点”相吻合。
第一个“支点”,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天看来,传统发展的动能有所减弱,传统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所以我们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这与中国“智”造紧密相连。“智”从哪里来?就是要集众人之智。不能仅靠几个研究人员坐在房间里冥思苦想,要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互联网,运用信息化平台。
集众智者成大事。智能制造一定要建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上。要把能发动的企业都发动起来,把能便利的人群都便利起来,以此推进智能制造。
结构调整的另一个“支点”,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这不仅包括传统服务业,还包括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和制造业相辅相成的服务业。
为什么我们装备走出去仍存在一些困难?一是重“制造”、轻“设计服务”;二是售后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制造不仅要在信息化上下功夫,更要调动13亿人的积极性、创造力,促进服务业。
3.“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主打“中国装备”
只着眼于日用消费品领域的竞争,既不利于中国产业升级,也难以形成大的产业格局。
李克强:“中国装备”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高铁、核电等装备正在进入国际市场,反过来,以“中国装备”升级,树立“中国制造”新优势,这是关键之招。
我前几天会见出席全球CEO委员会圆桌峰会的代表,他们都对“中国制造2025”很感兴趣,我们的翻译是“Made in China 2025”,但“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还要更深。当然,传统的“Made in China”我们还要做,但“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应该是主打“中国装备”.
只着眼于日用消费品领域的竞争,既不利于中国产业升级,也难以形成大的产业格局。所以我们要在装备制造上下功夫。中国装备制造有竞争力、性价比高,同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还可以倒逼国内产业升级。
我们要推动形成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格局。我最近出访拉美,拉美国家普遍希望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振国内经济。但这会进一步带动本国的通货膨胀,因为所有的建材大多需要从过来进口。所以我跟他们说,我们把中国优势的装备生产线带过去,与当地的优势资源结合,就地生产。巴西总统非常赞同。
去年我去哈萨克斯坦访问也是这样。他们的国家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本国经济发展,但钢铁厂、水泥厂都很小,平板玻璃厂根本没有。我就提出我们搞产能合作,国内的生产线就过去了。当年中国就是靠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发展起来的。当然,我们还要和发达国家合作,把我们的中端与他们的高端结合起来,共同在发展中国家开发第三方市场,从而实现三方共赢。
“中国装备”升级的突破口,就是推动装备“走出去”.这不仅能让我们在国际市场实现“三赢”,更能倒逼国内产业的全面升级,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