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这才是绿色制造!被忽略的的能源宝矿

2015年,美国制造业为美国经济贡献为2.17万亿美元,而2009年同期同口径贡献值为1.7万亿美元,累计增长率达28%。与此同时,乘数效应、劳动生产率都实现了大幅提升,能源强度则实现了显著的下降,这与美国持续致力于优化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废弃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其效果究竟如何?

美国能源局先进制造业办公室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废弃铝材的二次利用,能够比使用重新制铝节约近95%的能耗!

材料二次利用所带来的能源节约如此显著,但对废料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又是困难重重的,美国将该领域的研究列为Manufacturing USA重要方向之一,期望借助创新组织的力量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

每年能耗节省=GE市值

经历了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对于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力度与日俱增。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制造业占GDP的12%。

2015年,美国制造业为美国经济贡献为2.17万亿美元,而2009年同期同口径贡献值为1.7万亿美元,累计增长率达28%。与此同时,乘数效应、劳动生产率都实现了大幅提升,能源强度则实现了显著的下降,这与美国持续致力于优化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据英国BP公司发布的2016版《2035能源展望》显示,美国能源消耗约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5%,位居世界第一。而制造业,又是美国第一大能耗行业,美国制造企业每年在降低能耗方面的花费的成本总计超过2000亿美元,相当于GE的市值!

多年来,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制造业的发展,美国能源局始终不遗余力地通过推进各类创新技术的发展与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促进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早在2013年,美国能源局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即启动“清洁能源生产计划”,旨在提高美国清洁能源产品制造的竞争力,并提高制造业能源使用效率。美国能源局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下设的先进制造办公室负责辅助“清洁能源生产计划”相关项目的管理和执行,例如为企业及研究机构提供共享的研究设施及其他各类资源。目前先进制造办公室在整个Manufacturing USA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通过共享资源解决跨领域清洁能源与能效提升的共性问题。

能源、材料等各个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如木桶效应一般,对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产生综合影响,美国显然深谙其道!

随着Manufacturing USA的兴起,美国能源部也继续拓展了在能源生产与消耗的创新计划。2016年5月在材料制造中减少内涵能源和降低排放的创新研究院(Reducing Embodied-energy And Decreasing Emission,REMADE),被开始创立运作以作为商务部清洁能源制造创新研究院旗下重要的分支领域之一。

今年初,商务部美国能源局委任可持续制造创新联盟牵头,在位于纽约的罗彻斯特理工学院,正式建立REMADE,并于2017年5月正式开始运营。

REMADE总投资1.4亿美元,其中7000万美元来自联邦基金拨款,另有7000万美金以众筹的方式,从100多家成员机构募集而来,包括26所高等院校、7家国家级实验室、44家企业和26个行业协会、组织与基金会。

成员单位广泛分布于机械制造、消费品、能源、材料等各个领域,且彼此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的成员,不在少数。例如,作为美国能源局在Manufacturing USA中的老搭档 —— 美国智能制造领导力联盟(Smart Manufacturing Leadership Coalition,SMLC)也在其中,它同时牵头另外一个清洁能源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可以想象,美国对于智能制造与能源管理之间可能产生的协同效应,显然有着更高的期许。

在申请者资格认定方面,REMADE规定美国公民个体、国内机构、国外机构、注册联盟协会、非注册联盟协会均可申请加入,但在等级与权责方面则存在着明确的差异化,尤其是对于申请入会的国外机构,有着颇为耐人寻味的“特别要求”。 可以说,Manufacturing USA毫不掩饰其对于美国本土企业乃至整个美国国家利益的倾斜与保护。

针对不同类型的成员机构,REMADE赋予不同的权利与责任,以求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与整体效益最大化。相关的成本分摊与利益分配方式,REMADE设置了非常详实的细则与计算方法,例如REMADE项目费用的至少50%将由成员单位承担。

在管理组织架构方面,REMADE完全按照五大技术方向划分,并拥有类似企业的职能部门设置,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罗彻斯特理工学院Golisano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临时辅助团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