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球3D打印市场每年正以30%的速度在高速增长。有预测认为,工业级3D打印即将在2~5年内进入主流应用阶段。2016年全球3D打印市场的前四大行业是制造业、医疗健康、专业服务与零售业。制造业是驱动3D打印快速增长的最大行业。
要“加速全球制造业的数字转型”,首先得 是在“大型制造环境”下普及3D打印系统。这场变革一定不能是“一个人的战斗”,打造3D打印的朋友圈尤为重要。
正在从制造业“大国”换车道制造业“强国” 的中国,是相当难得的3D打印,尤其是工业级3D打印的潜力市场。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3D打印市场,包括工业应用。
帮助中国的制造企业完成从原型制造到批量生产的过渡,这是包括惠普在内的3D市场的新入局者的野心。
这家平面打印的世界巨头,已经放出豪言:“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由我们创造,全球经济中没有一个行业能比12万亿美元的制造业市场发生转型更值得让人兴奋。”在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 Dion Weisler 看来,3D打印技术是驱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
3D打印机本身的性能和经济性、稳定性、精度、速度、价格;材料的丰富程度和性价比;三维制图、电子图档,三维扫描,三维数据在线存储技术,3D打印专利等等,这些都曾是3D打印 技术推向规模化生产时面临的问题。当局限性被突破后,将转变成可以触摸到的未来的增长空间。
后来者
“如果应用到规模化生产里,满分是100 分的话,您会给惠普商用3D打印解决方案HPJet Fusion打多少分?”
“今天的这个步伐非常重要,而且我们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我觉得可以打98分。”面对记者的提问,Ramon Pastor 给今年6月份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的惠普首款商用3D解决方案打了一个看好未来的评分。
Pastor是惠普公司Multi Jet Fusion 3D打印解决方案副总裁兼总经理。他认为,重塑制造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会立马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惠普的尝试只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要更好地了解这项先进的技术, 未来会扩展产品组合,会扩展产业链的上下游。
2015 年11月前后,惠普完成分拆,成为两家上市公司,即面向企业用户提供软件、服务和硬件的惠普企业(HP Enterprise)以及包含打印和 PC业务的惠普(HP Inc.),也就是新的惠普公 司。分拆后的惠普开始加大投入3D打印。2016 年是个转折点,惠普实现了3D打印技术的商业 化,发布了“设备+材料”的解决方案。
在市场选择上,惠普坚定地站在了2B的商用市场,而非两三年前曾热闹过的面向消费者的桌面 3D打印市场。相对而言,2C市场是普及3D打印的重要一步,2B 商用、工业级市场是3D打印厂商的“金牛”和重要利润来源。
“面向消费者的 3D 打印市场是存在的,但应该不是很大。从它的模式来看,我们不认为未来在每个消费者家中都会有一台3D打印机。就好像冲洗照片的服务一样,家里可能会有惠普打印机,但我们冲洗照片还是要到照相馆。所以我们需要 3D打印服务的供应商,未来类似照相馆冲洗服务这种模式应该更合理。”Pastor 说。
2014年,惠普宣布了Multi Jet Fusion技术(多射流熔融技术);2016 年发布新产品,当年12月份产品正式上市,主要面向北美、欧洲市场推出;2017年6月份,HP Jet Fusion 生产型商用3D打印解决方案在大中华地区推出,接下来会在亚太其他国家推出。Pastor介绍,中国是惠普非常重要的市场,他们希望能全力做好准备进 入中国市场。
根据惠普公司的官方介绍,HP Jet Fusion 3D 打印解决方案,打印高质量物理零部件的速度比当前3D打印系统快10倍,而成本只有后者的一半。HP Multi Jet Fusion技术能够在“体素” 级彻底改变色彩、质感和机械特性,为3D打印的未来平台奠定基础。3D体素相当于传统打印中的2D 像素,是一种直径仅为50微米的3D度量单位,相当于人一根头发的宽度。通过灵活使用打印材料,可以创造具备传导型、韧性、内嵌数据和半透明特性的3D打印物体。
传统的3D打印通常被用于设计、原型、个性化定制等方面,现在惠普希望将此应用到批量生产中。Pastor 介绍,以下行业将是新3D打印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汽车行业、消费电子产品、快消行业、医疗保健行业、航空航天。在这些领域,3D打印的应用可以使得打印效率更高,满 足个性化需求,可以延长零件的使用时限,也可 以缩短上市时间。
材料的“苹果商店”
3D打印技术并不是新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超过30年时间,一直难以迈过“原型设计打印”到“批量生产制造”的界限,主要受限于:打印速度(打印时间),打印设备和材料的成本,材料种类。
如何丰富3D打印的材料供应,是像惠普这样的 3D打印解决方案提供商亟须解决的。惠普的做法是,2017年3月,在科瓦利斯市原有设施基础上,开放了3D打印材料与应用实验室, 宣布了 MDK(3D Material Development Kit),这是业界首个3D 材料开发套件。惠普正在召集全球材料公司,通过它们测试惠普开放平台的极限。这意味着,通过惠普开放的3D打印材料和应用实验的平台,材料合作伙伴能在这个开放式的平台上开发材料。
惠普将这个3D打印材料的开放平台类比为 “苹果商店”。Pastor 这样阐述上游的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与惠普的合作关系:客户可以在惠普这个材料“苹果商店”里选购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比如巴斯夫要开发什么材料,价位选择都由他们自己定。在这个合作关系中,惠普是中立的。但惠普会帮助巴斯夫在开放材料平台上做材料的认证,确保材料在安全的环境下符合要求,功能发挥正常。除此以外, 惠普还会建立巴斯夫跟客户之间的联系,对他们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和定价、产品定位,都起到相当的沟通和协调作用。
最新的进展是,中国石化燕山石化计划加入惠普材料生态系统,为基于 Multi Jet Fusion 技术的惠普3D 打印机开发聚烯烃粉末。目前这一生态系统已包括了阿科玛(Arkema)、巴斯夫 (BASF)、赢创(Evonik)、汉高(Henkel)、莱曼 沃斯(Lehmann & Voss)在内的众多领先品牌。“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和惠普在全球的业务覆盖和双方的共同愿景,将推动 3D打印材料市场以及全球制造业实现转型。惠普的开放平台能够帮助我们与全球客户一起实现合作共赢。”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副总经理焦阳表示。
惠普公司亚太及日本地区3D打印业务部销售总监章群介绍,还有其他 50 多个材料供应商都已经准备好与惠普共同开发3D材料,“这是我们重要的商业策略之一,因为3D打印解决方案最终还是由3D打印材料决定的”。
先临三维是中国3D打印服务领域重要的参与企业,其全资子公司杭州先临三维云打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东来表示,先临三维云打印平台很荣幸能与惠普这样的技术创新型公司合作,将生产型3D打印解决方案推向全球最大的制造市场。
先临三维公司的负责人介绍,现在来看,国内的 3D打印技术应用已经真正“落 地”,从早期的概念已经走向了应用。3D打印的市场需求非常丰富,一个厂家的材料解决方案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先临三维将和惠普一起整合研发材料、工艺、应用,尤其是在惠普擅长的塑料材料之外,比如非金属材料、细胞材料(生物医疗材料)等。对于3D打印技术的商用而言,他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友商,而是传统加工制造环节中的注塑成型领域的公司。Pastor坦言,材料这块对于3D打印技术的应用是挑战,但他相信更是一种机遇。“在传统 的注塑工艺上,可以用到十万种以上的材料。而 当前的3D打印技术,我们用的材料和科技,只 能允许不到一百种材料的使用。所以从一百到十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astor 表示, 惠普的愿景是,未来能加速引进不同的材料,加速材料的应用,使得他们的3D打印产品能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朋友圈
3D打印的丰满理想,一定是靠和业界伙伴“联合起来”才能实现。
技术商业化,市场教育先行。如何和渠道合作,一起把3D打印商用的市场做暖?惠普已正式将“HP Partner First 3D 打印专业化”计划扩展至大中华地区。这一计划在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会员总数增加到40多个,最新成员包括先临三维打印、无限三维、上海震旦、互盛 (Huxen)、精唯信诚和万宝科技(Wenpoo)等公司。随着惠普 3D 打印业务在大中华地区的持续壮大,更多的合作伙伴也将不断加入到该计划中来。
杭州先临三维云打印公司的愿景是构建中国最大的线上线下3D打印云制造网络。基于数据互联、个性化定制、分布式生产打造个性化定制消费生态。他们已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搭 建了10 多个 3D 打印创新服务中心,并计划 3-5 年内拓展 50-100 个线下 3D 打印创新服务中心 及体验店,目前线上线下消费级注册用户已达 20 万人。
根据先临三维云打印的发展计划,他们将在中国超过50个地点部署惠普3D打印解决方案,包括北京、成都、广州、南京和上海。该公司还将加入“HP Partner First 3D 打印专业化” 经销商计划,为惠普在中国新设立的3D打印展示和体验中心提供支持,并进一步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3D 打印应用。
无疑 3D 打印技术会成为未来制造的主力, 但目前来看,它还只是主要用于加工制造、建模的部分。Pastor 认为,商用规模的量变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的成熟:3D打印产品的性能提升,包括生产率和可重复性,即被生产出来的每个零部件能保证它们的精准性;材料的范围,支持更多种类的应用;材料的成本;行业的意识、市场的普及;监管的标准;复杂的商业过程。3D打印技术的商用产业链,从一个集中式的生产,到离散制造,其中包括了很多不同的成本节约,比如物流、采购到不同材料的组装等等“。综合来说, 这样一个变革并不会明天就能实现,它需要一个 长期的过程。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