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从汽车等工业的发展看模具相关市场

随着汽车电子、家电等工业持续、快速的市场增长,模具工业迎来了更加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而有力地带动了制造设备及其他相关市场的发展。

我国制造业整体发展形势喜人。伴随着汽车、电子、家电等工业持续、快速的市场增长,我国模具工业的上、下游产业经济增长旺盛。

以汽车工业为例,其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汽车产量达727万辆,跃居世界第三位,摩托车产销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汽车零部件实现销售额4596亿元,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出口额首次超过200亿元。有预测称,2007~2008年,国际跨国集团每年将在华采购35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其中绝大部分为模具制件,而2010年,我国本土需求汽车零部件将高达18000亿。众所周知,95%的汽车零部件都是通过模具制成的,因此,为汽车及零部件提供装备的模具工业的高速发展就显而易见了。

由于模具生产要采用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快速成型技术、复合加工、高速加工及超精加工技术、激光技术、微细加工、表面处理、研磨抛光等等,因此,模具工业的高速发展必将带动制造设备及其他相关市场的增长,模具制造企业对先进加工制造设备、先进制造刀具以及先进设计制造软件等方面的需求都愈加旺盛。

模具加工机床

据统计,世界机床工业的总产量达500亿~600亿美元,2006年中国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的地位, 机床消费额约60亿美元,而其中模具工业的机床消费额就占到了约1/10的份额。

2006年中国模具行业用于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多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加工制造设备的投资占了很大比重,估计在150亿元左右。2006年我们对45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这些企业新购加工制造设备的总消费金额达90亿元,其中以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精密电加工机床、精密磨床精密测量设备为主,还有冲压设备、注塑机等。

目前,我国国内大型模具厂家和三资企业的大中型关键设备多使用产地为日本、欧美的加工设备和测量设备;民营模具企业经过创业阶段的原始积累,模具水平不断提高,其制造设备正不断升级换代为日本、欧美的设备。现在,韩国、中国台湾的机床在我国大陆模具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国产数控机床水平迅速提高,也已开始被一些模具企业所选用。

我国金切机床企业有500家左右,其中重点数控金切机床生产企业150家左右,有能力制造模具加工设备的企业有数十家,但进入模具企业的机床产品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150亿元的模具加工设备市场远没有得到国内设备企业的重视。

电加工设备方面,可以说80%以上的电加工设备都被用于模具加工,所以国内电加工设备企业大都针对模具行业需要开发电加工设备,精度能满足需要,市场分布广,中、低档电加工设备在市场上占绝对优势。

切削刀具

作为消耗品的切削刀具方面,据粗略估计,我国每年的需求约70~80亿元人民币,其中高精、高效、高可靠性的现代刀具(如硬质合金和陶瓷等超硬刀具材料可转位刀具)的消费额约为12亿元人民币,当中80%~85%依赖进口。从模具制造领域的总体采购与消耗情况来看,我国国内模具制造企业所使用的刀具90%以上都是进口刀具,而国内刀具企业需要在寿命和精度等方面努力提升技术水平。

CAD/CAE/CAM技术日新月异

模具工业的应用软件方面,CAD/CAE/CAM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共性技术,硬件和软件的价格也已降到中、小企业普遍可以接受的程度,再加上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模具行业中普及CAD/CAM的条件已经成熟,今后必将有很快的需求和发展,CAE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模具质量、缩短交货周期等方面功效卓著,也越来越得到了企业的重视。模具CAD/CAE/CAM一体化及软件的宜人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则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模具钢

我国钢材需求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按总体增长推算,2010年我国模具钢将达到100万吨左右,但我国模具用钢的产量增长不明显。

中国模具钢按使用状态来说,塑料模具钢约占50%、冷作模具钢约占28%、冷作模具钢约占20%、特殊性能钢约占2%,未来几年,这几类钢材的需求都将同步增长。以往我国模具用钢的进口主要来自日本、德国、瑞典、奥地利、韩国等。今后,随着我国模具工业的持续发展,对于高档模具用钢进口量将不断攀升,预计模具用钢进口还将大幅度增长。

结语

随着模具工业的高速发展,模具企业的投入也是长期持续的,在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还有世界切削技术朝高速化、精密化、高性能专业化、系统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模具工业近期将以提高计算机化和数控化水平为主,逐步推行三维设计与分析、五面加工、精密加工等,逐步走向CAD/CAE/CAM信息网络技术一体化,因此,未来几年,我国模具制造设备及其他相关市场都将迎来持续稳步的增长!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