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经济学家眼中的雾霾:我们是杀死自己的凶手之一

【编者按】在经济学教授王福重看来——雾霾真正的、根本的罪魁祸首,是全体消费者,因为钢铁是卖到全国的,大家都有份。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买的越多越便宜,雾霾越重!


这次和北京人民(以及其他几亿人)一起迎接2017的,是一场SUPER大雾霾。去年10月以来,类似的雾霾,已侵袭多次,挥之不去,成了常态。

北京前市长曾发誓2017年消灭雾霾的“笑谈”,倒令人记忆犹新。说笑不会驱散心中的阴霾,不知要挨到哪年哪月,才是个头。

北京雾霾并非“本地产

媒体喜欢拿机动车尾气说事,有点道理。因为专家说,尾气排放对pm2.5的贡献,有大约十几到二十几个百分点。

可是,在机动车不限行,而且扩散条件也一般的时候,北京的天却是很蓝。至于说建筑工地、扬尘,居民炒菜油烟造成的,就基本是起哄了。

北京雾霾,跟当地关系不大。北京的有关污染企业,早就关门,居民取暖,也改天然气了。京津冀,是行政划分,但地理或者天气上,北京天津不过是河北省的一部分,一回事。全国甚至全世界,雾霾最严重的城市,都在这个区域,北京做不到出污泥而不染。很简单,如果邻居烟筒冒烟,难保不飘到你家。北京雾霾北京造,是一种能说出口的谬论,而真话上不得台面上。这是讳疾忌医的老毛病。

雾霾的主要源头,是周边的工厂,特别是炼钢、发电的。几年前,有摄影爱好者,到北京东南60公里的著名钢铁大市,拍下了令人胆颤的画面,最近又有记者到北京西南200多公里的某市,拍摄的污染场面,也是惊心动魄。北京的冬天,并不只刮北风,也刮南风,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南风,雾霾就必然输送过来。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北京投入几千亿治理雾霾,效果基本是零。

我们应该恨生产者吗?

不!

现在,无论城乡,生活都改善,发达地区的城里人,更是进入丰裕阶段。20年前,大部分人家里,还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现在,车有了,新房有了,客厅里厨房里浴室里各种新奇用品眼花缭乱。

这些东西,哪里来?很少一部分是进口的,其余都是国产,中国是世界制造中心,生产的东西不但满足国内需求,还卖到全世界。

不是消费者喜欢的,生产者不会生产。消费者喜欢物美而价廉,网购因此风靡天下。这对生产者是极大考验。生产需要的投入,除了原材料、资金和税收等等,所有生产,实体经济,都要耗费环境。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一个容易忽视的前提,就是环境的破坏。这不可避免,经济增长不是无米之炊,如果环境还完好如初,中国不可能有今天的经济成就。

土壤的污染,河流的污染,垃圾围城,早就是活生生的事实。但这些污染,城里人,似乎不那么关切,大约因为可以避免如买进口大米,或者没有直观感受,城里还是很干净的嘛。

现在,雾霾源头多了,而且可以通过大气,输送到几乎任何地方,谁也逃不掉,所谓同呼吸,共命运。雾霾因此得到全民高度关注,远远胜过土壤水污染。

雾霾,和土壤污染、水污染,如出一辙。工厂生产,固然是雾霾生产的直接来源,而且可以解决就业、带来税收和GDP。但是,工厂对带来雾霾的产品的需求,是引致性或者间接需求,它不是直接需求这些产品,而是消费者需要产品,工厂生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才引起了工厂对产品的需求。

消费者只想享受物美价廉,如果企业把治理污染如雾霾的成本,考虑在内,购买大量设备消除,成本会大大增加,这也是麦当劳肯德基比街头早点贵的道理。成本高,价格就贵了,消费者就不喜欢了。这个信息,传递到工厂,它们只能不那么顾及环境和雾霾了。

过去只有少量产生雾霾的工厂,但后来全民一起上,污染和雾霾,就显著了。去北京周边看看,并不是只有几个工厂排放污染,而是村村起火,遍地开花。这也反应了周围经济在增长,收入在提高,就业在增加。

所以,雾霾真正的、根本的罪魁祸首,是消费者,全体消费者,因为钢铁是卖到全国的,大家都有份。生产者生产雾霾,实际上是经过消费者同意的。如果不同意,那请付出更高价格,购买产品。

治理雾霾有三类办法

一是,来自消费者的办法

消费者愿意为包含了治理雾霾成本的更高价格的商品买单,或者愿意降低生活水平,以刺激生产下降进而雾霾下降。

二是,对生产者的控制

这样治理雾霾,主要承受损失的,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受益的是发达地区,比如北京居民。这种成本和受益者分离的状态,使雾霾治理的任何政策,难以实行。钢铁的去产能是多么困难,白天炉子停转,规避检查,晚上开了继续冒烟。还有,落后地区的人,会抱怨,凭什么让减产,我们还要吃饭呢?

经济学的道理是,一下子消灭雾霾,零污染,不是最优的。雾霾的最优水平是,治理雾霾的好处,要恰好等于其坏处。如果太急,不顾落后地区的实际,包括生活改善的合理愿望,就是得不偿失,对全社会是净损失。在政府主导下的治理,这是核心问题。

三是,交换

必须承认,不同收入和发展阶段的人,对雾霾的感受或评价是有差异的,不承认这一点,是罔顾事实。

一般说,越是发达地方,收入越高的,对雾霾越在意。而落后地方,就没有那么在意,起码没有那么强烈,这当然也有知识、认知上的差异,但经济因素无疑是第一位的。

记得2008年奥运会,某国运动员戴着口罩下飞机,某国大使馆公布当时还不为人知的pm2.5数据,遭到网民广泛攻击。就是因为发展水平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不过现在的中国的城市居民,也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大街上也都是戴口罩的,一定包括当时破口大骂的。

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是交换。发达地区,支付给落后地区资金,帮它们承担一部分成本,如果支付足够多,还可以放弃生产,毕竟后者的目的不是污染,而是赚钱。这里有道德风险,似乎谁污染谁占便宜,有鼓励污染的激励。此外,还有说服发达地区纳税人的困难。

如果以上行不通,要么等风来,虽然被媒体反复讥讽,环境基本靠吹,但真相就是如此残酷。不过自打雾霾严重,北京的北风就小多了,要么耐心等周边经济发达起来。此时,雾霾自行消失,这也被全世界其他地方的经验所证明。估计需要三十年。因为要等到制造业升级成功,不再大炼钢铁什么的才行。

如果只是盯着生产者,让它们关停,于情于理说不过去,再加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机智”,效果恐怕也是有限的。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