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绿色”是企业追求和践行的生产方式,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是林丰水茂的城市,也是明净富庶的乡村;是近在眼前的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干净土壤,也是极目可见的大好河山。
“很多地方干部没有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财富,一些地区生态破坏情况突出;煤化工、电解铝、火电等产业在产业环境风险控制方面措施不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是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反馈的内容。
“推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是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重要特点。截至目前,首批被督察的8省区有3400多人被问责,刚刚启动的第二批督察已约谈问责275人。
中央环保督察的扎实推进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一个缩影。伴随《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出台,生态文明体制“1+6”改革方案提出,中央环保督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有序有效展开,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改革要啃“硬骨头”
“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两年多前,中央深改组的第一次会议就明确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将面对的压力和挑战。
开弓没有回头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央深改组的统一部署下,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坚冰正在被打破。
从渤海湾溢油污染到常州外国语学校土壤污染,公共生态环境损害未得到足额赔偿,受损的生态环境未得到及时修复,多年形成的“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的困局如何破解?
日前,贵州省宣布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根据部署,吉林、江苏、山东、湖南等省市的实施方案也将陆续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使违法企业承担应有的赔偿责任,使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及时的修复。”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说。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的重要任务。这一制度的试水,将为破解多年以来“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的困局提供解决方案。
以“保发展”为名,行地方干预之实,一直是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关键要理顺环保系统省市县三级关系,理顺环保部门与所属地党委政府之间责任关系。”环保部地方环保垂直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玉军说。
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垂改要动体制、动机构、动人员,是对地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一项根本性改革。”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说。这次改革将涉及监测、监察、执法、许可等制度的重构,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到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再到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每项改革的推进,都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能啃“硬骨头”的智慧。
推进要有硬措施
“全面深化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今年要力争把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起来”……
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二十次会议,检视改革进程,对改革阶段性任务作出最新部署。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了部署就要不折不扣地加快落实。截至10月24日,全国1436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已交接完成1324个,完成率达92%。全国城市站运维交接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实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是党中央、国务院就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要部署,是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重要内容。对此,各地环保部门高度重视,与运维公司通力合作,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明确时限。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各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举措落地势如破竹。
在四川,6月1日起,被纳入四川“三江”流域水生态补偿的嘉陵江首试新政:若水质超标,上游市县掏钱补偿下游;若水质改善,下游则奖补上游。这个涉及19个市州的升级版生态补偿办法,是“川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内蒙古,耕地红线划定在盟市层面有序推进;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被分解到盟市、旗县;基本草原红线已完成划定;林业“四条红线”(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红线)划定工作全面启动,制定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先行先试,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文明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在贵州,从“GDP挂帅”到“环保问政”,再到“绿色政绩”,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在步步推进。他们率先在全国出台了首部省级层面上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率先在全国设置环保法庭,率先在全国开展第一例由检察机关起诉行政执法机关的环境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多层次、宽领域推开的各项改革,让生态文明充满勃勃生机。
落实贵在获得感
“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上强调。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让人民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这里的山很绿。森林覆盖率高达65.95%,连续多年领跑全国;这里的水很清。12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97.8%,Ⅰ—Ⅲ类水质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这里的空气可以任性深呼吸。所有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5个百分点;这里的人长寿。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5.8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3岁……在福建,从生态省到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先行先试不断取得新进展。
10月19日,赣粤两省签署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标志着我国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取得重大进展。东江源的生态保护,凝聚着江西人民长久的付出与坚持。仅“十二五”以来,寻乌、安远、定南三县关闭矿山开采、有色冶炼等污染企业202家,拒绝750多个外来项目。目前,东江平均三级以上水质达88%,有力保障了下游地区饮水安全。据介绍,江西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成为欠发达地区生态补偿资金筹集力度最大的省份。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者烟村之东,有一片曾被当地村民向来称为“鸟不拉屎”的地方,以前土层裸露,植被稀少,但现在漫山遍野种上了西南桦,高度已有10米上下。凭借碳汇造林项目的实施,当地村民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把荒芜多年的山岭变成“绿色聚宝盆”……
新理念,新实践,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美丽中国正在谱写新的篇章。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