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航运业处于低迷期,但金融机构对航运业仍充满信心。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表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信心。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金融机构看一个行业不仅看其周期性波动,更加看重其长远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全球航运业,特别是中国航运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金融机构对航运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中国航运业充满机遇
陈四清表示,中国航运业目前面临三大机遇。
一是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主轴的新市场机遇。前9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达746亿美元,同比增长26.1%,占同期中国新签对外承包合同的50.4%。“一带一路”建设将进一步拓宽产能全球配置范围,创造出巨大的海运贸易需求。
二是中国对外经贸投资稳定发展的机遇。预计到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将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2000亿美元,较2014年翻一倍。航运是全球贸易和投资的重要载体,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产业链,必将惠及全球航运业发展,特别是为中国航运企业全球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航运业调整中的并购重组机遇。当前,全球航运业处于调整周期,部分航运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为形成规模效应、实现集约化发展、低成本运营,航运业内部存在结构性调整需求。这给中国航运企业带来了通过并购重组快速拓展海外港口、航线和业务的机遇。
金融机构:航运业天然支持者
金融业和航运业都是有关“融通”的行业。航运兴,则贸易兴;贸易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则金融兴。金融机构始终以金融力量支持航运企业发展,支持航运企业实现财务稳健发展。
从这轮航运业调整的经验看,在长期波动的市场中,较低的运营成本和充沛的现金流是航运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与航运业加强合作,科学选择资金来源,合理规划融资结构,建立高效稳定的财务体系,有利于航运业行稳致远,不断拓宽发展空间。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球商业银行为航运业提供超过3500亿美元的授信支持。近几年这一数据保持稳定,为航运业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同时,债券、租赁、基金等渠道的快速发展,也为航运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选择。
支持航运业接轨国际资本市场。如何实现全球高效经营是航运业全球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其中建立顺畅的融资通道,实现全球资金实时调配是关键。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帮助中国航运企业参与国际资本市场,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航运业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的步伐加快,累计融资金融超过80亿美元。中国航运业的实力正被境外投资者所认可。
支持航运业更好地提升产业链价值。加强造船、航运、码头、物流等资源整合,是未来航运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金融机构通过发挥全球化、多元化平台优势,支持中国航运业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提升整体收益水平,实现产业链价值最大化。以并购码头为例,截至目前,中国航运企业对希腊、土耳其、吉布提等国家的码头投资总额已超50亿美元。这些码头不仅在当地成为中国投资的典范,也为建设境外航线提供了支撑,有效提升了航运企业经营效益。并购投资的背后都离不开中国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
中资银行持续支持航运业
中国银行
一直以来,中国银行与中国航运业相伴相随、共生共荣。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务院就决定使用中国银行的外汇贷款购买远洋运输船舶,建立中国第一支远洋船队。改革开放前,中国银行累计发放买船贷款超过9亿美元,支持购买、订造232艘、428万吨远洋船舶(位置 评论 新闻),为中国远洋(股票)运输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银行陪伴航运业经历了数次起起落落,从未对航运业失去信心。目前,中国银行在航运业的信贷余额约170亿美元,保持全球前十、中国第一。
中国银行将继续支持航运业转型升级。
一是以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为基础,以资金流动性管理为核心,以全球现金管理、人民币业务为重要抓手,为航运业搭建全球资金管理体系、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和发掘产业链价值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是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建设,以并购融资、船舶融资、银团贷款等产品为纽带,全面满足航运市场拓展、国际合作和航线布局等需求,促进航运业全球化发展。
三是充分发挥中国银行在投行、证券、基金、保险、租赁领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优势,加快创新多层次航运资本服务模式,结合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降低航运成本,为航运业稳健经营提供更好的资本结构和避险工具。
中国进出口银行
自2013年以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中国造船企业提供近1200亿元的信贷支持,开立船舶预付款保函近70亿美元,为国内外船东在华购买船舶提供近140亿美元信贷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办船舶买方信贷业务以来,已为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六大洲30多个国家的100余家船东在中国造船企业订造船舶提供融资服务,并与全球30多家主要船舶融资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过去几年里,在大部分传统船舶融资银行收紧船舶信贷业务时,中国进出口银行船舶资产规模不断上升,成为全球船舶融资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逆流而上”的金融机构之一,为低迷灰暗的船舶市场增添了一抹亮色。根据《海事金融杂志》数据,截至去年年底,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航运资产规模以16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6位。
下一步,中国进出口银行将继续坚持对客户的选择标准,确保把资金投放在该投放的地方。造船企业方面,将持续把融资支持范围向重点骨干造船企业集中,帮助船舶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增加产业集中度,该行支持的造船企业已由3年前的110家缩小至目前的60家,且80%的贷款额度集中于20余家重点骨干造船企业,未来这个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高;船东方面,将选择与信誉好、经营历史长、财务管理透明稳健、抗风险能力强的船东建立合作,满足他们更新船队的需求,不支持投机性船东;船型方面,将继续加大对重点造船企业生产的LNG船、大型集装箱船(船型 船厂 买卖)及其他绿色节能环保船的融资支持力度。
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
目前,“一带一路”战略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代表的中资金融机构这几年在“一带一路”战略落实上做了大量工作。
作为长期致力于推动对外经贸合作的政策性银行,2014年至今,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签约项目逾1000个,签约金额超6400亿元,发放贷款4900多亿元,累计支持商务合同金额超过3900亿美元。截至9月底,中国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的贷款余额超过5800亿元,项目分布于沿线50个国家,尤以设施联通、经贸合作、产业投资、能源资源合作等为重点领域。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大多数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涵盖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庞大的经济规模、活跃的经济发展态势将产生巨大的货运、仓储物流、国际中转和港口建设需求,这势必加大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的力度,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难得的商机,也向航运业和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加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