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对接“工业4.0” 中德合作进入深水区

中德工业战略的对接应该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建立中德产业园区、推进两国高端技术研发合作、促进第三方市场合作、加强两国职业教育培训合作都是两国工业战略对接的有效方式。同时加强双方在社会文化方面的交流,增强双方的政治互信,为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美的集团300亿收购德国这桩跨国收购获得来自全球的关注,美的方面称,其就全球领先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德国库卡集团股份发出的要约收购中,已有占库卡所有现有股份81.04%的股份接受该要约。加上本次要约收购前美的已间接持有的库卡股份13.51%,美的共计持有库卡已发行股本及现有投票权的94.55%。

中国企业收购德国企业近年来已屡见不鲜,这也体现出两国的合作在日益加深。2014年10月,中德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2015年10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两国宣布,将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达成双赢。

李克强指出,中德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我们愿同德方深化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把德国的先进技术同中国性价比高、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装备相结合,携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欢迎包括德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扩大对华投资,实现互利共赢。

合作领域多样化“按照工业4.0计划,德国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实现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相结合的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则致力于促进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中德两国工业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不谋而合,都致力于本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工业成为支撑本国经济增长的支柱。按照2025战略,中国将逐渐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产业,实现以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德国在装备制造业、自动化、节能技术等方面世界领先,可有效地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博士李罡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的工业大国,是德国制造业升级过程中理想的产业链合作伙伴。

“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德国工业4.0,其核心内容通过深度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手段,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培育其在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的竞争力,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显然,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越大的高端制造业是中德在战略中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杨成玉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表示,德国2015年吸引到62亿欧元(69.6亿美元)创纪录规模的外资,新投资者的数量也创纪录高位。中国以在德绿地投资项目数260个新项目连续第二年蝉联最大的单一投资方。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投资部负责人哈提希表示,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之一。

杨成玉表示,由此可见,高端制造业主要集中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诸多领域。

中国巨大的市场和需求为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目前,中国已成为宝马汽车公司的第一大销售市场,奔驰汽车的第二大销售市场。中德两国工业发展战略的对接和经贸关系的稳步发展是有利于双方的双赢之举。作为宝马集团最先进的智能制造基地之一,华晨宝马沈阳工厂可以视为“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的最直观体现。

杨成玉还补充道,根据对中德两国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计算结果所示,德国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方面优势明显,同时中国在金属制品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两国不同产业优劣势科学对接,有利于实现双边产业互补,共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价值链,同时实现提升两国产业竞争力的愿景。

对接方式不断创新“当前,中国制造2025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与德国越是存在差距,就越是看到了希望,希望中国做好自己的工业4.0。”汉德资本集团主席蔡洪平此前表示。

李罡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拥有良好法律环境、优质基础设施、先进工业技术、高端人才的德国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理想目的地和投资热土,很多中国企业在德并购企业的案例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的头条。

2016年,汉德资本宣布了其成立以来的首项投资。汉德联合中国化工行业的领导者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及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以9.25亿欧元作价收购Onex公司旗下的德国克劳斯玛菲集团。这也标志着中国在德国的最大一笔投资案。

不过,李罡指出,中国企业在德并购企业,特别是并购拥有高端技术企业时经常引起德国国内的误解,一些政客和民众担心中国企业的并购会威胁德国的产业安全和高端技术的流失。中国企业美的在收购库卡股份时遇到的诸多阻力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因此,李罡认为,中德工业战略的对接应该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企业并购这一种形式。建立中德产业园区、推进两国高端技术研发合作、促进第三方市场合作、加强两国职业教育培训合作都是两国工业战略对接的有效方式。同时加强双方在社会文化方面的交流,增强双方的政治互信,为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只有这样,双方经贸合作和工业战略对接才能顺利、稳定和持久。

另外,默克尔今年6月到访沈阳铁西宝马工厂,位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这是我国首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平台。目前,进入中德装备园的各类德资企业项目已达144个,其中已建成的有37个。

杨成玉还指出,总体看来,两项政策对接的主要思路即为通过实现优势产业互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以实现两国制造业的对接与提升。早在去年10月中国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北京会晤时,双边就在对一系列诸如中欧投资协定、自贸区谈判、市场经济地位等宏观意向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宣布推进两项战略对接,并达成了多项协议。不难看出,通过双方谅解备忘录的签署、部委间的高级别协调以及多轮总理级别的磋商,双边在多领域的对接颇具成效。中德高端制造产业园的落地、中国企业通过并购的形式对德国智能制造企业的案例都显示出双边战略对接的效率与决心。

“尽管数额不是很大,但中国企业对德投资项目,在质量上,我认为是任何一国不能相比的。”中国商务部欧洲司商务参赞翟谦表示,中国对德投资基础牢固,是全方位、综合性、可持续的,规划了面向未来一二十年的发展。“随着这些高质量项目的增加,中国对德国投资的总金额会慢慢地提高。”

杨成玉表示,目前,“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主要落实在政府以及产业层面,参与海外并购也是国有企业唱主旋律。将来,鼓励更多民间资本以技术寻求、战略资源寻求的动机,以共建产业园、并购等方式参与两项战略的对接,以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中德合作仍应谨慎前行

两国对接发展虽然前景光明,但仍应谨慎前行。合作途中难免遇到阻碍,只有两国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发展。

杨成玉指出,由于两项政策对接的主要思路即为通过实现优势产业互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以实现两国制造业提升,因此在两项战略的对接中,更应注意两国产业的互补性和可操作性。

中德两国除了在各自优势产业方面加强合作外,还可以加强在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研究员刘仕国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补充道,双方政府间应加强协调,比如双方相关部委联合可以制定对接规划;加强产业间合作,比如相关产业协会建立合作机制,包括各种层次的展会,协调甚至统一行业标准;以及加强企业间合作,包括相互投资(绿地投资或并购),联合设立研发中心,双向技术交流与交易。此外,双方还可以加强教育培训合作,相互开放市场,联合拓展第三方市场。

此外,“由于英国脱欧给欧盟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走出去"企业应加强风险控制,以防止系统性风险、外汇风险等造成的损失。”杨成玉认为。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