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世界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无碳化方式演变,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大势所趋,成为各国创新经济增长点和抢夺未来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当前,世界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无碳化方式演变,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大势所趋,成为各国创新经济增长点和抢夺未来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启儒指出,新能源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新常态,发展新能源产业正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能源是发展方向
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原局长许锭明指出,未来大国竞争拼的是环保,今后10年清洁能源要占领未来的能源舞台,必将开启新的能源、新的颠覆、新的未来、新的时代。因此,绿色发展是生态红线守护者、物探能源开发者、持续发展推动者,这是可再生能源的责任。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认为,近年来,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问题突出,太阳能、风能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发展,逐步取得了国际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产品及装备制造国和应用市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规模发电装机量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此情况下,如何通过推动新能源产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进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范必表示,国家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优质、清洁、低碳是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方向。2015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累计装机能量超过全球四分之一,达到世界第一,但是我国新能源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包括弃风、弃光问题突出,新项目并网困难,可再生能源附加补贴到位不及时等等。
范必强调,能源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中管制最严的领域之一,产业集中度高、市场化低、国有比重大、行政干预多,至今为止,我国电力、核电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但是在新能源领域,无论是在能源开发、装备制造上,来自传统体制的干扰、困扰比较少,各类所有制平等竞争的空间比较大,这对于新能源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不可错失的机遇。
新能源发展前景广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认为,目前,新能源产业需求表明,在全球经济调整的背景下,正面临新一轮增长。
一是新能源产业将面临技术革命。传统的能源竞争都是资源的竞争,而新时代的能源竞争和传统的能源竞争完全不一样,谁拥有了核心技术谁就拥有了能源,所以,现在的竞争方式是颠覆性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支持新能源。4月1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明确了2016年到2030年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路线图,表明国家已经把新能源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突破口,低碳已经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产业的竞争,导致新能源发展的成本不断下降,新能源产业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
三是新能源产业带来消费革命。传统能源是靠网集中供电,现在分布式发电等本质上和传统能源相反,新能源的前景非常广阔。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刘丹阳指出,众所周知,我国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依托国外新能源市场发展壮大起来的,正是由于国外政府的巨额补贴,帮助我国培育了光伏产业。一方面,说明我国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从一开始就是与国际接轨的,也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一个产业。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光伏产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是比较高的,国外政府产业政策、国际经贸形式和双边经贸关系都会不约而同的影响到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使我国新能源产业或者光伏产业面临更多贸易摩擦的挑战。
范必认为,当前全球能源价格大幅度降低,在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徘徊的情况下,新能源要保持过去10年的发展势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成本降低上有较大的突破,只有早日实现平价上网,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与化石能源竞争的优势。
新能源需要政策支持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能源转型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在进行能源转型,而且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新增规模当中,最主要的就是分布式能源和天然气这两个清洁能源。众所周知,能源转变是通过增量转变实现的,我国能源增量当中结构的变化,实际上意味着今后能源总体结构的变化趋势。
在10年前,我国刚开始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时候,觉得可再生能源很好,但是不太管用,因为可再生能源对能源供应的贡献比较小。现在,应该说可再生能源有一定的贡献,比较管用了,但是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价格太贵。因此,在“十三五”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要解决一个规模增长的问题,还要解决一个成本下降的问题。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实施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如果按照这个调度原则,那么风能、太阳能发展就存在上网难的问题。范必认为,支持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货币等投资各方面的支持,国家将实施一系列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实行八大能源发展重大工程,其中之一是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包括优化建设“三北”沿海风电和光伏项目,中东部分散、分布式发电,实施光热发电示范工程,建设宁夏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等等。而实施这些工程,既要靠各类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投入,也要靠国家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扶持。在能源价格政策方面,国家将继续通过增收可再生能源附加,对风能、光伏可再生能源制定较高的标杆支持,建设政府绿色采购、税收体系。在金融方面,国家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包括发展绿色信贷、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
相关报道
新能源产业正以消费创新突破供给瓶颈
4月22日,有超过165个国家的代表齐聚纽约签署《巴黎协定》。这意味着到2030年,中国风光等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将达到20%,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提速。
怎么提速呢?“得从需求侧开始,不只是供给侧本身的事。”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等多位专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根据《巴黎协定》目标,本世纪升温将尽可能控制在1.5摄氏度,最高不超过2度。这对全球碳减排和传统能源行业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新型清洁能源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专家指出,每一个时代都有对社会经济引领的产业,哪个国家能早一步提供有效支持,就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而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发展新能源及相关产业是未来经济工作重点。
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目前我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的供给能力已大幅提升,但应用依然受制于储能和电网,使用效率相比化石能源仍有较大差距。
国家能源局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分别显示,目前“三北”地区弃风问题进一步加剧,部分地区弃风率超过30%;2015年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累计弃光电量为46.5亿千瓦时,弃光率12.62%。
有专家建议,用消费端去解决供给侧的问题,用分布式的能源解决集中供电的问题。对于提高新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弃风、弃光问题,业内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从个体消费行为上来说,要尽量减少用电的峰谷差。如果我国用电都能遵循峰谷差的消费模式,无疑将减少用电高峰期对电网的冲击,节省用电成本。
其次,在西部部分省份弃光限电较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宜以光伏农渔业为抓手,鼓励光伏电站建设适度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光伏电站建设宜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除此之外,在东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可以采用“渔光一体”的发展方式,我国4500万亩的池塘养鱼水面就能建造13亿~15亿千瓦的光伏电站。可以大大缩减从西北到东南用电集中地区的输电成本和弃光率。
专家认为,新能源消费端的创新正在逐渐打破供给侧的瓶颈,将加速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的步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专家指出,新能源产业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了《新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并同时发布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表明国家已经把新能源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突破口。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