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比亚迪位于陕西西安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资料图片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李涛
【编者按】我国新能源汽车“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研发重大技术突破的战略目标,并且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截至目前,国家12个部委已相继出台20余项相关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系统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据悉,“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将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等14类新兴产业,以助推陕西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创新型省份。
产业基础扎实,产品结构调整助推行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井喷式增长,2015年同比增长150%以上
作为新能源大省,陕西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在传统汽车产销量下降的同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则呈井喷式增长。
据了解,201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分别是37.9万辆、33万辆,而陕西实现产销3.76万辆,同比增长150%以上,其中产量在全国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接近1/10,销售总量位居全国第二。
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比亚迪西安新能源汽车基地,企业自投产以来发展迅速,2015年实现新能源车产量3万辆。
“2015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61722辆,全球销量第一。这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汽车工业史上第一次领先全球。多年来,比亚迪坚持自主创新,成为全世界唯一一家拥有自己的电池厂、电池制造工艺、汽车制造工艺、大巴制造工艺的企业。”比亚迪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时说。
传统汽车制造商陕汽则是国内最早取得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通过承担多个“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陕汽目前已掌握了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混合动力油——气混燃控制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累计拥有天然气汽车专利技术38项,填补了我国天然气汽车产品空白。
陕西最大的充电网络服务商——陕西充电网络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安磊介绍,陕西充电现已在全西安安装交付了364台分散式智能充电桩,覆盖112个物业停车场。“陕西在新能源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可以全面发展,把总量进一步扩大是新能源发展的机遇。”吴磊说。
据陕西省工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陕西省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较好,实际上也来自于产品结构的调整。他透露,未来新能源汽车产能将占到陕西汽车产能的60%。
“引进来,聚集资源;走出去,扩张市场”。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任国表示,作为丝绸之路新起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区域,陕西处于向西开放前沿,面临向西发展和拓展市场的重大历史机遇。
任国向记者表示,随着东部省份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陕西省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是重要的产业承接地。就地域而言,居于全国的地理中心,连接东西、贯通南北。
“承接产业转移,陕西面临着很大的机遇。比如年产量20万辆的吉利汽车为什么能到陕西来投资建厂,从市场属性来说,主要归结于土地、人力等成本都相对较低,综合成本低。”任国说,这为陕西汽车产业参与新一轮国际国内竞争,发展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区域布局的重要一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机遇。
加强政策引导,坚持创新驱动
提供全方位服务,整合全省优势资源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的力度明显加大,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扶持政策。未来5年~10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追赶世界汽车强国的重要机遇期。
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金河在回忆企业成立的一个重要契机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宝鸡市委、市政府看好新能源车产业发展。时任宝鸡市长钱引安与他第一次见面探讨企业发展方向时,说什么要求都可以提,让他觉得很难得。
当时,苏金河提出了一个很苛刻的要求:一个月之内必须完成企业转制,并在201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投产。最终在宝鸡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去年5月14日~6月13日的一个月时间内,山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企业扩股转型,创造当今国企改制最快纪录。
苏金河表示,全面的政策指导、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据悉,陕西省工信厅目前已联合陕西省汽车协会和陕汽等龙头企业,围绕陕西汽车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搭建了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平台、融资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等四大平台,为来陕西投资的企业提供全方面的综合性服务,整合全省优势资源,帮助企业加快发展。
据介绍,具体将在以下4个方面加强推进:第一,加强政策引导、发展规划作用。政府超前谋划,统筹实施,整合资源,打造支柱。
第二,强化金融支撑,建立汽车和高端装备的产业链基金,同时引导银行、投资机构、担保公司开发产业链,发挥龙头作用,进行产业链贷款,降低贷款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第三,财政重点支持新建项目、重要引进型项目、重点技改项目和新能源领域的新产业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形成对汽车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第四,政府规划指导,协会和中介机构做好服务建立信息平台,三位一体,相互支撑。
任国表示,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陕西汽车业需坚持改革引领,坚持创新驱动,为建设汽车强省凝聚强大力量。期盼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路径在政策指引下更清晰,脚步更坚实。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