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国产医疗器械为何被外资打败?

曾几何时,习大大在南方考察时鼓励支持全国公立医院使用国产医疗器械,这无疑对国产医疗器械国内市场开发给予刚性强大的政策支持,随后,浙江等地便出台政策,要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使用一定比例的国产医疗器械,开始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民族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进口医械采购率高

然而至今,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国产医疗器械生产数量增加,但使用量及使用率如何呢?笔者日前专门对几家县级医院的国产医疗器械运转情况进行调研。

豫北黄河滩区的几家县级医院2014年、2015年的大型设备购置仍是国外进口占绝大比例;

2013年4月,一家县级医院的螺旋CT曾因故停机半年未得到维修;

2015年6月一家县级医院的7180全生化分析仪因部分故障20多项检验项目“空白”,分级诊疗后的许多患者,也只好县外就诊。

2015年11月初,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费尽心机、多方寻找才破费60多万元与省内外大城市的4家医疗设备维修机构签约为该院CT、核磁共振、彩超、热断层等8台大型设备年度维修。

很明显,虽然国产医疗器械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价格较国外低,但设备维修滞后成了国产医疗设备落户基层难的主要原因。医疗设备的“休眠”“苟延残喘”,不仅严重制约了医械工业企业的发展,也给它的战略设计——压缩医疗成本,降低检查治疗消费,缓解基层看病贵带来困难和障碍。

国产医械为何难以落户基层

调研发现,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是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机构少,维修技能差,水平低,如豫北某市五区八县有近千台大型医疗设备,目前只有一家“全能”医械维修站,其他几个维修站点都是单一种类的中小型机械维修,而且都需要厂家派人上门维修,时效性差;

二是基层医疗机构没有维修人员,大多仅是电工对电路维护和医技人员日常保养性维护,发现严重问题只能停机“冬眠”;原阳县18家医疗机构内行维修人员为零,3家县级医院只有4名维护人员;

三是没有与厂家及维修机构签约,一旦出现问题只能坐等或亲自上门求助,设备“复活”难;

四是商业机密的存在让医疗机构及其有关的维修人员无法掌握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技巧,如原阳县医院2015年4次维修日立HV900彩超,均为代理商维修人员直接更换问题部件,根本不外露维修技能。

加强售后服务,避免进入“萧条”时期

医疗器械“带病”运行和“冬眠”停机,让危重病人尤其是疑难病症病人的救治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必须引起有关企业及部门的重视,在提高生产水平的基础上,尽快组织建立足量的维修队伍,搞好售后服务,而不能将自己的发展平台短板到售后,只销售而不管实际运行效果,这样就不能达到国家的政策设计目的,同时也给自己的长远发展自设障碍。

笔者认为,国产医疗器械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的生产投资、高比例使用与低价格检查,不但是对民族工业的支持,也是缓解“看病贵”的直接有效办法,这可能正是总书记的用意,这不失一条推进医疗改革的好办法,况且国产医械又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支柱,国产医疗设备若不能长期有序健康运行,互联网医疗及远程医疗就不能正常开展,我国的医疗发展就仍将滞后世界。

因此,在大力发展国产医疗器械的同时,必须重视国产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为此笔者建议,必须由政府介入,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尽快组建以县域为单位的国产医疗设备联合维修站,由县域内国产医疗设备供给厂家企业维修人员常驻服务,保证随叫随到,缩短医械“冬眠”期。

医械厂家与地区医械和卫生主管部门联合建立培训指导基地,定期培养、培训基层医疗机构专职人员,提高区域医械维护保养水平,早发现,早维修,缩短“休眠”期;三是基层医疗机构也要建立医械维修维护及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相关人员责任心,维护走在维修前头;四是基层医疗机构与厂家或维修机构签约服务,用法律及经济杠杆来驱动双方尽力保障国产医械得到规范、及时、精准的维护维修。

否则,单靠政策增加生产和拓宽市场而不重视售后服务,国产医疗器械就会长眠不起,早晚要萧条倒闭的。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