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看到您在《经济学家》年终特刊发表文章谈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句由衷的赞扬来自印度总理莫迪。
而他赞赏的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发表的《中国经济的蓝图》一文,文中李克强勾勒了明年中国经济的政策路径。
文章说,2016年,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国际经济合作。对于长期观察中国的人们来说,这些听起来大概耳熟能详。改革、开放与国际合作的有力结合,是多年来中国增长故事的核心要素。我们正在将其进一步推向前进。
政府角色:做好改革推动者
“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在这样的体量基础上继续发展,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是不可持续的。”李克强在文章开头部分就明确,小修小补只能应付一时:本届政府没有推行量化宽松,也没有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的措施,我们作出了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抉择。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本月中旬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怎么改?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目前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这六方面的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叠加,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去有针对性地解决。
李克强指出,我们要通过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尽快构建起一个大幅度增加创新驱动和消费拉动力的可持续增长新模式,更加关注社会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文章称,我们将很多政策工具组合成两大经济增长引擎,一个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另一个是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既拉动有效需求,又可以改善民生。
李克强进一步解释称,这两者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个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等市场主体营造更加适于创业创新的环境,释放增长潜力。他说,一个更加简政放权的政府可以运用自身所长,做好宏观经济调控者、公平竞争的有效监督者、改革的推动者,并在系统性风险冒头时果断加以应对。
李佐军认为,过去我们过多地从需求侧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有形之手”伸得过长、干预过多。今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更多地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把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制定好,给企业和市场相对稳定的预期,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服务业拓围+制造业上楼
三季度中国GDP增速为6.9%,继续缓行,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气象越来越引人注意。
李克强在文中列举说,中国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0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消费升级也伴随着强劲增长。以出境游为例,去年中国公民出境达1亿人次,今年上半年又同比增长10%。
“简而言之,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中国经济正在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朝着更多立足内需和创新拉动的方向发展。”李克强在文中指出。
顺此思路延伸,服务业拓围+制造业上楼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政策轨迹中就可寻到端倪。
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共包括24条措施,提出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和方向,主要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
“未来,中国无论是生产性还是生活性服务业将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对经济增长将有巨大贡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说。
李克强还强调,中国规模庞大的工业部门仍是我们增长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努力推动“中国制造”更上层楼,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举措。
“中国制造2025”方案圈定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作为未来十年我国需要着力研发的领域。“互联网+”、大数据等发展方案也逐步进入实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室主任原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制造业一直面临结构性失衡的问题。长期依靠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带来产能过剩、产品低端、适销不对路等问题。现在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也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经阶段。“政府需要鼓励工业企业转型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企业来说,生产附加值低的产品也很难赚钱,也需要产品更新换代。”
李克强在文末称,2016年以及之后的更长时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结构性改革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各方共赢的国际合作都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这是我们对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增长的答案,是一份中国市场、中国创造与世界共享的蓝图。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