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薄壁半圆件加工变形与对策

薄壁半圆环形结构的零件属断续加工,由于零件的刚性差,容易变形,加工较为困难。为解决零件的变形问题,必须在工艺上采取一些措施。

图1 薄壁半圆件

一、薄壁半圆件加工中遇到的问题

图1所示为薄壁半圆件的零件。壁厚∶直径=1∶26,零件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精度要求较高。若单件加工,则比较困难。因为它不是一个整圆件,在车床上是断续切削,定位夹紧也很困难,需要复杂的夹具。而采用两件一起车削,即加工一个整圆,然后再分开的方法,可以解决断续车削及装夹的问题。根据这一方案,制定的工艺路线为:粗车整圆→热处理(调质)→半精车整圆→铣(切开)→磨(剖分面)。按照这种路线加工零件时发现,合格的整圆零件剖开分成两个薄壁半圆件后,在零件的两端口部向内缩,缩小量达0.5~1mm,如图2所示。因而在装配时,零件必须经过修锉,但修锉后的零件不符合图样要求。究其原因,是零件变形所致。

二、变形原因分析

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主要是零件的内应力所致。而内应力是热处理和车削造成的。在热处理中,零件经加热,升温至780℃左右,再经快速冷却(水冷)和 550~600℃高温回火,完成对零件的调质。由此可见,在调质过程中,热→冷→热→冷,零件受热膨胀,遇冷收缩。若零件结构不规则、厚薄不一,则受到的冷热程度、热胀冷缩的程度及受热和冷却速度不一。壁薄处热胀快,冷缩也快;壁厚处热胀慢,冷缩也慢。这种速度差,就会在零件的厚处与薄处的过渡区域内形成相互作用的内应力。内应力在整圆零件内部是相互平衡的。当零件被切开以后,内应力就要寻求新的平衡。这样,零件就会发生变形,而变形的大小,与其刚度有关。刚度大则变形小。对于薄壁件变形就比较大。该零件由于其中间有一段厚壁,在热处理冷却后,中间部分冷却速度慢,在其两端壁薄处,温度已降低了,而中间部分还在冷却收缩,则在两端壁薄处产生压应力,如图3所示。

图2 剖开件端口向内收缩

图3 薄壁筒受力状态

图4 两半圆环的焊接
精车和铣削也会产生内应力,是切削热引起的,相对来说较小,对零件变形影响不大。至于夹紧力,也会产生变形,但主要是圆度精度受影响,对零件开口影响不大。所以,当零件被铣开后,其压应力就在寻求新的平衡时,使零件开口处产生缩口现象。产生这种缩口变形误差的主要原因就是热处理产生的内应力。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消除内应力着手。一种办法是将工件在热处理后进行时效处理。另一种办法是先切开,再热处理,然后将两件点焊在一起加工。这两种办法,前一种工艺路线不变,只是加一道时效工序,由于时效处理内应力不可能完全被消除,故只能减少变形,但不能完全消除变形。后一种工艺路线要进行比较大的改变。但这种方法能更有效地消除变形误差。现详述后一种办法。工艺路线改为:整圆粗车(留有较多的余量)→铣(分开)→热处理→点焊(合并)→半精车→钳 (分开)→磨。这种改动关键在于先切开,再热处理。这样热处理时,工件可以充分变形。这是由于其形状是个半圆,而不是整圆,在这时内应力因零件已变形而会减少很多。而且,在后续加工时,只是将其余量去除,本身结构不作大的变动(不像原来整圆切开),故其内应力的平衡也不会被打破,不会再因内应力而引起变形。热处理后,再将两件在自由状态下点焊在一起(合成一个圆),如图4所示。在点焊后,焊接点处会有焊接应力。由于焊后都是收缩,故在焊点处存在有拉应力。而零件的两端薄壁部分还会存在一定的压应力,两者可以抵消一些,从而使焊接应力对零件不会有什么影响。焊好的零件经车削加工后,焊接处仅剩很少一点焊缝,零件用手一掰,即可分开,再将剖分面磨光,便可得到完全合格(开口处基本无变形)的零件。如果要更精细些,则可在点焊后再加一道时效工序,效果会更好。即:粗车整圆→铣→热处理→点焊→时效→半精车→钳→磨。
综上所述,对于该零件,在工艺上主要采用了两件合一和先分开后热处理的办法,解决了加工问题和变形问题。因此,解决薄壁件、半圆件的加工问题,需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分析,都会找到一条合适的工艺路线的。当然,本文所介绍的工艺路线比较复杂一些,如果零件要求不高,就不妨采用时效工序,可以经济一些。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