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央视的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组以专题形式,用60分钟的时间报道了《“机器换人”的东莞样本》,介绍东莞的“机器换人”,讲述“中国制造2025”的故事,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股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替换劳动力的“机器换人”热潮,正在席卷全国,而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更是其中“换得最早,换得最超前”的地区。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六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本报报道,日前,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组以专题形式,用60分钟的时间报道了《“机器换人”的东莞样本》,介绍东莞的“机器换人”,讲述“中国制造2025”的故事。
对于央视来说,用60分钟的时间聚焦东莞的“机器换人”,的确是讲述“中国制造”故事最好的方式之一。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莞城市一向有着“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之称。30多年来,从一座工业基础近乎空白的岭南古邑,发展到今天海量的产能和完整的产业配套,“东莞奇迹”一直就被视为中国制造精彩而生动的代言。曾几何时,那条沿107国道和广深高速一字排开,一眼看不到头的工厂带,就是“中国制造”产业模式和发展形态典型的写照。然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5年以来,随着“机器换人”热潮的袭击,人们头脑中那种对于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也正在得以解构和重塑。
“机器换人”在东莞的崛起,的确是一场预示中国制造前途命运的静悄悄革命。其意义,不仅仅正在深度重构这座城市的制造业形态和产业结构,也在深度改变中国制造的内涵与外延。回顾东莞30多年来的崛起历程,不难看到,当年,凭借加工贸易的“短、平、快”,手握特殊的地缘、政策、资源等优势,东莞从零起步,发展出今天世界贸易格局中强劲的产能。然而,产业发展规律和社会进步的法则,永远“苟日新,日日新”。
30多年后的如今,随着要素成本大幅度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东莞以往那种“拼人力、拼环境、拼资源、拼后代”的粗放增长方式,也已到了无以继续持续的地步。正因此,新的产业时代和发展环境下,东莞也就必须为当年率先引领建立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以及建立在那种模式上的产能效率和生产方式变革,探索出一条新路来。而“机器换人”大规模的应用,正是东莞对此课题所给出的鲜活解答。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机器换人”不但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东莞社会结构升级和人的素质升级的必然步骤。必须承认,当东莞和整个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优势已经不再,唯一的出路,也就是“机器换人”,也就是从过去的廉价使用劳动力,迅速向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机器换人”时代全面迈进。
可以预计的是,这也将使得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深刻变化,进而引发社会性的系统变革。一方面,由于机器的功能延伸和对人的替代,单一生产单元中对人的需求量将相对下降;另一方面,机器复杂程度的增加,意味着对人的要求,对产业工人在多领域的素质技能和系统处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也预示着与这种变动趋势相匹配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也将实现同步的调整与重构。这个变革,和过去东莞30多年来对于中国制造的代言一样,将再次呈现未来中国产业的基本面貌和气象。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