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中国制造”变身“互联工厂”

格兰仕37周年厂庆刚刚过去,此次变为亿万粉丝狂欢节日的厂庆向外界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格兰仕正通过打造粉丝经济、产业互联网重塑价值高地。而这一华丽转身正徐徐拉开帷幕。

作为中国制造的龙头企业,格兰仕之所以能打造起G+战略平台,为全品类家电提供智能化管理,互联互通,背后依托的是近几年来制造智能化及强大研发能力。近几年来格兰仕抢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互联网+、大数据等大战略下的新机遇,以创新驱动“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国智造”。在这一轮转型升级过程当中,格兰仕整体的智能改造投入超过了过去企业30年的投入.

30多年斗转星移,中国品牌、中国创造正站上一个新的起点。站在中国制造转型的风口浪尖,过去以物美价廉扬名世界的格兰仕正以制造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品牌国际化、企业人性化为着力点,打造产业互联网新标杆。

机器代人背后:提效率改善工作环境

2014年,格兰仕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投了30亿元做了一个全球最先进的、规模最大的微波炉制造企业,现在一个制造基地产能释放,每天可以生产17万台微波炉。

在格兰仕工作已经25年的杨多群亲身经历了格兰仕从做轻纺到做家电的过程。她说,这些年来,格兰仕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整个工厂都焕然一新,“好像除了西门边的车棚,其他的全都不一样了。”

“我清晰地记得1992年的时候,我们的董事长梁庆德说要引进一条家电生产线的时候,我多么兴奋,因为那时候觉得家电好高大上。”杨多群告诉记者,厂里请来了几位戴眼镜的上海工程师,她就打打下手,顺便学习一些家电知识。但由于那时候机器设备里的机油要全部用手去清理,不仅辛苦有时候还会伤害到双手。

“现在,这种事情已经不可能发生了。”杨多群表示,“现在的自动化生产线替代了比较辛苦的工种,以前车间里的工人经常衣服湿透、或是拉东西的时候晕头转向,现在这些岗位已经被机器所替代。

格兰仕电器配件公司微动开关生产线,过去满是工人的景象,如今已被一台台机器所取代,大概两年前160多人,到现在只需26人。对比原有配备的设备,在相同的配套产量情况下,格兰仕中山基地南厂区冲压车间在全自动化设备的启动下,工人的需求量下降约40%,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制造更加精益。

“我们搞自动化不是为了减少工人,而是为了让工人的工作内容更安全,工作环境更人性化。”格兰仕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化设备的实施在解放了工人双手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效率,这也相应增加了工人的工资。

据格兰仕统计,2005年至2014年,工人的工资水平增长了70%左右。以杨多群所在的磁控管装配车间为例,2010年,最多的时候有3条生产线,350名工人,一天的产能是7.3万个磁控管,而现在6条生产线,增长了一倍,人数却减少到220人,但工资却从2010年的2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3700~3800元,增幅50%左右。

制造升级:坚定不移地加大投入

当昔日享誉海内外的“世界工厂”朝着智造工厂转型,格兰仕不再单纯依靠曾经的成本优势;当审视过去,重新出发,格兰仕从规模制造迈向规模定制,过去靠价格竞争,如今靠精品取胜。

在格兰仕微波炉自动化新工厂,1台微波炉的生产时间只需要1秒。在格兰仕洗碗机事业本部工厂,来自意大利的自动化设备每18秒就生产出一个内胆,比起手工生产线的35秒,效率提高1倍,产量翻番。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是逼出来的,或者说是历史的必然。这是一场必须要打的硬仗,而且要打得漂亮。”梁昭贤认为,中国经济已发展到历史台阶,不能去寻找其它的价值洼地,只能向上,坚定不移地转型升级,必须加大投入,要重新出发,重新创业。

梁昭贤强调,格兰仕的重新出发必须一步到位,“我们不需要一个小修小补的格兰仕,需要一个全新的格兰仕。”因此,这几年格兰仕在设备上的投资已经超过过去三十年投资的总和,记者了解到,仅是中山基地南厂区总投资额就超过30亿元。

在洗衣机制造车间内,一条从意大利新引进的洗衣机生产线正在紧张调试中,洗衣机制造本部部长尹怀斌告诉记者,这样的全自动化生产线集团共引进了两条,为此耗资近亿元。而记者看到,已经在运作的一条喷涂生产线则展示了它的精益生产效率,在一根根垂下的细杆上悬挂上洗衣机的内筒,上下自如移动的同时在空中运输,而经过一间小屋之后,几秒钟的时间,内筒由灰色变为白色,喷涂自动完成,完成的效果也令人赞叹,内筒大小、形状、规格几乎一模一样,堪称完美。

“以前人工作业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小瑕疵,这也是人不如机器的地方。”作过总检工序主管的杨多群对此体会深刻。她告诉记者,人工喷涂的时候,微波炉的左下角总是会留有一个斑点,看上去像是生锈了一样,她不得已只好再全部推回去给员工维修,有时候一天推回去几百上千个微波炉重新喷,效率非常低。

“能够交给机器去做的全部都交给机器去完成。”格兰仕家电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李志刚告诉记者,目前格兰仕正将这些机器都实现互联互通,最终将把供应商、消费者、研发、制造等平台全部纳入G+,未来,格兰仕将会严格按照订单生产,既保证货源,又不生产库存,逐步推动走向互联工厂。

技工到技师: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梁昭贤经常说一句话,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关键要让劳动者转型升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制造要脱胎换骨,需要各方面人才。所有的生产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

质量管理部部长的王龙霞50出头的年龄,依然保持着学习的干劲。在她看来,这些也吻合格兰仕所提出的全员技工化战略,她说,如今家电制造业企业很多都在转型升级,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硬件提升之余,软件、也就是员工的提升也很关键。“不仅是一线的工人,普通管理者也需要对流程自动化熟悉。”。

同样作为管理者的磁控管车间主任杨多群如今也没有放弃学习。她告诉记者,机器和人不一样,一个机器的程序设置,是一毫米就是一毫米,多一点少一点机器就启动不了,不懂的人就会乱敲乱打,懂的人一看就可以把故障排除。“以前随便拉个工人过来就可以上岗,但现在不同,如果不培训,即使大学生来了也不会开机器。”

李志刚认为,无论怎么自动化,一些环节还是需要用人手,特别是总装。对于格兰仕来说,要重视人才的培养,用人用对了就是资本,用错了就是成本,有时候工人的一个小疏忽或使用不当甚至可以造成产品的报废,那也损失也将不堪设想。

梁昭贤曾经说过,在整个产业链,格兰仕都需要改变、要调整思路,因为时代变化太快了,现在走路不行,散步都不行,在工作岗位上,必须人人都要跑步前进。

2013年起,格兰仕面向制造全产业链推出了“全员技工化”战略,面向生产线共计近50个工种的产业工人推行技能等级认证,引领家电业转型升级由“人”开始的风潮。随着整个自动化装备的不断引入,格兰仕建立了技工制度,推动普工向技工发展,而技工则可以要升级为技师,不仅给了工人职业发展方向,也让员工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有归属感。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