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制造弱在哪?数据给出了真相:世界500强营收利润率和企均利润最高的建筑业和农业机械业,营收利润率为26.4%,而在中国500强这两个行业仅约3%。由此可见,中国制造,弱就弱在利润稀薄,“含金量”不高。大而不强,盈利能力差,正是中国制造的瓶颈所在。
胶着于结构调整期的中国制造企业,该是到了改变观念的时候了,必须意识到,只有加大创新投入,企业才能换来更加丰厚的利润,才能赢得长足发展。
透过2015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有人也许会为中国制造舒口气。与去年相比,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的制造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有提高。不过,当看过新近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分析报告,又难免沮丧:同是制造业,在世界500强是营收利润率和企均利润的“状元”;而中国制造,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却只能让位于银行业。
中国制造弱在哪?数据给出了真相:世界500强营收利润率和企均利润最高的建筑业和农业机械业,营收利润率为26.4%,而在中国500强这两个行业仅约3%。由此可见,中国制造,弱就弱在利润稀薄,“含金量”不高。大而不强,盈利能力差,正是中国制造的瓶颈所在。
世界500强中的制造业,与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制造业,盈利能力差距甚远,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创新能力的高下。有个数据或许可以说明问题:国际上普遍认为,只有当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5%以上时制造企业方可维持生存,达到5%以上时才有市场竞争力,而我国制造业仅为0.85%。创新投入不足甚至没有投入,是中国制造业难以突破利润稀薄困境的原因。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就失去了最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制造业重新回归,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的大背景下,中国要想在世界制造价值链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尽快完成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而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就是创新。唯有创新,放弃此前粗放式发展的道路,中国制造才能抓住振兴机遇,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重构中变劣势为优势。
缺少研发创新的高投入,自然无法享受创新带来的高回报;舍不得真金白银投入研发,中国制造“含金量”自然也就低。长期依赖技术引进和模仿制造,中国制造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当人口和资源红利消失,也就意味着我国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难以维持,中国制造的发展道路也就越走越窄。而要扭转这种颓势,唯有在创新这个要素上下工夫。
正是意识到这个关键点,我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强国战略,将创新驱动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它不仅从战略层面为中国制造设定了指引和遵循,更是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长足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战略推动下,驱动创新的各种要素必然更加完备:人才支撑会更给力、知识产权保护会更完善……胶着于结构调整期的中国制造企业,该是到了改变观念的时候了,必须意识到,只有加大创新投入,企业才能换来更加丰厚的利润,才能赢得长足发展。
在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层夹击下,逐渐失去人口红利和资源优势的中国制造业要扭转发展劣势,非走创新之路不可。只有真金白银投入创新,真心实意扶植创新,中国制造“含金量”才能得到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的竞争力才能迎来爆发期。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