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在追求物质生产的同时,需要更多关注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精神文化,加强对工业文化、工业精神的总结,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所以,我们不但要输出物质产品,还要输出基于现代制造业的精神产品,反过来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
日前,工信部已启动一批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批准实施94个智能制造试点专项行动。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张峰表示,中国已开始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促进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搭上“创新驱动战略和信息科技革命”的快车,无疑会加快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步伐。
“我国企业要应对全球竞争,实现国际化,由大变强必须从提升产品质量、品牌力和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实现。”接受记者采访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助理、中欧工业4.0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强认为,创新创业的驱动需要强大的制造业做支撑,除了注重产品质量,“软实力”也是破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关键。此外,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的氛围下,不可忽视制造业和传统产业,应关注传统制造,谨防“互联网+”虚火过旺。
“软实力”破局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2025》部署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其顶层设计中有一个重要部分提及得比较少,即,注重提升工业文化、工业精神、创新能力、品牌、质量、制度、知识产权等工业制造的‘软实力’。”韩强说,制造强国的评价标准不仅仅依靠工业发展规模、技术水平、资源结构等硬实力指标来衡量,它还包含品牌、质量、知识产权、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等因素,即工业软实力。它体现的是工业管理的方法、制定规则的能力、经营管理的理念、工业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韩强坦言,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一定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文化、思想。但是100多年来,我国没有系统总结出与制造业相关的制度、理论、文化,例如广泛盛行的“德国工业4.0、摩尔定律、蓝海战略、奇点理论”等,都是我们在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指导我国的工业生产和现代化进程。工业文化是工业制造的灵魂和倍增剂,我国在追求物质生产的同时,需要更多关注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精神文化,加强对工业文化、工业精神的总结,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所以,我们不但要输出物质产品,还要输出基于现代制造业的精神产品,反过来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韩强说。
韩强说,我们提到日本车会想到省油、漂亮;提到美国车会想到结实;提到德国车会想到耐用;提到中国车大部分人会想到便宜。其实,我国目前的生产实力完全有能力生产一流的产品,却仍然摆脱不了低端廉价的印象。这都是我们对质量、品牌等的关注度不够。
谈到我国制造业发展应注重从哪几方面着手的问题时,韩强说,第一,政府要引导企业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产品和品牌形象的提升。第二,媒体要注重宣传引导。以德国为例,德国常播放一些包括圆珠笔、糖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生活大百科、纪录片”等工业文化内容,让民众从各个年龄段接触工业制造文化。我国在文化引领上,也应多注重对广大公众进行现代科学、现代生产的宣传,更多关注产业界人物,关注匠人精神。
此外,从企业角度,提升制造业最关键的还是要转变思维,增强实力。与以往单纯地关注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生产数量、降低成本,打通渠道等不同,现在的企业还必须多关注商业模式、金融手段、客户互动、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塑造、企业社会责任等。从这些角度着手,可使企业更好转型升级。韩强说,现在制造业的整个制造过程正在朝“柔性制造”转变,更加注重客户需求,例如让消费者决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与消费者增强互动,增加其参与感。
关注传统制造谨防“互联网+”虚火过旺
目前,我们不乏看到一些现象,很多创业者把注意力放在“新奇特”和互联网本身,只要加上互联网思维,动不动就估值几个亿,高得离谱。过分关注互联网金融,导致投资者和创业者都不冷静了。韩强认为,该领域的创新虽然需要,但是太多的社会资源放在此处,创造过去没有的需求和产品,例如手环、智能手表、上门服务等,就会形成技术、资本、智力的拥塞,容易导致新一轮浪费。
“我国提出‘互联网+’战略是非常好的事情,但也需看到一些误区,社会氛围和产业都缺乏一种对‘+’后面的关注,缺乏对制造业、对传统产业的关注。”韩强说,倘若企业不能够进行合理的估值,这样的虚火会对国民经济中的一些关键领域、支柱产业带来错误的导向。制造企业的创新应是电脑和机械、工程等结合在一起进行完美融合,而不是仅仅依靠电脑,更需要“工业创客”。
“企业的创新、转型升级一定要认准根基。”谈到此话题,韩强深有感触,他说他在欧洲考察时,欧洲非常注重传统产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欧洲,每个工业制造公司几乎都有自己的实验室,通过各类机械实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注重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及实践。基础打牢了,再进一步实现提升及创新性的研发设计。依靠稳固的传统产业,欧洲的制造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了全球工业制造的楷模。
创新制造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就如何为我国的创新制造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韩强给出了以下四点建议。一是打造中小微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仅需要关注大型企业,需要更多关注中小微企业。比如三证合一、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给企业贷款和基金扶持等。
二是注重产业协同发展,全方位、全产业链支持企业创新,尤其是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韩强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工业体系,能够让小微型企业在创业、创新的全生命周期都能够有很好的产业配套支持。他曾在德国拜访一家新能源电动汽车公司(IMA),发现这家公司只有6个人,总投资500多万欧元,创业2年时间,做了一款名为COLIBRI单人新能源小汽车。其中,支撑6人公司创业成功的是各个环节产业链的有机协调。
三是注重市场的开放,消除中小企业创新的壁垒。最后,韩强提到,要宽容创业失败者。为创业失败的人提供基本保障,从保险和机构扶持等方面为创业者减少损失。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