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挖掘机制造商不断祭出“零首付、以旧换新、三年半价回收、终身免费保修”等一个个“创新”的营销策略,却很少有人认真评估一下这些激进做法给代理商带来的风险和伤害。非理性、随大流的营销风气不改变,行业未来也将变得暗淡。因此,重建工程机械行业的生态环境和发展规则是行业的当务之急。
从舟山黄花鱼谈起
多年来,中国人都非常喜欢吃黄花鱼,特别是野生大黄鱼,那是我们小时候餐桌上最美味的海鲜。为捕到更多野生黄鱼,赚到更多的钱,中国渔民采用了一种野蛮的“敲咕作业”,即几十条船一起敲竹板,让黄鱼头骨中的两枚耳石产生共振,大鱼、小鱼一起昏死,一网打尽。这种灭绝性捕捞方式让黄鱼的捕捞量在1974年达到创记录的19.7万吨,可也让野生大黄鱼受到毁灭性打击。1994年黄鱼的捕捞量骤降到2万吨。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近海几乎无鱼,中国十大渔场全都名存实亡,野生大黄鱼已基本绝迹。
不仅渔业资源如此,中国的森林资源也同样经历着毁灭性砍伐。在瑞典和挪威等国家出差时,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家的祖先留下了覆盖着森林的绿油油的山脉,而我们的祖先却只留下了光秃秃的荒山?后来我了解到,这些国家都有严格的立法,采伐树木后必须种植同样数量的小树,以保持森林生生不息。
所以,问题不在于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而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保持好生态平衡,既让这些资源在我们手里变成财富,为人类造福,又能够保护好这些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本。
“行业生态”岌岌可危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以挖掘机为例,2001年至2011年,中国市场的挖掘机发展经历了黄金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可是,由于行业的急功近利,疯狂地扩大产能,造成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根据英国Off-HighwayResearch的数据,目前中国挖掘机产能是538,000台,远远超过全球市场的需求。制造商只能采取降价、降低首付款和激进的信用销售来降低门槛,以便销售更多的设备。
可是,市场的真正需求并不依赖于制造商的产能,四万亿经济刺激带来的短期繁荣只是把未来的需求提前兑现,通过各种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制造的“人造牛市”并不能长久,打破供求关系的平衡只会给制造商、代理商、银行以及用户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当市场保有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时,设备的投资回报率也随之降低,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还款能力,造成代理商债权增加,信用销售风险剧增。
对高额利润的追求破坏了行业的生态环境,最终的结果是伤害了行业中的每一个人:制造商、代理商和用户。10年来,挖掘机制造商不断祭出“零首付、以旧换新、三年半价回收、终身免费保修”等一个个“创新”的营销策略,却很少有人认真评估一下这些激进做法给代理商带来的风险和伤害。
规则重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经连续4年出现快速下滑,也许还需要几年时间这场危机才会过去。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我们是否思考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次工程机械市场的大萧条?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如果我们不吸取教训,即使侥幸度过了这次危机,下次危机中我们仍然会犯同样的错误,同样在劫难逃!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刚刚降至7%,工程机械行业就感受到严冬的寒冷,可这一增长速度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已是一种奢望,事实上,2014年中国的销量仍然超过北美占据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为什么国外工程机械企业在低于2%的经济增长环境下仍然能够生存和发展,而我们在7%的经济增长环境下却难以生存?造成当前危机的原因并非发展速度放缓,而是我们打破了工程机械市场的生态平衡,就像我们曾经毁掉的渔业和森林资源一样。我们不仅毫无理智地投资了大量过剩产能,选择了激进的信用销售模式,在市场下滑时甚至把大量部件总成低价卖到配件市场套现,还愚蠢地喊出“终身免费保修”的口号,扼杀了工程机械的后市场!
国外工程机械成熟市场也会采用信用销售模式,但那些国家有完善的信用控制体系,而且贷款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纯粹的商业行为,银行有专业的人员对客户的资质和资产进行评估和审核,出现还款逾期将由银行来进行催收或走法律程序。中国的商业环境与国外成熟市场不同,在一个缺少完善信用体系的国家,选择激进的信用销售模式,过度地利用金融杠杆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我们不总结经验教训,不分析这次危机产生的根源,不放弃错误的做法,我们就可能会重蹈历史覆辙。
当舟山渔场的渔民“敲咕捕鱼”时,如果有人不这样做,黄鱼就被别人捕光了!当工程机械行业有人提出零首付之类的疯狂营销举措时,总有其他企业跟风,并不是他们不知道其中的风险,而是他们害怕生意被别人抢走了!这种非理性、随大流的营销风气不改变,行业的未来也将变得暗淡。因此,重建工程机械行业的生态环境和发展规则是行业的当务之急。
乔伊.莱曼在《目的的故事》一书中指出:世界上最棒的公司都是那些拥有崇高目的的公司,希望公司所做的一切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现阶段,行业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将利润作为企业的惟一追求,将行业的发展演变成一场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和逐利扩张的竞赛,缺少社会责任感,没有人充分考虑行业的生态平衡和健康发展,而这恰恰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