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它既要面对先行国家所经历的诸多挑战,又要面对新的经济形态和国际竞争。
近日,《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新鲜出炉,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在座谈会上作主旨发言,描绘了未来30年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路线图,提出我国工业现代化的三个原则、三个议程和三个目标的战略构想。
路线图的战略构想
路线图建议:未来30年,我国工业现代化将遵循综合工业现代化原理,采纳两次工业现代化的精华,避免两次工业现代化的误区;坚持“质量优先、创新驱动和环境友好”三个原则,实施“中国质量十年议程、工业创新议程、绿色工业议程”三个议程,实现“工业质量强国、工业创新强国和绿色制造强国”三个建设目标。
路线图设想:重点推进工业质量、工业结构和工业环境现代化;加速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和智慧工业的转型,迎头赶上工业现代化的未来先进水平;在21世纪上半叶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实现三个强国目标;在21世纪下半叶全面实现工业现代化,建设世界领先工业强国,全国人民将尽情享受世界先进水平的物质生活质量。
何传启表示,目前,我国是一个世界工业大国和制造大国,但不是世界工业强国和制造强国,2012年中国工业和制造业规模都位居世界第一,但工业和制造业质量位居世界中下游,2012年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都位居世界第50位左右。
中国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它既要面对先行国家所经历的诸多挑战,又要面对新的经济形态和国际竞争。1970年代以来,世界工业发生巨大转变,发达国家工业和制造业占GDP比例持续下降,但工业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在1970~2012年期间,美国工业比例从35%下降到20%,制造业比例从24%下降到13%。2012年中国工业和制造业比例分别为45%和32%,远高于美国。
最近几年,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工业发展战略。2012年美国学者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政府推动“再工业化”。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了《工业4.0》战略计划,推动德国工业的智能化转型。2015年我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工业是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公共事业和建筑业。那么,中国工业整体发展,何去何从?
如何实现三次跃进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认为,中国工业现代化可以采用“运河战略”,迎头赶上。即瞄准世界工业的未来前沿,两次工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并持续向第二次工业现代化转型;大力推进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国际化,推动工业结构向高端市场和核心技术的上行演化,大幅度提高工业质量和工业效益,降低工业能耗和“工业三废”排放,提高工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逐步建成工业质量强国、工业创新强国、绿色制造强国和世界领先工业强国。
中国工业现代化需要全面推进,未来30年可以重点突破三个方面。
首先,坚持质量优先原则,推动工业质量现代化,建设“工业质量强国”。实施“中国质量十年议程”,建设工业质量强国;编制《中国工业质量法典》,完善质量法规体系,夯实工业质量的法律基础;提高法律执行力,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工业质量的社会基础;健全职工技能体系,优化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工业质量的技能基础;加快技术新陈代谢、定期淘汰落后技术、提高工业质量的技术基础等。
其次,坚持创新驱动原则,推动工业结构现代化,建设“工业创新强国”。实施“工业创新议程”,建设工业创新强国和绿色智能制造强国;把握新科技和新产业革命的机遇,建设“生物经济强国”;启动“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工程”,带动产业和市场升级;适度增加对外投资,把部分外汇存款变为对外投资;加快产业结构的存量调整,优化产业的空间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优化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等。
其三,坚持环境友好原则,推动工业环境现代化,建设“绿色工业强国”,实现工业与环境的双赢。实施“绿色工业议程”,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工业发展与环境退化的脱钩;严把海关进口检验关,坚决杜绝污染进口;研究和实施环境成本核算,明确环境责任;继续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继续实施污染治理和传统工业改造工程,清除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等。
21世纪,中国工业的世界声誉,要实现三次跃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量”,从“中国质量”到“中国标准”,从“中国标准”到“中国设计”;届时,物质生活质量和工业生态文明都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什么是“工业4.0”
“工业4.0”是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概念在欧洲乃至全球工业业务领域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认同。
《中国制造2025》
亦称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规划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已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
人才是中国制造升级的关键
事实上,世界上着名的制造业强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美国依托常青藤等一批优秀的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最富创造力的制造强国;德国长期坚持并推广双轨制教育,即学徒制,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了具有工匠品质的“德国制造”。
谈到如何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真正落实“人才为本”,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尤为重要。“因为制造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现在我们也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其实对制造业来讲,就是能够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就是最大的支持,促进充分的竞争,优胜劣汰。”他说。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同样认为我国的制造业拥有人才比较优势。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每年高职以上毕业生有七八百万人,大量成本较低的工程技术人才,也是未来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对未来制造业缩短差距有促进作用。”
尽管存在优势,但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看来,我国的制造业想要由大到强,还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何培养出来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或者从国外将他们引进来并留住他们,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因为人才是《中国制造2025》里面创新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口。我看到一份材料,美国是从全球70亿人中选拔人才,而中国是从13亿人当中选拔,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差距。”
罗文认为,在一个市场化的环境里,制造业企业应当积极培养与引进创新型人才,虽然“这种投入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实力的”,但“一些龙头企业可以率先这样做”。除了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他表示如何整合人才资源也十分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顶层的设计,即制度设计和体系设计——政府把这两个方面设计好,然后提出来相应的政策引导,这样各行各业的企业才会有积极性、愿意做这个事情。”
对此,李北光也表示:“我们编制《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就考虑,首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以企业为主体,引领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但同时还有一些市场做不好、做不了或者目前还不能做的工作,就要在国家层面体现国家意志,凝聚各方资源来推动这项工作,引导示范企业加大创新发展。”
“比如我们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目的就是凝聚目前我们国家的一些创新资源整合,利用比如产业联盟这种形式,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李北光说,“有的是针对某一个行业,有的是跨行业、跨领域。这个中心不是说我们给它编制、给事业经费,而是一种新形式,它完全是市场化运作的一种方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认为,如今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带来了新的机遇。“用创业带动就业,从创新推动创业,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一个有机体,创业的核心是创新,假如没有创新的成份,企业也好,项目也好,即使落了地,也没有竞争力,所以根本的核心是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苗圩说,“因此,我们在扶持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当中,对中小企业的人才给予了更多关注。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使我们中小企业真正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总体要求,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真正由大到强。”苗圩说。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