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工业革命已经推进超过150年,一些重大的技术革新也已接近完成。在这一背景之下,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即便工业互联网革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同样进行了150年的进程,到今天来对它对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总结可能都还为时过早。
质疑再度出现
生产力增长停滞从2005年开始重演,这无疑将引来更多的质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各种社交媒体,使得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样也使得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改变。
然而,随着生产力增长的放缓,人们对于技术革新的关注也将减少,转而只剩对基本的娱乐和游戏的需求。《金融时报》经济主编马丁?沃尔夫(MartinWolf)提出:“当今的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各种声音和愤怒情绪,其中有意义的内容却几乎没有。”
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衰退影响了人们的情绪,也使形势更为混乱。对于新一轮电子信息革命的批评意见,也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持批评意见的人甚至认为电子信息革命,抛开其表面上的巨大影响力而言,其实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从各大媒体的经济和金融报道头条可以看到不少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哀鸿满地的数据和分析。此外,2008-2009年的经济衰退及之后的缓慢复苏和就业数据呈现的减少趋势,使我们很难再从近年来的生产力增长中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2009-2010年生产力呈增长态势,而到2011年再度呈现下降趋势。)
虽然罗伯特-索洛(RobertSolow)所持观点有很好的警示作用,但也不能就此轻易就认为,1996-2004年的生产力复苏仅仅是昙花一现。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罗伯特-戈登(RobertGordon)曾经就生产力和经济增长领域发表过一系列文章。戈登认为,相比较工业革命而言,互联网革命的变化和改革能力没有那么强。他指出,工业革命带来的转变都是即时而适用性强的;另外,以飞机的飞行时间为例,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现在,速度提升有限;还有就是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已几近停止。
工业互联网将带来新一轮的生产力革命
随着工业革命已经推进超过150年,一些重大的技术革新也已接近完成。在这一背景之下,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即便工业互联网革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同样进行了150年的进程,到今天来对它对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总结可能都还为时过早。
我们相信史上最有力和最具颠覆性的革新――工业互联网革命时代即将到来,人们同时给工业互联网革命赋予了提高生产力的标志。在前面的内容中,曾经提到工业互联网革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还就工业互联网可能对各经济领域中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做出的贡献做了详细地分析和阐述,已经提到的领域包括从医疗到航空,从交通运输到能源等各方面。
工业互联网在其开始推行之初就对提高经济领域中各项工作的运行速度做出承诺。要加快推行工业互联网革命的进程,就要求各领域开始使用电子信息设备和技术。比如,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使处理更大容量的数据成为可能,数据处理的成本降低了,也就可以更好地为提高生产力做出贡献。
同样,移动技术革命将使得移动技术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让这种更加有效分享信息的技术价格更趋合理,这也随之产生了分散优化与个性化优化。在这个领域中,远程监控与工业设施的控制、分布式操作电源、个性化和便携式医疗产品就是一些最具说服力的例子。
差异所带来的改变
因为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所以预测生产力涨幅是个充满挑战的工作。
尽管如此,我们在数个关键工业领域有潜在影响的工业互联网分析师,还是认为工业互联网刺激生产力上涨的潜力至少可与第一波互联网革命相媲美。
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工业化”的,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我们已经将第二波互联网革命称为“工业互联网”,其最关键的不同点是包含在设备和机器中的智能方式,这些是在工业范畴内制造的。但是和第一波ICT革命中发生的一样,很多服务业领域是采用这些新技术最多的部门。我们在早些时候已经发现,医疗保健业和运输业是服务领域中从工业互联网中获利最多的行业。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速手段:请牢记,服务行业的产值几乎占了美国GDP的80%。
图12美国人均GDP变化趋势
那么,工业互联网能给生产力增长带来怎样的变化呢?如果其潜在影响至少能与第一波互联网革命那样强烈,那这种潜在影响在1996-2004年间将生产力激发到一个普遍水平就是非常合理的。要知道,那时劳动生产力增长平均值为3.1%。因此,工业化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我们都希望能更持久一点。
借以下几个简单易懂的例子,便可以了解这其中所蕴含的含义。我们预测生产力提升将会持续到2030年,持续时间比ICT第一波增长期的两倍稍短一些。我们也从简单易懂的角度预测,更迅速的生产力增长完全可以反映在更高的人均收入增长上。现在,美国人均GDP已达到5万美元。如果从现在到2030年间,人均收入在生产力年增长率为3.1%而不是1995年前维持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1.6%的条件下增长,那么以当前美元价值衡量,其增量为2万美元。换言之,更高的生产力增长率带来的人均收入增长相当于现在人均GDP的40%。
如果更保守些假设,生产力增长率在1.6%的基础上仅增加一个百分点,也就是2.6%(这一数字低于1950-1968年工业革命生产力增长率的普遍值)。按当今美元价值核算,人均收入增量也能达到1.3万美元,即今日人均GDP的1/4。
每年的增长率仅为1.6%,连续44年的增长,收入可以翻一番;如果每年的增长率为3.1%的话,那么收入翻一番只需要23年即可达成。由此可见,快速的收入增长率只需要一代人就可以使收入翻一番;而较慢的收入增长率则需要两代人才能做到。
当然,在这些评估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因素。为了将生产力所得在较快GDP增长率中转化为一对一模式,我们需要一些例子来发现生产、劳动力与资本的作用,以同样频率累积,如同创新并没有发生过。举例来说,劳动力的减少将会抵消某些较快生产力增长率所带来的影响。我们期望投资行为在没有创新行为的环境下,至少能以同样的频率实施:新一代设备促成的较高投资回报率,将会对更新资本存量构成有力的刺激。实际上,投资行为将会成为一个关键条件,并成为促进创新的重要力量――和互联网革命第一波中的案例相吻合。
劳动力方面又发生了什么改变呢?下一波可加速生产力的创新会造成减少工作机会的后果吗?对于现今美国社会和其他发达经济体中存在的过高失业率来说,这是相当重要的。无疑,进一步的创新将会使得某些工作变得无关紧要。比如说,某些加工过程通过创新可以达成自动化。虽然某些工作可能会变得无关紧要,但是新的工作也会应运而生。我们在后文将讨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需要大量具有分析学以及工程学背景的员工。
而教育系统也需要进行改进以适应这种变化,教育系统与产业结盟的方式也需要改进――这将是保证教育系统教授的最新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关键。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些,那么根据较快经济增长率创造的新专业模块将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职位。
工业互联网与高端制造业
当工业互联网的益处通过经济状况得到体现,高端制造业很可能会格外强烈地感受到工业互联网初期影响所带来的影响。
在大萧条时期美国激增的失业率,以及从那时开始持续的衰退,都引起了一场关于服务业与制造业谁更重要的讨论。虽然这个问题与本报告并无关系,但其中某些观点却值得我们注意:
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明显趋势。在发达经济体中,服务业总是占其GDP的大部分份额,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pence与Hlatshwayo教授发现,美国在1990-2008年间创造的所有新工作岗位都属于非贸易领域;也就是说,大部分是在服务领域。上述新工作岗位中的2/3都属于以下五个产业:政府、医疗保健、零售、房产经纪与食品服务、建筑业。Spenceu与Hlatshwayo强有力地论证了在这些领域所出现的新工作岗位的频率与前三十年的频率不符。某场更公开的辩论则称,自从泡沫经济崩溃以后,医疗保健岗位及房产经纪还处在复苏阶段,因此也给服务业岗位增加形成了很大阻力。
如果要想美国就业率可以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话,那么制造业就需要在美国经济中扮演更强大的角色。为了使美国公民的薪水与生活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复苏就必须以更高的生产力增长率作为驱动力。开发诸如页岩气之类的低成本能源,可能对增强美国竞争力起到强劲的刺激力。
美国强大的竞争力是制造业的坚实基础,但同样可以证明,工业互联网是强大有力的变革推动力。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