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德铁要向中国中车采购高铁列车和零部件了,虽然是未来3至5年的事情,但足以让中国制造业扬眉吐气了一把。德国是高铁的“老家”之一,中国在很短的时间里不但建立起来了全世界最大的高铁网络,还要向德国出口高铁产品,至少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向“高品质”迈进了一大步。中国已经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是未来的方向,也是中国经济升级换代的关键。
高铁在中国制造业中算是“优等生”,要顺利出口到海外市场,除了国家政策如信贷的支持之外,更需要在技术标准和规则上有发言权,成为高铁市场的主动塑造者。
德铁要向中国中车采购高铁列车和零部件了,虽然是未来3至5年的事情,但足以让中国制造业扬眉吐气了一把。德国是高铁的“老家”之一,中国在很短的时间里不但建立起来了全世界最大的高铁网络,还要向德国出口高铁产品,至少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向“高品质”迈进了一大步。中国已经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是未来的方向,也是中国经济升级换代的关键。
德铁将在今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就采购事宜进行沟通和协商,中国的高铁列车及其零部件要进入德国市场,需要得到相关的许可。而德铁即将向中国的太原重工采购车轮,从双方接触到参与竞标耗费了七八年时间,德铁的技术标准代表了世界的标准,对于中国制造商来说,成为德铁的供货商意味着跻身于一流的制造商行列,其中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对于中国制造商来说,高铁的出口具有很强的示范价值。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中国有世界工厂之名,但是却不是高端产品的制造商。大而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制造的品质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当然,每个国家都要经历从大而强的过程,19世纪末的德国制造业是劣质的代名词。现如今,德国制造是高精尖和优质的代名词。中国制造商也需要在“强”上作文章。中国制造业的突围必须依赖品质和技术,低水平的制造已经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给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等待中国制造业的是一次破茧成蝶的考验和洗礼。
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名片,也是李克强总理重点推销的拳头产品,而中国1.6万公里的高铁网络是总理向外推销产品的底气。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高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配合“一带一路”战略,中国高铁出口会有非常优惠的政策支持,这也是德铁尝试从中国进口列车和零部件的一个重要考虑。短短十多年,中国高铁完成了技术引进、消化与创新的历程,中国中车的产能占世界的一半,“走出去”是必然的要求。中国既是世界高铁的主要市场,也应该成为高铁技术标准的奠定者,现在中国距离这一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供给能够创造需求,高铁就是个例子,如果没有高铁技术的广泛商用化,就不可能有一个庞大的高铁市场。中国高铁正处于“走出去”的关键时刻,德铁的采购意向无疑是对中国高铁技术和产品的肯定。优质的产品需要进入市场才能有“钱景”,而市场则是一套规则和标准,在产能普遍过剩的时候,市场准入标准就是巨大的权力。
高铁在中国制造业中算是“优等生”,要顺利出口到海外市场,除了国家政策如信贷的支持之外,更需要在技术标准和规则上有发言权,成为高铁市场的主动塑造者。由此可见,中国制造的升级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需要参与市场规则的重塑。
中徳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金融危机之后,德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榜样,德国模式更值得中国借鉴。两国都出台了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当然,中徳多数产业存在着“代差”,缩小“代差”也是中国制造业应该瞄准的目标。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