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下称《纲要》),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3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实现制造业升级。会议审议通过《纲要》,此纲要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一时之间,“中国制造2025”、“中国工业4.0”成为激动人心的热词,受到举国关注。
我国如何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难度何在,挑战何在?为了让公众对《纲要》有更确切的认识,5月12日,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联合主办了“”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与挑战”文津圆桌研讨会。
李北光:必须迈过重构关键共性技术这个坎
业界对“中国制造2025”非常期待。编制这个规划的背景,一是顺应国内外大势,二是制造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当然,这项规划也备受支持,由工信部会同质检总局、发改委共同编制。
在这项规划框架中,指导思想是创新发展,主线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还有“三步走”的战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指的是进入第二方阵的行列;到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指的是介于德日之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相对于德国工业4.0,我国的“四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元器件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基础技术,还是一大短板。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强,实际上是价值链不赚钱,这导致外汇消耗大。质量出现问题,是因为技术不行,这导致产品的市场形象不佳。竞争力不强也是技术问题,使得一方面资源利用率低,另一方面不得不利用比较优势,这导致整个产业结构偏向资源消耗型,钢铁就是这样。
工业或者制造业,不但为社会提供各种必需的消费品,也为各产业的发展提供生产工具,比如机床。每一次生产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引起产业结构甚至是世界格局的变动,更不用说制造业还要为国防建设提供武器装备。所以,制造业是皮,服务业是毛。制造业是主体,要强国富民,必须发展制造业。
发达国家也有这个认识。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再次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也确实出台了一些重大举措。比如,美国2009年推出“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2010年又推出“制造业促进法案”,2011年推出“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AMP)”计划、“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2012年推出“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此外,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计划。
从短期来看,美国的制造业回归确实是为了拉动经济,恢复就业。但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因为制造业的外流,美国的创新能力已经受到了影响甚至下滑,为此,美国推出计划要继续保持制造业的创新领导力。
当然,印度、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包括我们的周边国家,都在利用比较优势进行发展。中国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所以,“战场”的争夺呈白热化。大家都开始聚焦于此,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增强。
从国内形势看,中国步入新常态,以中高速增长和结构的持续优化为主要特征,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明显放缓。过去那种依靠要素投入来实现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调结构转型升级,时不我待。所以,我们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也是必然选择。
从技术大势来讲,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导致制造模式理念、技术体系、价值链发生重大变化。规则改变了,意味着“战场”也可能转移。我们已经错失了前几次工业革命,这一次必须抓住。
现在,中国受“四基”的长期制约。一是价值链,最挣钱的环节不给你,再就是国家安全、军事安全。不过,这得客观看待。
一方面,需要承认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的技术创新、人才积累,确实还需要很长的过程。另一方面,在体制机制上,创新体系不完善,最核心的是国家层面的关键共性技术缺失,进而影响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发挥。这就需要政府做有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给创新者补贴。现在的政策在这方面不足,在关键共性技术上尤甚。
中国的创新已经要从模仿组装全面转向自主创新阶段,我们跟对手已经越来越接近,没有什么可模仿的了,所以重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体系是我们必过之坎,这个坎不迈过去,就难以成为制造业强国。所以说,这十年就是要扎实打基础,在互联网热的背景下进行冷思考。
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多方协调,齐心协力,中国制造距离制造强国有多远,就看我们怎么样努力。为了走向全世界,中国制造业正式更名为ManufacturinginChina,因为这才反映了未来中国制造的内涵。
徐乐江:钢铁企业要抓住互联网机遇
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过时。对此,政府已经有所认识。尽管东中西部发展不同步,但是到一定时期,城镇化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总要告一段落。在行业里,中国钢铁业,虽然和世界钢铁业水平最接近,但这个行业需要凤凰涅槃。
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恢复都经过水泥钢铁的时代,要不然就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现代工业化。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人认为钢铁是夕阳行业。但是到2000年,钢铁市场虽不景气,全球粗钢产量总和仍然超过8亿吨,到2013年超过16亿吨,增长主要由亚洲、非洲和中东带动。所以,没有夕阳行业,只有夕阳产业。
钢铁行业跟过去时代唯一的不同就是互联网智能制造。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对钢铁行业来说,也要面临转型、调整结构,要抓住“互联网+”和“工业4.0”或“中国制造2025”这个机遇,在未来新一轮竞争中才会获得先机。
如今,客户的需求越来越碎片化,而且过去因为信息不对称,所有的制造模式都是批量生产,现在汽车行业开始出现个性化选择汽车,用户在变,钢铁行业如果再不变就跟不上趋势了。
过去在竞争压力下,宝钢不得不进行创新,现在工业3.0已经走完,在世界上,宝钢的一些产品不比同行业的产品差。今后,政府应该找行业内做到第一的企业做4.0,这个很关键,因为这是经济转型。这是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毫无疑问,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在规划中,中国也要发挥社会主义办大事的优势。宝钢应该成为“工业4.0”或者是“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
此外,宝钢投入20亿元组建电商平台,扩大电商规模。现在做电商一定要靠大数据、物联网。商业模式也在变,中国有200多个电商参加的钢铁电商网,原来几十万家的中间贸易商没有了。现在国内所有的公司都出来做电商,这是基础工作。我建议“中国制造2025”加一条,借着这个机会,将500种主要工业品过去经商的环境用“互联网+”做出来。
陈斌:中国的管理体制还处于工业2.0时代
中国距离工业4.0有多远?没有人能够回答得出来。
在工业制造业中,行业非常多,世界上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位。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不一样。宝钢好了,不等于小钢厂也好。哪怕是企业内部也不一样。
从整个产业来讲,中国距离一流制造强国还有很远。现在存在的问题不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产品等表面问题。过去一二十年都是这几句话,这么多年都没有解决,一定是体制上出现了问题。
现在中国最落后的就是基础。“四基”是硬件的基础,但是现在我们的管理体制还处在工业2.0电气化的时代,这种体制再来适应工业4.0几乎是不可能的。体制上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规划再好的蓝图,实施起来难度都很大。
王莉:创新能力缺失致使标准难以满足需求
标准化脱胎于制造业,标准最早就是规范工业化生产的。现在标准延伸到了第一、第三产业。在制造业领域,标准化不缺积累,也不缺经验,现在31000多项国家标准,制造业占70%。
此外,大家都在反映标准满足不了需求,我们也在梳理现在标准产生的问题,包括国务院在前不久刚发了深化标准改革的工作方案。为什么要改革?肯定是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装备制造业这块,归纳起来有两类问题:一是缺失标准化的机制。随着现在新业态的发展,过去那种单一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二是对创新反馈速度不够快。现在标准的需求很快,技术发展速度不够快,要是按照过去模式按部就班,一个标准从立项到审批两到三年的周期,那肯定无法满足需求。从机制上来讲,这两个方面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标准满足不了需求,表面上是没有标准,但深层次的问题是技术研发不够,是创新能力的缺失。标准不是天生的,而是基于研究,在于成熟基础上的积累,来自于市场的总结。现在很多企业都说标准不足。政府想定,但是谁来定?数据在哪里?经费也不足。
当然,我们也要畅通渠道,搭好平台,提供到位服务。
现在也确实面临着新问题,下一步,我们的定位还是要满足需求。
在满足需求方面,标准委围绕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就是明确提出要实施智能制造和装备升级标准化工程,然后制定智能制造和装备升级标准的规划,研制关键技术标准。另外会同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规划,去年也发布了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综合体指导目录。
下一步,要围绕重点领域,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力度,加快重要标准的修订。“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一些重点领域,肯定都会作为标准委今后国家标准关注的重点领域,我们可能会出台配套规划。
标准的竞争是更具市场活力的标准品牌的竞争,不是国家标准之间的竞争。所以,关于这次改革方案,标准委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改革举措,就是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出发点是满足市场标准供给的增加,让标准反映某些领域的快速发展。
现在的政府标准,再改进也满足不了需求,它天生带有这方面的局限性。另外这也不是政府该干的事,政府标准不应该定位在这个方面,更多应起基础规范的作用,所以说这次改革举措当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培育发展市场标准。一方面是满足市场标准的需求,更重要的一点是满足市场、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出台一些团体标准,将来培养成类似国外行业协会的标准。
李毅中:“中国制造2025”核心是推进智能制造
一是,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这是工业经济的两项紧迫任务。实际上,“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九项任务,已经涵盖了这两个方面。
从工业经济总量来看,新兴产业还在成长之中。现在的产业结构中绝大多数还是原来的传统产业。尽管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在成倍增长,但它的产量只占全部汽车产量的0.5%,即使现在发展非常迅猛的网购,网上购物的总量也只占销售额的9%。这就要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必须同时发力。
十个重点领域,不能看成是先进制造业,不要传统产业。二者要融合。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能。在过剩的产能中,不一定都是落后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现在工业资产90多万亿,大多数还是先进的,少量是落后的,是需要淘汰的。
二是,新技术是新产业的灵魂。
创新驱动包括很多,首先是要掌握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应当承认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方面是我们最薄弱的一环。
现在政府分三个层次加大科技攻关。第一个层次就是国家的17项重大科技专项,“十二五”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十三五”要全面突破。第二个层次是薄弱环节,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成产业联盟,开展行业共性技术攻关,科研机构进行更多的市场化。第三个层次是企业层面,企业的技术革新,我们有经验有传统有创新,但现在不少企业不专注,比较浮躁。另外,还要重视成果转化,在产业化商业化上下工夫,研发的目的全在于用,只有用才能进入市场,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三是,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中国制造2025”核心是推进智能制造。最重要的是互联网加制造业,怎么个加法,第一要实现数字化研发设计,第二是制造过程数字智能控制,第三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功能和附加值,第四是制造业服务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
陈黎明:充分挖掘互联网大数据背后的应用
德国为什么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特点?
德国大企业有效率,小企业有特色。他们的中小企业,大多数都深耕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追求质量是它们不断与时俱进的秘诀之一。德国机械工业发达,深层次原因一个是文化,另一个是价值观。
去年出现的热词“APEC蓝”,这背后有大数据的支持,IBM是参与其中的。IBM做了“绿色地平线项目”,结合所有的大数据,包括卫星资料、气象数据、周边地区所有企业的经济参数,以便北京做出决策:河北哪个方向的企业要停、怎么停?哪些企业要停,才对经济影响最小?这都是通过大数据来实现的。这样才能让我们治理环境的代价降到最低。
有人说,“互联网再怎么弄也解决不了产品质量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这个说法是对的,但互联网大数据确实可以帮助质量提高,“绿色地平线项目”虽然解决不了企业的排放问题,但可以为政府在决策过程中提供非常好的参数,对标最先进的企业,调出经济参数进行决策,这就要充分挖掘大数据在这个领域当中的一些应用。
卞华舵:“互联网+”不能解决
制造业的所有问题
第一,如今“互联网+”是最热门的话题。不过,在制定国家战略时,需要考虑“互联网+”的边界和适应性。
工业4.0,我认为主要基于三个前提:一是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核心是解决了制造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造成生态上的变革;二是物联网,物联网解决了信息、资源、人、物的互联互通;三是大数据,大数据解决了精准性问题。
尽管如此,我认为这也不能解决制造业的所有问题。对此,一定要有清醒认识。我认为,现在要防止一种倾向,即盲目追求新产业而放弃传统产业。传统和先进是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黑和白。第二个要防止的倾向就是现在所有企业都“互联网+”,都“工业4.0”。第三要透视到制造业的精髓和本质。审视它们真正的内涵和边界,我认为这很重要。
第二,中国制造业处在什么阶段?事实上,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的30年走完了欧美100年甚至150年的道路。我们走得很快,在过去30年,中国只需消化吸收模仿就可以了,但要真正领航全球,那我们所对应的逻辑就是不一样的逻辑。
第三,创新对国家来说,是一个系统,单个要素不能导致社会的整体创新。现在民营企业一创新就死亡,不做企业不知道,这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可以在200多个行业达到世界领先,但要真正超越日本、美国和德国,中国就必须真正创新社会机制和文化。还有创新产业链,否则无法配套。
最后就是人才,我们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研发人才和一线职业工人,缺乏优秀职业工人的环境。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