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十年路线图已绘就 “中国制造”将破茧化蝶

【编者按】中国制造2025是一项宏伟的战略规划,要实现它必须依靠各种人才共同努力。既要高端设计人才,也需要把设计思想转变成现实的一线产业人才。从2008年开始,我国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截止2012年7月25日,“千人计划”已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2263名。这几年还有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不断回流,应该说,我国现在不缺高端的人才。


作为中国工业未来十年的发展纲领和顶层设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将揭开面纱。有消息指出,3月25日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中国制造2025”,预计将于近期对外颁布。

这份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的文件,由工信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20多个部委以及50多名院士编制,核心在于提出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3个十年“三步走”战略,并重点对第一个十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

这意味着,一幅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十年路线图已然绘就。“中国制造”的破茧化蝶,或始于斯。

“三级跳”第一步

当前,正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为代表,发达国家正在谋划部署,对高端制造业进行再调整再布局,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打造国家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反观自身,中国虽是制造业大国却远不是制造业强国,还没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发展还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亟待突破,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产品少之又少。这些都表明,在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路上,中国仍需迎头赶上。

正是为此,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式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引发各界热议。仅20天后,该规划即获部署推进,这背后折射出决策层提振“中国制造”的愿望之迫切。

一位接近工信部的专家告诉记者,文件将明确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来解决中国制造业的高端技术、核心技术薄弱等问题,主要形式是由政府主导,在现有的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的基础上,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产业联盟来推动。

具体到对重大工程的分类,主要是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转型、基础建设工程、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大类。预计在“中国制造2025”正式对外颁布之后,将迅速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据悉,“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是由中国工程院最先提出的。上述专家介绍,中国工程院提交的报告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以美、德、日、英等主要工业化国家为参考,建立由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制造业评价体系,并由此做出预测,中国有望在2025年进入世界制造业第二方阵当中,2035年将升至第二方阵前列,到2045年则将跨入包括美、德、日等国的第一方阵,至此将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

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三级跳”中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两会期间透露,这个纲要的主要内容大致是几个方面:第一是强调创新驱动,第二是质量为先,第三是绿色发展,第四是结构优化,第五是人才为本。

主攻智能制造

记者了解到,在工信部等方面制定“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一些央企已经闻风先行。今年1月,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就对外透露,中石化将成立创新工场;2月,宝钢股份发布公告称投资20亿元人民币组建电商平台。

国泰君安分析师吕娟表示,中国版“工业4.0”是未来30年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三步走”的第一步,对行业发展方向和投资机会判断影响深远。“届时,互联网和传统工业的融合将是‘中国制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智能制造将是‘中国制造’未来的主攻方向。”

苗圩也指出,智能制造是我国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主攻方向。他透露,工信部正在参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研究,通过大约3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地区和行业做试点和示范探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实际上,智能制造试点已经开启了“中国制造2025”的大幕。3月18日,工信部公布《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2015年启动超过3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7年扩大范围,在全国推广有效的经验和模式。试点示范的目的是使智能制造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成形,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中,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无疑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此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点名应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工信部调查显示,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近5年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目前已达30%。而作为国内先进的数控机床生产商,华中数控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数控系统是先进高端制造装备的“大脑”,该公司有志于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来源:中国贸易报)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