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新常态下多层次开发市场 再制造助力工程机械破冰之旅

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从2012年开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了一个滞销调整的发展阶段。时至今日仍看不到明显的反转迹象,企业发展和经营难度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怎样破冰成为企业仍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经济增速放缓、工程机械需求下滑的当下,相较新机的销售,二手机、再制造市场开发价值巨大!

据统计,中国的工业每年因磨损和腐蚀等原因导致设备停产、报废造成的损失约占到全年GDP的10%,损失高达千亿元,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在进入报废的高峰期,为再制造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与此同时,巨大的资源浪费无疑也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预估的破坏,废旧的机械设备可谓造成了工业领域的一片“蛮荒之地”。随着“循环经济”被各国工业广泛关注,再制造市场若能充分开发,将成为工程机械另一片广阔的市场,那么工业体系的“循环之争”爆发在即。

2013年7月,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文开展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工作。时隔一年半,各界期待已久的“以旧换再”推广企业、产品、价格等一系列具体实施方案终于浮出水面。去年12月,工信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意味着停滞五年之久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工作又重新提上日程。

在我国发展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十多年时间里,旧件的回收和管理一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而对于再制造商来说,旧件的回收和质量是再制造的源动力。但目前的产业链结构还未完善,逆向物流体系捉襟见肘,很多有再制造实力的企业苦于无法稳定回收所需旧件,即使回收上来的旧件质量也参差不齐,极大影响再制造率和生产效益。如果没有稳定的旧件来源和较高的旧件质量,再制造将寸步难行。

机械的再制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业制造对环境承载力的压力,应从再制造产业以及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诉求出发,制定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路线规划方案。从工业进化的路径中可以发现,能源环境、经济环境、政策标准、市场诉求、产业网络共同构成了再制造的体系架构。建立这一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再制造的产业化与规模化。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保有量已达到相当的规模,那么继“消化过剩产能”与“产业结构调整”过后,中国工业的安全模式正在开启,中国更需要形成“循环模式”的规划并予以加快实施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