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Vollmer(孚尔默)的历史要回到1909年,自创始人Heinrich Vollmer先生手里诞生的第一台锯齿修磨和齿磨机,自此便致力于研发生产精密锋利刀具以及精密刃磨机床。位于里斯河畔的比伯拉赫(Biberach an der Riß),是Vollmer产品研发与创新的核心基地,与此同时,经过不断发展,于50年前开始进行全球范围扩张,现在的Vollmer已经是一家全球性企业了,在德国的默尔伦巴赫(Mörlenbach)和中国太仓分别设有生产基地。
“坚持与耐力”合力下的百年企业
据集团现任总经理Stefan Brand博士(自2008年起接棒)介绍,“‘使切割工具和锯片更锋利’的理念陪伴着Vollmer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如今,凭借用于刀具制造商和刃磨服务的磨床、电火花放电加工机床以及多达170项专利等,Vollmer被外界冠以“来自施瓦本的机床搅局者”,其产品为加工工业、汽车制造和木材行业提供卓越的加工利器。“依靠自己的创新,帮助大型企业打入全球市场——这是目前为数不少德国中小企业的特点。譬如,在不少德国知名汽车品牌后,有着太多像Vollmer这样的幕后英雄在默默无闻地贡献着。”
像很多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一样,百年历史并不代表一路顺风且事事尽如人意般的坦途,相反,经历了战事洗礼后,摧毁-重建-再摧毁-再重建……这样的重头来过,无疑是对坚守者意志力的一种磨练。“坚持与耐力在这中间都显得十分重要,”Brand博士意味深长地说。除此之外的另一大挑战——必须不断推出产品,这同样是企业立根之本。“以前是机械手工制作,现在都运用数控系统。另外如何把我们的技术推广到全球,也是一大挑战。公司创始人在创业初期,就非常注重人才的招募和培养,现在这对我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人才的挑战在08年的经济危机时已经给了Brand博士一次考验,“在08年经济危机时,Vollmer遭遇到了订单减少了70%,我们并没有因此选择开除员工。如果是上市公司一定会进行裁员来控制成本。而我们当时的老板对股东说:我的父辈三次重建了公司,我们也一定会度过这次危机。”我们很清楚,若把这些拥有专业知识的员工辞退了,经济危机结束后,就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人员来恢复领先,所以我们坚持了下来,这也是家族管理的一大好处。
“有一种精神”发人深省
在AMB 2014斯图加特展会上,不论是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刃磨机床Vgrind 160的亮相,还是有着89岁高龄却依然精神抖擞的Sieglinde Vollmer小姐的亲临现场,都足以诠释“德国制造”的精神。用Brand博士的话来说:“虽然身为管理层,但出于对机械制造的热爱,每每经过研发部门都会忍不住去待一会,与技术人员一同探讨难题。”
“Vgrind 160让我们首次在国际刀具磨削市场站稳了脚根,这也令我们能更好扩充并完善在刃磨方面的核心竞争力。”Brand博士说道,五根CNC控制机轴确保了工作的精准加工,刀具制造商可以用此来制造直径在2-20mm的整体硬质合金钻头和铣刀。Vgrind 160的核心部件是一个新的运动学机构——通过两根垂直的主轴来控制,以此来实现多重加工,解决了以往固定和浮动轴承的定位问题。
谈到Sieglinde Vollmer小姐,Brand博士的眼中透出的满是景仰,“作为创始人Heinrich Vollmer先生的长女,Vollmer小姐虽非首批接班人,但却辅助企业迈入了平稳的守业阶段,并在随后任总经理一职多年。”坚持传统、却又接受新事物,对目标孜孜以求、又热衷于完美事物。——这些用以形容感性和理性兼备的女企业家Vollmer小姐一点儿也不为过,这也正是Vollmer公司在日常经营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足以赋予一个人绝无仅有的个性。“虽然已是89岁高龄,但她依然热衷于在各个展会上与新老朋友们相聚,希望了解公司的一些新动向和发展大计。”Brand博士特别提及,目前Vollmer小姐已经将自己所拥有的公司股份转给了一个基金会,该基金会必须用于对企业发展有益的投资上。
目前,Vollmer的产品涵盖了很多不同的金属加工刀具,如铣刀,转头。这些刀具采用了整体硬质合金或金刚石。所有的产品可以应用于金属加工,也可以应用于木材加工,总体而言在金属加工上的应用要远远超过木材应用。除了产品外,Vollmer还提供一系列服务,通过产品间的组合,帮客户更好地完成目标。当然,为客户提供培训服务也是确保Vollmer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不仅提供产品,还提供我们丰富的经验。在刀具设备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中,Vollmer的占有率高达70%之多。”Brand博士介绍说,可以说全球的客户大多都用过我们的产品。而且无论客户的规模大小,我们都提供一样的优质服务。
“感同深受”体现在每一处细节
从营业额来看,Vollmer一半以上的销售收入还是来自欧洲,第二大市场则在亚洲(约占15-20%),余下的17%来自南北美洲。近700名员工中的绝大部分在总部工作。Vollmer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并且每年学徒工的比例达到10%。像这样用学徒工储备人才,并为企业发展稳定根基的做法在德国十分常见。据悉,在Vollmer,有一半以上的员工是自己培养出来的。
而可以留住这些学徒工或者其他员工的最大原因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交流、沟通、透明、开放是Vollmer的企业文化,这一文化在全球都是一样的。“我们的办公室大部分是透明的,85%以上的门是开着的,可以随时进入沟通。”Brand博士解释说,我们认为没有坏的问题,只有坏的答案,我们的工作大部分是团队工作,作为领导,如果我高高在上,那么不管我如何大声命令,都无法带动团队工作,我们更喜欢互相交流,这样反而会提升效率。
Brand博士的这些解答在随后的午餐闲聊及工厂参观中一一应验。对于我提出的“CEO的一天是怎样的”, Brand博士笑着答道,“每天有不少需要决定和判断的事儿,有会议,有汇报。遇到需要聊一聊的员工,我更愿意去他们的办公室或区域,在他们的‘舒适地带’,会令整个谈话的效果更好。当然,一有空,我还是会往研发部跑,我真的是太喜欢机械制造了。”而在参观工厂车间时,Brand博士特意提醒我注意脚下,起初并没有意识到,经他提醒才发现原来脚下是木质地板而非大多工厂所用的混凝土或大理石。“之所以用木质地板,主要考虑到员工每天都需要站立许久,木质结构会缓解长时间站立的僵硬和冰冷,令双脚比以往舒适。”
对于中国记者所好奇的德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的源头是什么?Brand博士为我们解开了谜团,“动力之一是好奇心,其二是爱好技术,第三是通过解决问题获得快乐,还有坚持的毅力。——这些是投身创新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当然从学校和企业学到的专业知识也同样重要。我们的成功源于客户的满意,他们的满意也是我们的另一动力,为了满足更多的客户,我们每年营业额的10%会作为研发经费。在我们700名员工中有120名技术人员,开发部有80位技术工程师。这也是成功的原因之一。”
自2004年落子中国太仓,Vollmer中国在今年迎来了十周年的纪念,“中国是我们的重点市场,我们参加了很多中国展会。当然,除了在中国参加展会,我们还会举办技术日、研讨会等活动,把最前沿的产品、技术带给中国客户。”Brand博士将中国市场定义为“增长型市场”。而在这个十周年的大日子里,Vollmer大中华区更是迎来了一位新的领路人——杨晓虎先生。精通德语并在德国生活多年的杨总十分熟悉德国企业的运作模式,也熟知“德国制造”愈发强大的原因。相信他的加盟也将为Vollmer在亚洲的版图开启新篇章。
把“高精度”作为一个口号很容易,但做起来并不易。就如中国谚语中所说的“创业容易,守业难”。相信能激励着后辈不断坚守着的,是那份“最初的梦想”。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