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什么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突破口

 【编者按】车联网系统,是指是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突破口。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突破口。对车联网的理解要向“网联车”转变,即从传统的“先车再联后网”转向“先网再联后车”。业界专家一致认为,车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就是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主流技术和商业模式

在第十六届高交会上,众多企业带来的车联网技术和应用成为一大亮点。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的“新能源汽车及车联网”专题馆,比亚迪带来了搭载其第二代DM混合动力总成的车型“秦”,整体电子化达到70%;腾讯推出的“路宝”、“趣驾”等基于车联网的APP应用软件,有助于用户解决驾车中的社交需求……

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破2100万辆,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但在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突破口。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服务委员会执行理事长王大维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国内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互联网应用强势发展,以及国家对北斗导航、宽带中国、信息消费等战略的推动;挑战在于中国汽车制造业大而不强,汽车服务业相对薄弱。

他认为,“工业4.0”时代,汽车产业面临信息应用、生态构建、服务创新、用户至上等4大转型。我国可以从汽车产业的互联网化入手,抢占未来汽车产业竞争制高点,实现汽车制造业与汽车服务业的均衡发展。

政策导向与巨大的市场需求,催发了车联网产业的加速发展。对于车联网,不同行业各有想象。

什么是车联网?一般的理解,车联网应该是实现人、车、路的互联互通。实际上,从汽车装载导航定位系统起,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对车联网的探索实践。有关专家给出了不同阶段对车联网的诠释:第一代是语音导航、远程锁车、蓝牙连接、车况诊断;第二代是USB插座、双向沟通、多媒体播放;第三代是互联网访问功能、点播式车内娱乐体验、车对车通信、车载应用商店等。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认为,“车”指人机交互终端,体现自由;“联”指云计算和云平台,体现开放;“网”指大数据、智慧信息服务,体现平等。对车联网的理解要向“网联车”转变,即从传统的“先车再联后网”转向“先网再联后车”。

“自从车上有了‘屏’,大家就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各个行业都想把现在有的、未来可能有的东西都装进去。目前有一种倾向,认为要把桌面互联网能想象到的东西都搬到车上去,这种倾向有点过度了。”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星说,目前车联网产业呈现出参与者众多、缺少行业标准、产业链冗长、整合管理难度大等尴尬局面。“狼多肉少!多数公司仍是以终端销售作为主要的盈利手段。由于所有的收入都来源于车主,收入在价值链上的各个参与者之间分配,而车主的支付意愿不强,导致除了汽车厂商外,其他参与者利润有限。”

车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业界专家一致认为,那就是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主流技术和商业模式。

张文星认为,车联网应满足不同用户对高效、安全、便利、环保等方面的高消费需求,从用户、商业模式、智能终端等方面整合资源,实现更高的利益增幅。

王大维表示,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服务委员会正在构建国内千万级别的车联网服务平台,打造中国汽车服务的新兴产业。他认为,可以先从保险业务入手开展汽车互联网服务,突破应用规模障碍。“在广东省政府支持下,我们明年年初将在‘珠三角’的几个重点城市开展试点,目标是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一半车辆成为汽车互联网的用户。”

政策的完善也必不可少。“我们不缺工程师,最大的挑战来自顶层设计。”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事业部总工程师罗如忠认为,政府应通过标准来推动产业的发展。在接入标准方面,不宜有地方标准,有地方标准就会使技术碎片化、成本高、难推广。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首席专家曹冲表示,公众对创新型和综合性的时空信息服务需求日益强烈,按照国际惯例,应对移动智能终端和车辆实施标准配置化战略,实现全国一张网。各部门、各行业、各地方应该针对自身重大需求,发挥市场正能量,找准突破口,进行理性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部署,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成为规模化产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有机组成,打造“领头羊”企业与产业集群。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