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在韩国日上台阶,引得韩国冷汗连连;美国制造业力排众难,追求创新;德国制造业延续传统,紧抓质量。在制造业这条暗流汹涌的大河里,看各国如何出招,力争上游。
中国制造业--大有可为
最近韩国制造业阴云笼罩,深陷“中国漩涡”不可自拔。中国制造业漩涡正席卷韩国经济领域:中国制造业在富有进取精神的企业家的带领下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使得韩国包括制造业在内的诸多行业面临积压,主要大企业的盈利在不断下降。
中国制造业的众多后起之秀已经让韩国感到了压力,联想、小米、华为等中国IT企业凭借高端产品和成熟的营销手段,正逐渐撼动韩国企业铸造起来的“韩国制造”堡垒,与之前中国企业凭借廉价劳动力与价格竞争力攻占低端市场的情况大为不同。正遭遇“增长瓶颈”的韩国制造业界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企业不断增长,渐渐追赶到自己面前。
中国制造业已经涉及到韩国的各行各业,中企在各大领域都已跻身前列。家电企业海尔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成为世界冰箱销量最大的企业;通信设备领域,华为排名世界第一;在个人电脑市场方面,联想成为绝对的强者;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IT企业正在力压美国的推特、谷歌和苹果;工商银行在去年由《银行家》杂志选出的世界银行排名中位列第一。以价格为竞争优势的造船、钢铁、机械等领域,中国开始超越韩国。
美国制造业--创新转型
中国制造业的迎赶而上,让美国也不得不开始重视。为了提振制造业,美国奥巴马政府先后成立了四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领导的“下一代电力电子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其成立的第二家。了解到,制造业创新中心其实就是搭建一个由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体,以加速相关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其战略目标是培育一批高科技制造业,并将相关工作岗位留在美国。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所担任的任务主要是:弥补大学的科研和企业采用技术之间的间隙,成为从科研到制造业之间的桥梁,通过“许多人合作的力量”推动下一代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美国的制造业正在向更加高端、更加创新转型。制造业创新中心或许可以激发美国制造业的某些部分继续处于创新的前沿。
德国制造业--延续传统
德国制造业在19世纪70年代曾经“臭名昭著”,是廉价和低质的象征,“德国制造”曾经让人们避之不及。不过德国制造业“知耻而后勇”,现在它的品牌就是可靠、高质、精密的代名词。德国对质量有着近乎偏执的执着,德国制造有着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标准囊括了安全技术、环境保护、运输、消防、家政等所有的领域,每年都会有上千条行业标准发布,其中约9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保证了“德国制造”的上乘质量。
再者,保持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原因就是双轨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制造”的成功离不开富有活力和高水准的技术工人。区别于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维,只有30%左右的德国人会选择上大学,约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每周有3~4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1~2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为了鼓励本土人员走上职业化道路,德国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与白领阶层相差无几。也正是这些技术娴熟的工人把研发出来的蓝图变成产品,投放市场,才帮助德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竞争力。
工控中国观点:国际化的今天,各国的市场都是世界的市场,在暗流汹涌的制造业这条大河里,稍有不慎就会落后甚至翻船。制造业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保持前行、力争上游是各国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