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中国能源安全与未来面临着严竣挑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世界能源博弈或者又面临一次重新洗牌。世界能源版图呈现出的供应源和需求方同时“多极化”“多元化”的纷繁复杂的局面,客观上有助于世界能源价格的理性化,从而降低能源进口与消费大国的成本。而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收缩,客观上为我国拓展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提供了空间。在几方角逐中我们的能源战略会获得更大的发展余地,我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选择将会增加,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能源博弈的主动权;同时,也使我国与东亚诸国的能源合作呈现更大可能性。

蓝皮书称,中国的能源安全目前和未来都面临着严竣的挑战,能源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目前我国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突出矛盾。

从国际方面看:第一,中国石油进口源集中于中东、非洲且多为局势动荡地区,而美国未来的外交与地缘政策或许会增加中东局势动乱的可能性,因此中国需要在这些地区投入更多精力;第二,中国石油海路运输途径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因而受到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对此多方掣肘的可能性也在增加;第三,美国2014年初确定将于2017年起对日本出口天然气,虽然数量有限,但将对亚太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第四,中国未来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谈判中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从国内来看:我国单位GDP的能耗过高,能源结构中化石燃料比重过高,“高碳”几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标签;“高碳”式的能源消费方式直接造成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率。2013年严重的雾霾污染涉及范围达160万平方公里,多个省市空气质量达到六级严重污染中的“最高级”。

蓝皮书研究报告希望能够为中国能源战略应对世界能源格局的新变化献策建言。一方面,对外应继续积极推动周边外交,借助“一路一带”战略布局构建中国能源重点,进一步深化与环里海国家及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同时加强能源金融监管,以减少国际油价波动;还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利益共同体,大力建设互利共赢的、新的世界能源合作机制并强化中国在其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应重新审视“能源安全”的实质,彻底摆脱“安全=加大供应”,即“粗放供给以满足过快增长的需求”的习惯思维,转变为“安全=效[JP]率”,即“以科学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的观念。大力倡导节能型经济发展模式,将全面推广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作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关键突破性手段。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