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大格局下的全方位创新助推中船“逆生长”

“新接订单量达到760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达到4098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达到218万载重吨,按照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全球统计数据,三项指标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2%、14%、9%。其中,新接订单量稳居世界造船集团第一位。”

上述这组数字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今年4月初对外公布的一季度业绩中的部分内容。

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是国际公认的显示造船业竞争力的三大指标,从这家军工央企三大造船指标在国际市场上的打眼程度,就能看出其引领全行业发展的能力。尤其在国际航运及造船市场行情直线下跌,亏损、破产、倒闭等词汇频见报端的近三年中,还能以如此力度实现“逆生长”,确要有深厚的“内力”。从这个角度看,中船集团自2012年开始在战略上作出的一系列重大调整是成功的。通过深入采访,记者看到了央企创新的能量和决心,以及这场战略变革带来的实质性改变。

产业链上的“技术维新”

“2011年,我们新接订单量只有616万载重吨,而完工量达到1864万载重吨,严重‘入不敷出’,手持订单量从高峰时的5277万载重吨下降至2011年年底的3339万载重吨,下降了近2000万载重吨。2012年进行战略调整后,情况大有好转,现在每年都有40多型新船成功签订合同。”中船集团董事长胡问鸣告诉记者。

这些船舶订单均是在“没有需求”的市场上硬生生创造出来的,即充分抓住不可抗拒的节能需求与不可逆转的绿色技术革命契机,通过对产业链进行深度解析,创新船型,通过拉动上下游行业走上正常循环的轨道,突破自身发展的困局。

拿胡问鸣的话说,这种创新靠的是战略布局“逆袭高端”。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航运企业便深陷“亏损”泥淖,市场供需失衡,运价水平偏低,成本高企,不论是世界航运巨头马士基还是中国航运大户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都未能逃脱巨亏的窘况。尤其是2012年,市场的极度低迷令全球航运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企,部分企业的负债百分比甚至达到四位数。

船东挣不了钱,船厂就接不到单,加上欧债危机席卷,我国造船企业的主要客户欧洲船东融资出现困难,“接单难”一度成为包括中船集团在内的我国船企的“大患”。一些中小船企已顶不住压力,破产消息不断传来,不少地方企业船台、船坞陆续“晒太阳”。此时的中船集团开始担忧,“余粮”也已不多,生计何以为续?

“后退没有出路,坚守不能前进,唯有坚持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破局发展,我们才能够打造出一片新的天地。”胡问鸣当机立断,明确对中船集团今后的发展方向作出部署。

“破局”需要企业领导有“大格局”,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时的船东已经“胃肠失调”,通过船厂自身技术的不断改进只能“迎合”他们的“胃口”,而难以“刺激”他们的“食欲”。所以,弱市下的技术创新,必须在“大格局”中实现,那就是“跳出造船看造船”,先为产业上游“疏通肠道”。

2012年8月,胡问鸣在会见香港船东时提出一个观点,即“今后航运市场的主要矛盾将会由运力与运量的矛盾转变为新技术节能船型与传统船型之间运力结构的矛盾”,并建议各船东主动调整运力结构,从而避免被下一波“绿色技术革命”淘汰的命运。但是,这一观点在当时并没有触发大多数船东的订船热情。

中船集团认为,由于燃油价格高企,新型节能环保型船舶将凭借其卓越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取代现役的高耗能船舶。这种取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将催生一批新造船需求,这种船型结构调整带动的市场需求,不受运力与运量矛盾的制约。

直到2013年,形势开始朝着胡问鸣预判的方向转变,中船集团在冰封已久的市场迎来了新的客人,国际大客户陆续造访。

“人类每一次工业技术革命,都会造就一个强大的帝国及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三次工业革命,中国都没有抓住发展机遇。这次绿色技术革命给造船业带来了走出困境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胡问鸣说。不管是航运企业,还是造船企业,变则通,不变则壅。“你看不清形势,不进行主动调整,不优化运力结构、产品结构,你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

2012年,中船集团通过科学分析与定向开发,向市场推出了70多型新船。这些新产品的显著特点是“双低”,即低油耗、低排放,它们的日均油耗均比市场上运营的船舶大幅降低15%~35%,不仅在经济上满足了船东对降低运营成本的迫切需求,还在技术上实现了欧美对环境保护的迫切愿望。新船一推出便引来不少船东询价。

高端产品凸显“吸金”能力。中船集团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开发的“绿色海豚”6.4万载重吨大灵便型散货船自2012年推向市场,便迅速成为市场的“宠儿”,持续受到热捧,迄今累计签约超过200艘。2013年至今,中船集团不仅成功赢得72艘“海豚”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而且为国内其他造船企业集团带来了多艘生效订单。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发的绿色好望角型散货船成为炙手可热的品牌,2013年至今共吸得54艘订单入账,占全球市场的24%,占国内市场的44.3%。

这场船舶绿色技术革命,不仅牵引了市场需求,为造船业带来了大量订单,而且深刻地改变着航运业的竞争格局。“由技术进步和成本要素推动的船型更新大潮,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滚滚向前”,“实施汰旧换新、用节能环保型新船取代高耗能老旧船舶,加快船队结构调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船队竞争力,已是大势所趋。”胡问鸣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在航运界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反响和共鸣。

“创新,不等于尝新,不能光求新,首先必须有价值。这也是很多企业为什么创新年年提、年年没产出的原因。”胡问鸣认为,创新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差异性;二是价值性,没价值的变化可能就是破坏;三是可行性,不可执行的叫做空想。“我们重点要做的,就是让创新产出高价值并具有可行性。”

为了推进整个产业链的联动发展,2012年9月,胡问鸣上书国务院,提出了“加快淘汰更新高耗能老旧船舶”的一揽子政策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2013年下半年,国务院《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交通运输部《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等“船舶新政”相继出台,胡问鸣提出的建议基本上全部得到了采纳。

“这些方案的推动实施,不仅是站在船舶行业的角度,更是站在了整个产业链的高度来拉动整个市场,为我们上下游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中国海运集团总裁张国发对中船集团此举作出这样的评价。

如果说,对船舶进行“绿化”是对传统“部队”的整编优化,那么“高科技武器”便是尖端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有力支撑。
2013年,中船集团订单高端化趋势明显,高端产品订单占接单总金额的比例一举超过50%。

其中,军事及准军事装备方面,中船集团成功推进了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潜艇、综合补给船等我国一系列主战舰艇,以及大型海警船、海监船、渔政船等我国主要公务执法船舶的研制工作,同时积极“走出去”,实施了泰国、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等多国高端舰船和武器系统加装军贸项目。

尖端民船产品方面,2013年至今,中船集团成功获得了8艘各型液化天然气(LNG)船、7艘大型液化石油气船(VLGC)及18艘万箱级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并在豪华邮轮设计研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在市场低迷的境况下,通过创新逆袭高端,可以开辟新需求、创造新市场。”胡问鸣说。

竞争中的“商业模式创新”

“技术决定着产品的产出,商业模式决定着产品的售出。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是一家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关键。”胡问鸣说,过去,经济价值是通过交易产生的,今后,经济价值越来越多将通过交互产生。“我们必须掌握、开拓现代化的商业运营模式。”

2012年6月,中船集团果断在香港开设了自己的租赁公司——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中船租赁),拉开了进军船舶租赁业的大幕。此举一方面出于中船集团自身业务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可在低迷市况下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带来新订单。

2013年5月17日,中船租赁顺利拿下“境外租船、境内造船”第一单,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签订了2艘3.88万载重吨散货船建造合同,之后通过融资租赁形式将船出售给乌克兰Aquavita国际航运公司。这标志着中船集团在涉足航运租赁业、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船舶销售渠道、在境外树立中船品牌、抢占国际市场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事实上,造船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企业自身要有足够的资金盈余;二是企业所造的船舶能够找到合适的租约。

2013年6月,中船租赁再度看准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1.8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自主设计建造项目。

1.8万TEU集装箱船是迄今为止我国设计建造的最大集装箱船,目前我国只有中船集团一家企业能够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由于其经济性好颇受市场青睐,但同时设计建造技术难度也非常大,总长近400米,投钢量近5万吨,设计物量相当于3艘18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

中船集团要想在该领域实现突破、打破韩国几家大型船企的垄断十分艰难,不仅要形成产品的自主研制能力,还要通过商业运营模式创新,挖掘出市场的隐性需求。中船租赁通过“先建后租、租售并举”等手段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利用自身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优势,成功与全球第三大集装箱班轮公司法国达飞达成租赁合作协议,保证了这笔大单成功寻到租约,稳步“着陆”。

2013年年初至2014年3月,中船集团充分发挥中船租赁和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的境外融资贸易平台作用,灵活采取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租卖并举等方式,加大力度推动民船及海工业务的市场开拓,落实民船订单27+14艘,合同金额逾18亿美元,取得了丰硕成果。

业务多点开花,让中船集团尝到了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好处。中船租赁在船舶租赁、海上运输、船舶买卖等航运方面的业务也得以快速发展,4月19日,其对外表示,将与中船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2014年度日常经营合作协议,敲定了总金额不低于70亿元的船舶及海洋工程产品建造合同。

业界人士认为,在当前船舶市场周期性趋好的背景下,该年度协议的签订,有利于正向引领船舶建造市场的价格,也有利于中船集团在节能环保船型及高端海洋工程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

“商业模式创新可以说是发展的驱动力。”胡问鸣说。

资金始终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金融创新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现代化市场运作中必须推动的创新之一。

2013年,中船集团仍以中船租赁作为发行主体,克服重重阻力,在国际市场成功发行8亿美元债券,开创了我国军工央企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先河,同时打破了境外机构在美元债券发行领域的垄断。此次债券发行总额8亿美元,发行期3年,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中船租赁的船舶订造及日常营运,同时也满足了造船企业发展租赁业务自身要有足够资金的要求。

当前,供需矛盾、结构矛盾还在继续挤压新造船需求,新造船融资是对船东最大的考验。船东的融资困难虽然并不全是因为自有资金缺乏,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未来不甚明朗,也导致船东更愿意捂住口袋,保证目前现金流稳定。

尽管如此,中船集团认为,在节能环保船需求见涨的态势下,在欧洲大批船舶基金宣告破产、各大银行纷纷收紧船舶信贷业务的背景下,中国良好的船舶融资环境将成为中国造船企业角逐世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我们在发挥好中国经济引擎作用和打好‘创新牌’、‘市场牌’、‘资金牌’,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力与水平的同时,逐步形成新的有利于我们的国际惯例或规则,拿到实打实的话语权,这是军工央企谋求‘创新’的软实力。”胡问鸣说。

全面转型下的“战略革新”

“应该说,仅靠‘创新’并不能够引领我们走向充满未知与纷乱的未来,‘创新’可以避开矛盾另辟蹊径,而‘革新’把握的是正在发生的关键问题,促使企业重新思考自己提出的价值主张,是一种促进企业内生增长的策略。而且,对企业来说,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人力资源、计划执行中的推新,都只是创新的初级阶段,更大的困惑在于如何在后续商业进程中持续创新,保证企业持续的动力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进行革新,激活干细胞,才能源源不断新生出创新的细胞。”胡问鸣认为。当然,革新更需要勇气和毅力。

“2012年我们的接单指标第一次超越我们的对手韩国现代重工,新接订单达到77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5%,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5%,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7%,成为世界第一。但从2013年开始,我们便不再只看名次变化,而开始思考真正的世界第一究竟要具备哪些实力。”胡问鸣说。

在领先的位置,思考未来的变化,主动求变,是许多企业在迈向世界第一过程中的最大鸿沟。中船集团也是如此。这不仅要经历现实的巨大变革,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先进的战略理念。

2013年,中船集团对发展战略作出全面调整,通过管控模式改革,确立了集团总部战略与财务管控型的职能定位,明确了成员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为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扫除了障碍;同时,形成了“一个核心,六大产业板块”的产业布局,即,围绕军工核心主业,全力发展船舶造修、海洋工程、动力装备、机电设备、信息与控制、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板块,而且,创造性地为各板块搭建起各自的科研依托平台。

可以说,这次大调整,让中船集团潜藏的许多内生动力真正得以激活。

“集群”、“衔接”、“延伸”,围绕这三个关键词,中船集团对体系创新进行了一场“革命”。

首先,旗下企业的重新整合和研发体系优化,发挥出产业“集群”效应。其中,尤以动力产业板块为典型,中船集团成立了中船动力研究院,组建了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按照一个研发中心、一个销售中心、一套售后服务体系、两大制造基地、一个配套基础的总体构建,完善全业务链条,发展海洋动力装备,努力提升陆用动力产品比例,逐步实现由“形式打包”向“系统集成”转变,快速做大做强中船动力产业。2013年,中船动力装备板块低速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70%。

其次,生产方式及生产组织方式革命与新工艺、新工法的研究应用,为技术创新到产品产出“衔接”出高效率、高水平。近两年,中船集团旗下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造船企业在国内开创性地采取环形大分段委外建造、船坞内大分段搭载的建造模式,对生产方式及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了革命性改造,使船舶建造效率进一步逼近造船先进国家水平。与此同时,中船集团旗下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强化工艺工法研究与应用,先后建成临港船舶工艺装备产品中试及产业化基地、舟山船舶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技术、高效焊接系列装备技术等一系列关键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建造效率与水平的提高。

再次,“技术创新”不断在产业链上实现“延伸”。为维护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成功研制出我国首艘LNG船的基础上,中船集团立足LNG海洋装备研制的综合技术优势,着力在LNG储运和消费终端逐步形成全产业链发展能力。通过收购圣汇公司、与苏州天然气公司合作经营等一系列举措,中船集团在LNG海陆运输体系搭建,液化装置系统海陆应用,储罐、槽车、气站等LNG存储体系搭建方面迅速形成技术储备与体系化运营能力。

按照胡问鸣的发展思路,推进LNG等能源全产业链建设是中船集团的重要战略方向,要突破产业链条上的关键占位,努力打通并主导全产业链发展。

未来三十年,中国企业必将经历一场新的波澜壮阔的变革,无论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是中国走上“绿色发展”之路,都会使中国的企业产生根本性变革。如果不能从顶层战略进行革新,技术和模式上的创新就只能是“隔靴搔痒”。

今年3月,中船集团从宏观角度对国家战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中央海权与陆权并重的战略方针和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海洋装备的新思考,并把海洋装备归集为海洋防务装备、海洋科考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四大类别,提出六大产业板块都要“立足海洋装备,跳出海洋装备,反哺海洋装备”的发展要求。

“对于中央企业、特别是军工央企来说,存在的意义或者说核心社会责任就在于必须具备支撑和保障国防建设的能力,必须具备引领国家行业整体发展的能力,以能够引领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为标志,带领这个行业与国际强者展开面对面的博弈。”胡问鸣强调。
这也是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中船集团创新发展的使命。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