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远来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意义重大,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提升城市运行效率,而且还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长期致力于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他十分坚信上述观点会在今后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得到印证。
“十二五”建设投资超万亿
“长远来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意义重大,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提升城市运行效率,而且还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长期致力于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他十分坚信上述观点会在今后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得到印证。
“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来看,常规公交在城市机动化出行中的分担率大部分城市都处在下降趋势,而对于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来说,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出行分担率却呈上升趋势。现在看,城市地面公交的承运率是逐年下降的,但地铁及轻轨的承运率却是逐年上升的。”吴洪洋说,“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差不多。”
目前伦敦、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其高峰时段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重高达60%以上,而我国北京、上海等轨道交通最发达的城市,该项比例仅为30%左右,未来应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国外的地铁承运率已经达到70%~80%,而目前我国只有40%,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的加快发展,有利于缩短时空距离,也是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保障。”吴洪洋说,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重要的基础民生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牵动的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如工程机械、车辆装备、智能电子信息系统等,这有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并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目前我国地铁的工程造价是6亿~10亿元/公里,轻轨的工程造价为1.5亿~2.5亿元/公里,轨道交通平均造价在6亿元左右。据中国轨道交通运输协会统计,我国批复可研报告的28个城市,批复总投资1236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459亿元。2012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914亿元,比上年增加286亿元,增长17.6%。预计“十二五”期间,将完成投资超过万亿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在成长为带动经济稳步发展的生力军。
需多制式协调发展
面对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加速发展,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金辰虎,还是表示出了一丝担忧。
“现在,全国已经批复了30多个城市的规划,但排队的有55个城市,而想申报的还不止这些。地方建设地铁的热情很高,这是好事,但是不能盲目建设。有的地方根本不具备条件,也要上马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这是很危险的。”
金辰虎介绍说,现在国家对于地铁项目是有审批权的,而轻轨建设则是在本省就能批复。“地铁和轻轨,包括有轨电车、磁悬浮等,这些城市轨道交通方式都有自己的建设标准和条件。建设一条地铁,当地城市人口一定要达到200万,地方GDP要达到1000亿元,对地方财政年收入也有要求,要超过100亿元。现在大家都看到建地铁的优势,但却忽视了如何建,怎样布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后续人才能不能跟上,这些似乎还没有仔细考虑。”
2011年末,全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743公里,其中地铁1425公里,占82%;轻轨247公里,占14%;现代有轨电车41公里,磁浮交通30公里,均仅占2%左右。“不是一提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就一定要建地铁。有些城市地铁建完之后,就发现存在运量不足、客流强度低下等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时要谨慎,对客流量等综合因素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预测,要综合线路布局。”他指出,“超大型城市城乡结合部,主城与卫星城之间也要考虑轻轨和快轨建设的必要性。轻轨具有建设周期快、成本低等优势,它的发展应该受到重视。”
据了解,我国是城市轨道交通最发达国家中,惟一一个以地铁为主的国家。而其他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都是以轻轨和有轨电车居多。尽管中国有人口数量多的客观条件,但多制式协调发展还是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配套系统待完善
谈到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吴洪洋坦言,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梳理。
“与国外相比,在智能化信号系统、调度系统、软件系统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他指出,装备制造以及电子系统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对制造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鼓励采购自主装备,最好能建设一个全国统一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积极促进成果产业化并实现成果转化过程的透明和迅速,减少知识产权遭受侵害的时间和环节,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
此外,当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还存在规划建设与后期运营相脱节的现象,这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一定阻碍。运营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也不够完善。运营管理人才极为短缺。这些都有待得到合理的解决和完善。
吴洪洋表示,最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已经编制完成,并有望在近期发布。这是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国家标准。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及运营,将会拥有重要的标准和参考,会对行业规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