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外国对中国制造不信任根源?

  全球最大的公关咨询服务公司美国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与中国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在7月和8月对9个国家的5400人进行了调查。日前公布的调查报告称,迄今为止,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投资和自有品牌没有获得消费者信任。

  报告指出,2009年至2011年消费者对金砖四国企业的信任度曾有所提高。2011之后至今,消费者信任曲线就往下走,跌至35%以下,下跌最快的是中国。数据显示,只有19%的德国人信任“中 国制造”。在法国和美国,这个比例分别为22%和26%。主要原因除了食品丑闻和其他丑闻外,还因为企业不透明等。

  出现这种情况,也许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那么,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不信任的根源是什么?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近几年不断出现的食品信任危机,造成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 不信任增加。事实上,中国消费者都不用本国生产的奶粉了,那么外国消费者还会用中国生产的奶粉以及其他中国食品吗?

  近日,一位驻华盛顿的中国记者谈了自己的感受:没出国的时候,经常看到某某食品的商标上写着:“本产品远销海外”,要不就是“本产品深受海内外顾客的喜爱”。他对“出口食品”的 概念就是:出口到外国,给外国消费者消费的食品。来到美国之后发现,这个概念是多么的错误。原来所谓的“出口食品”大都是给当地华人消费的,真正的外国消费者基本上不买这些食品 。

  他写道,美国人一般都会去美国人的超市。在这里,基本上看不到来自中国的出口食品。显然,中国的出口食品并没有打进美国人的市场。对于中国商品来说,如何打进美国市场,绝对不是 一千个中文字符就能阐释清楚的。不过,如果真正开拓了另一片异域市场的话,那这个企业也一定非同小可了。

  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不屑一顾,触及了我们的神经。中国食品遭遇的信任危机,导致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不信任。如果说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是在挤压生 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食品安全问题相继被曝光之后所带来的信用危机,则更增添一份担忧。

  中国食品业持续近30年的2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些行业在未来的5到10年还依然是全球最活跃的经济板块,尽管如此,要使中国制造成为消费者信得过,就必须过一个巨大的坎:食品安全。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食品安全面临几大挑战:首先是中国食品工业的基数大,因此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与显示度高;二是源头污染易于传递到整个产业链;三是落后分散的生产方式加剧 了食品工业的结构性的矛盾,如三聚氰胺、瘦肉精、黄曲霉等事件都发生在原料部分。

  食品安全最大的危机是信任危机,重新铸造信任之路需要科学精神,在破解食品安全全球挑战中,中国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从危机应对走向了风险预防,而且从终端检测走向过程控制, 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进步。但这远远不够。

  长期以来,尽管中国的出口产品价廉物美,而一些国家和消费者却往往不买中国产品的账。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制造”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新获得外国消费者的认可吗?答案是:不容 易!

  与政府壁垒不同,一个产品的品牌树立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是简单地靠技术手段证明产品的质量就可以赢得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的。中国企业在考虑恢复、促进贸易的问题上,一定要考虑外 国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换句话说,如果外国消费者不相信“中国制造”,那么,即使得到外国政府的认可,也仍然没有办法真正进入国外市场。值得一提的是,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等中外机构的调查,指出了“中 国制造”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或企业应抓住机会,向外国消费者澄清事实,展示中国提高产品质量的决心,使外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有正确的认识。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