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中国制造业将何去何从

  【编者按】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来说,不断创新和提高品质无疑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华为、中兴通讯、联想等众多企业巨人矗立在国际市场上,它们将逐渐改变中国“加工工厂”的绰号,实现自主品牌的完善,以及国际化运营,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出恶性竞争、品质低下的恶性循环。


  长期被视作偷工减料和廉价商品代名词的"中国制造",正在以全新的设计、优良的质量和适中的价格重新登场,一些设计感很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不仅征服了国内的消费者,也受到了国际关注,从中国时尚的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主要穿着国产品牌,这极大地提振了国产品牌的影响力和利润,但是工业制造能否像中国第一夫人一样呢?而不是中国足球,虽然很努力,但是在世界却不够响亮。
外媒体看中国制造
  曾在麦肯锡咨询公司任职超过17年的麦克•谢尔曼说,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信心不足,不是因为中国品牌推广不够,关键还是质量。那么,国内外消费者眼中的 "中国制造"质量究竟怎样?又如何才能重拾消费者信心呢?
  越南网报道,目前在越南市场上销售的中国商品因质量差,已遭到当地消费者的抵制。而同样在该国市场销售的泰国进口商品,虽比中国产品贵20%~30%,却因质量好而受到青睐,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中国产品的市场地位。此外,更有日本媒体表示,中国没有条件抵制日货,先超越日货再说。
  不仅在亚洲地区如此,在欧美国家同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国制造"质量问题。相信读者看到以上消息,失望之余更多的是气愤。为什么"中国制造"在国外如此不堪?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国人眼中"中国制造"的质量又如何?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2012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显示,目前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意度分别为64.72分和62.3分,还没有达到"满意"的水平,这是首次由独立的第三方科研机构进行的完整观测。
  有网友调侃,"日本制造"一流产品留国内,二流产品销欧美,三流产品卖中国,而"中国制造"一流产品输欧美,二流产品销亚洲,三流产品留国内(因加税而被迫高价销售)。我们看到,"中国制造"无论是一流产品在国外,还是三流产品在国内,都因为质量不佳而颇受微词。
中国制造前有"对手"后有"追兵"
前有"对手"-德国制造、日本制造。
  后有"追兵"-印度制造、越南制造、泰国制造。
  出路-加强质量,服务、创新三大块转型。
  "中国制造"逐渐向产品价值链上端活动的趋势已很明显。今后遭遇前有对手后有追兵的挑战将越来越多,与其被动应战,不如早做打算。
德国制造业享誉世界,主要是德国人把严谨带人工作中,生产出更高端、做工更严谨的产品。
  而且德国早期是一个以军事立国家,政府对制造业也有意识的扶植。有了制造业才能够带动创新,带动直接的投资,并且它能够带来高附加值、高薪的工作。而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有些类似,但是日本制造主要体现在电子与汽车方面,有三菱、东芝、本田、丰田等大型品牌。一直以来,德国制造与日本制造,对中国制造都是个目标。实现中国梦必先实施中国制造的突围。
  当下, 随着中国红利的时代结束,而且人力成本的上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转向越南、泰国、印度等国家,虽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熟练的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暂时还不能够给中国制造带来很大的挑战,但是三五年之后,相信随着技术与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智慧化的工厂的兴起,到时中国制造必定遭遇前有对手后有追兵的境地。
未来中国制造剑指何方
  30年来,中国制造获得巨大成功,根本在于以人为压低劳动力成本以及漠视环保为代价。
但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消褪,劳动力成本呈逐年快速增长之势。世界最大电子承包制造商富士康在2012年将中国内地员工月工资提升至人均4400元。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制造商纷纷跟进。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以国际通用指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对比发现,美国的这一数字为9.4%,而中国则达到19.5%。再加之中国成品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均高于美国,制造业,这一中国最后的防线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荡然无存。
那么,"中国制造"是否已进入末路?
  未必。要知道,中国已经有了更多的华为、中兴通讯、联想这样的企业巨人,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企业,实现国际化运营。
在这些参天大树下面,还能够有茂密的森林。中国能够建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的环境。这些企业不仅能够具有OEM的能力,还能够实现ODM,更拥有自己的品牌,能够实现差异化竞争。
  "中国制造"逐渐转向"中国智造"。中国制造业能够与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和高科技服务业协同发展。最后中国能够实现绿色制造、智慧制造、能够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制造"。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