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风机产能过剩产业开发近期将回暖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风机成本逐年下降,一方面得益于技术进步,一方面也得益于产品的国产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风机制造水平仍处于落后阶段,但已经形成一定能力,正处于自主开发和吸收相结合的状态。但是,风机质量问题频发,风机制造企业利润下滑,产能严重过剩,在遭遇了“滑铁卢”后的风电产业,开始意识到只注重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方式,已经严重威胁到风电企业的生命。风电产业发展是否会回暖?又何时才能走出阴影?


  风电开发近期将回暖
 
  “情况应该会比去年好,我们预计今年会有1800~2500万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加大核准力度,尤其是非三北地区和海上风电项目,这些会增加开发的总容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传卫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而已经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的《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草案的报告》显示,今年我国将继续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全年新增风电1800万千瓦。
 


  张传卫认为,去年因受到并网、弃风、电价补贴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风电企业业绩下滑。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对于风电开发商来说,情况会更好。
 


  “即使在去年部分地区弃风的情况下,风电开发商仍在赢利。而今年前两个月,弃风问题已经有很大改观了。”张传卫说。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千瓦时,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比2011年有所下降,个别省区风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到1400小时左右。
 


  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积极消纳风电。
 


  文件要求,要高度重视风电的消纳和利用,把提高风电利用率作为做好能源工作的重要标准。认真分析风电限电的原因,尽快消除弃风限电。加强资源丰富区域的消纳方案研究,保障风电装机持续稳定增长。加强风电配套电网建设,做好风电并网服务工作。
 


  部分风机存质量隐患
 


  “大家对风机质量的担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张传卫告诉记者,谈及原因,他认为,在2008~2010年的三年中,兆瓦级风机连续推出,但因为产业门槛过低,部件在国产化过程中,认证、测试水平都不够,导致集成的整机出现批量性质量问题。
 


  “这些风机开始几年问题可能不突出,但时间长了会从电器方面的问题转向传动方面,包括轴承、齿轮箱等,这些问题会逐渐爆发。”张传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谈到风电制造企业的发展时,张传卫强调,质量才是风电企业的生命,不注重质量,导致企业崩溃性业绩下滑、倒闭,已经不止一两家了。
 


  “前几年规模比较大的、交付整机较多的企业,一下就摔下去了,而且这种摔不会是短期的,它还要承担后续的质量成本。一些企业如果有能力消化、整改,交付新机的质量好,或许能活过来。有些不能承担的,倒闭也不奇怪。”张传卫说。
 


  优胜劣汰推进行业发展
 


  两会期间,原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张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光伏、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风机产能的利用率不到70%。
 


  “我认为任何一个行业都会面临这个过程。产能过剩的原因,是高端产品进行低端重复建设的问题。”张传卫说,“几百人的企业,买了部件进行组装,这可以算产能吗?既没有技术、也没有业绩,这些不应该算是产能。”
 


  张传卫同时认为产能过剩也有好处,不仅可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优胜劣汰,还可以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发展快,问题暴露的就快。当然,这个过程中市场资源会重新配置,企业实力的排序也会发生改变,就看哪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比较强。”张传卫说。
 


  近年来,我国风机成本逐年下降,一方面得益于技术进步,一方面也得益于产品的国产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风机制造水平仍处于落后阶段,但已经形成一定能力,正处于自主开发和吸收相结合的状态。
 


  “核心部件、重要的集成技术还需要积累,这就不仅仅是开发的问题了。”张传卫说。
 


  谈及海上风电发展,张传卫认为,目前我国海上风电的规划已经非常完备。重点应该放在推进商业化海上风电场的开发,同时要形成开发机制和电价机制。此外,海上风机产品都还没有经过验证,海上风电的运维仍有待改善和提升。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