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国内运动控制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运动控制系统的开放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重组运动控制系统,能够离开特定的工艺进行跨行业应用,其发展成为市场的必然需求。
        最初的运动控制起源于数控装置技术,那时大部分的运动控制产品作为数控机床的一部分进行生产和销售,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伺服技术(Servomechanism)的发展,运动控制产品开始脱离数控机床,成为独立的产品门类。根据1989年美国电机制造商协会(NEMA)的标准MG7标准,运控控制系统包括运动、位置控制电机、控制和反馈器件,标准涉及用于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和反馈器件等。
        随着技术进步,一些国家组织了开放式运动控制系统的研发。80年代末期,美国空军发布了NGC(下一代控制器)研究计划,首先提出了开放式结构控制器的概念;美国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提出和研制了OMAC(开放式、模块化体系结构控制器),目的是用更开放、更加模块化的控制结构使制造系统更加具有柔性、更加敏捷,自此以后,运动控制技术逐渐作为自动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有一些公司进入运动控制领域,但主要是代理国外的产品,不存在产品的自主研发。一些传统生产数控设备的厂家开始研制具有运动控制特征的产品,采用工业PC进行控制,具有较好的模块化、层次化特征,但从总体上来说,仍然是数控系统,不是独立的运动控制产品。进入21世纪,国内有一些厂家进行了运动控制产品的开发和行业应用的推广,并逐渐走向成熟和规模化。
        IMSResearch的资料显示,2009~2010年中国运动控制市场增长迅速,其中的运动控制器市场相比2008年增长了24%。2009~2015年运动控制产品的需求规模如下所示:

(注释:以上数据只包括运动制器、电机驱动,不包括电机)


        目前,运动控制系统在中国各类机械设备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制造厂商开始使用并且逐渐熟悉通用运动控制系统,使得通用运动控制产品在很多原来运用不多的领域开始扩展开来。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