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发展轨道交通:未来交通运输体系的最优选择

  伴随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噪声、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等问题可能会不断加剧,还可能造成水土流失、自然景观破坏和干扰各种动植物的生态平衡。世界银行出版的《可持续运输:政策变革的关键》提出并阐述了“可持续运输”这一概念:一是经济与财务可持续性,指交通运输必须保证能够支撑不断改善的物质生活水平;二是环境与生态的可持续性,指交通运输不仅要能满足物品增加的需要,而且要最大程度地改善生活质量;三是社会可持续性,指交通运输产生的利益应在社会的所有成员间公平分享。

  衡量可持续运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交通运输体系能否保持长期的、动态的社会净收益或福利最大化,衡量的方法是运输规模量和运输质量在既定条件下总社会成本最小。

  交通运输具有外部性

  交通运输是一个有明显外部性特征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负外部性)越来越显著。在认识运输成本的构成时,不仅要考虑交通运输体系的内部成本,而且要考虑它所产生的外部成本。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运输内外部成本的共同下降。由于人类具有一种趋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们会主动地将原来存在的正外部性自发地内部化,因此,运输业的正外部性,从长远来看很有限,更多地表现为负外部性。运输的负外部性主要由于社会机制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使运输常常会对环境保护产生冲击。

  由于大多数环境影响即外部性存在于市场交易之外,没有反映在所支付的价格中,只有把负外部性内部化,才能真正发挥市场和政策的作用,协调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主要是制定排污标准、征收排污费、税收、发放可交易的许可证等。

  衡量交通运输的负外部性可以用外部成本这一概念。交通运输外部成本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运输系统与非再生资源(如环境系统、非再生的人)所产生的外部性,如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交通运输与环境之间的外部不经济,是由于交通运输行业在利用环境资源从事运输服务时,没有考虑它应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补偿。第二层次是运输系统内各部相互作用产生的外部性,如交通拥挤。

  不同运输方式的外部成本存在差异

  交通运输外部成本是运输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噪声、交通事故、交通拥挤等对社会财富的扣除。噪声、污染、拥挤、交通事故等,这些都是交通运输负外部性的具体表现。

  从相关统计数据看,不同的运输方式负外部性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如烟尘的排放量,汽车铁路的1.8倍,飞机为铁路的9.7倍;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铁路为汽车的29.2倍,为飞机的5.1倍;一氧化碳排放量,汽车为铁路的3413倍,飞机为铁路的47.8倍;氮氧化合物排放量,汽车为铁路的10.8倍,飞机为铁路的16.4倍;碳氢化合物排放量,汽车为铁路的1698.3倍,飞机为铁路的42.6倍。

  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估算运输业所造成的外部成本,但很难精确地评估运输活动的外部成本。有关研究表明,西欧近年来,每年交通运输所产生的(负)外部成本为2724亿欧元左右,其中,公路、航空、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分别占92.03%、6.02%、1.67%和0.26%。在外部成本的构成中,交通事故、噪声、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分别占54.37%、13.95%、16.08%和15.60%。由此可见,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公路产生的外部成本最大,其次是航空,铁路和水运比较小;在外部成本类型方面,交通事故所占比重最大,为54.37%,其他方面所占比重基本相当。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应以轨道交通为主

  交通运输即使存在某些外部效益,但从长远的观点看,这些外部效益十分有限。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趋利的积极性,会以某一种方式将正外部效益内部化。例如,在有关审美的例子中,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喜欢看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只要技术上允许,飞机场将开辟一块观看起飞和降落的地方,向前来观看的旅客征收入场费。然而,人们对负外部性内部化的积极性就要小得多。

  解决交通运输负外部性的办法,一是将其内部化,另外一个就是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运输。外部性内部化的目标是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可行的情况下,将全部社会成本施加给造成负外部性的人,使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利用更有效率。应当制定政策促使业主开发新的替代能源,以及促使提高运输能源的利用率等运输技术的创新,或者促使用户转移到污染更少的运输方式上。

  就交通运输来说,外部性的内部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难以实现。比较而言,发展轨道交通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不影响私人运输(小汽车拥有者)的利益,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是未来交通运输体系的最优选择。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轨道交通消耗的能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建立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体系,应当以轨道交通运输为主,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运输的优势,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同时,建立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体系,应当在以下方面完善交通运输政策。首先,充足的运能和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其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运输结构和体系;再次,合理的运输资源配置,区域间平衡协调发展的运输体系。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