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国内造船业进入“严冬”江苏利润率依旧遥遥领先

  当前,造船行业进入低谷期,江苏作为国内造船第一大省如何应对造船业受到的冲击?昨天(7日),在南京举行的“熔盛重工转型发展恳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建议,造船业面临行业周期低谷,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寻求向海洋工程、LNG等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发展成为对抗危机的重点方向,政府和各相关机构要给予积极支持,“政府支持引导、船企转型发展、银行保驾护航。”

  江苏船舶经济运行

  质量和效益全国领先

  江苏2008年跃升为全国造船第一大省,但随着世界船舶产业进入行业低谷期,今年江苏造船业受到了较大影响。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省国防科工办主任秦雁表示,目前全球航运市场下滑,作为造船大省,上半年,全省三大造船指标同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当前也是江苏船舶产业转型发展、科技创新,率先走出低谷的好时机。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介绍,据统计,今年1-7月全国造船完工354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7%;新接订单11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0.7%;手持船舶订单1234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9%。其中,江苏省三项指标分别为1099万载重吨、244万载重吨和4816万载重吨,分别占全国的30.9%、20.9%和39.0%。受船市低迷影响,尽管我国造船三大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通过全行业的努力, 在世界总量的比例依然保持较高份额。

  王锦连透露,今年1-7月,全国造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63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584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江苏46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15亿元,同比增长3.7%,占全国的35%;全国主营业收入3428亿元,其中江苏1267亿元,占全国的37%。此外,今年1-6月,造船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77亿元,同比下降23.9%。其中,江苏省104亿元,占全国的59%。销售利润率全国为4.8%,江苏为8.3%。“这一系列数据说明,江苏是我国船舶工业创造利润的主要省份,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处于全国的前列。”王锦连说。

  据了解,“十二五”是江苏省全面建设造船强省的关键时期,今年江苏已制定专门产业政策,困难时期鼓励各船企千方百计化解市场不利因素,积极“拓市场、促转型、谋发展”。在产业政策、科技创新与转型投入、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根据之前公布的规划,到2015年,江苏省船舶制造能力要保持30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要保持全国市场份额35%以上,占世界市场的15%以上,出口总额创新超过400亿美元。

  “四难”成造船业

  当前主要问题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分析,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工业面临行业周期影响,新接订单,船舶出口同比下降,利润率也是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传统船舶业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王锦连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和问题存在诸多方面。首先是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油气装备市场活跃。受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欧债危机及散货船、集装箱船超前订货,大量运力释放等影响,今年以来集装箱船特别是大型集装箱船市场十分疲软,占比由上一年29%降至今年1-7月的14%;散货船成交总量低迷,占比43%,与高位时相比有较大下降;而与油气相关的油船、液化气船、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海工辅助船等装备市场相对活跃。

  其次是,国际造船新规加快执行,质量技术要求更加严格,新船订单越来越集中到少数有实力的船厂。 近几年,国际海事组织等海事机构不断推出有关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等一系列强制性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主流船东更看好符合新规要求的先进和高品质船舶,我国船舶业由此失去不少订单,特别是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订单所占比例与韩国等相比,差距很大。

  此外,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回款难成为当前主要问题。王锦连介绍,航运低迷,船东接船意愿不强,不少船东采取寻找毛病,严格检验,修改设计,调整船价等手段,要求推迟交船或接船。初步分析,全行业超过30%以上的船舶因此而未实现交船。船市低迷,产能过剩,竞争激励,企业经营面临更大困难。“我国船厂今年前7个月新船成交仅为完工量的33%,手持订单继续下降。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航运造船经营风险加大,银行放贷更加谨慎严格,企业融资困难突出。随着新船预付款比例大幅下调,交船推迟,企业汇款困难,应收账款比例增加,资金入不敷出矛盾凸显。”

  王锦连说,今年的船市持续低迷,船价继续小幅下跌,国内不少造船企业一单难求,面临资金断流,新船价格与成本费用倒挂,产品销售利润率仅为4.8%,亏损企业数量有所增加。行业内,有实力的骨干企业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得不重新研究战略,结构调整,破局发展,努力渡过难关。

  做世界造船强国

  结构转型是必然趋势

  “现在是船舶行业的转型关键期,船企、政府、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时期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陈刚在会上表示,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但与世界造船强国之间还有一定差距。“目前,行业面临低谷,但也是重要的调整期,我们不但要看到我国船舶行业长期以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要看到低谷期带来的转型发展从而实现弯道超越的大好机会。”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表示,国家已经将海洋工程行业作为发展重点方向之一。今年海工需求旺盛。根据克拉克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海洋工程新接订单达到280亿美元,但韩国船企夺走了绝大部分高附加值的海工和LNG订单。黄平涛建议,国家重点扶持骨干船企积极介入海工和LNG等高附加值领域,以争夺国际市场。

  “我们造船业,在能源、工时、材料等方面消耗还太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认为,在本世纪,绿色技术和海工装备的发展是船舶行业的两大焦点。吴有生说,虽然我国海工装备起步较晚,与掌握核心技术的欧美企业之间有一定差距,但对于国内船企后来居上,他充满了信心。“今年,我们可喜地看到,随着外高桥造船厂建造的海洋石油981和熔盛重工建造的海洋石油201等一系列深水装备的相继投用,让我国迈进了3000米深水开发俱乐部。海洋石油981是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深水钻井平台,而熔盛建造的海洋石油201,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具备3000米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海上起重能力和DP3动力定位系统的深水铺管起重船。这些高端技术的成功研发并投入应用,说明只要我们的船企肯下功夫、政府和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我们就能够在更多更高更难的问题上实现突破。”

  熔盛重金谋转型升级

  3年砸15.8亿用于研发

  从2009年至2011年,作为江苏省内乃至国内的民营造船龙头企业,熔盛重工为转型升级3年分别投入研发经费3.3亿元、5.7亿元、6.8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3年累计投入15.8亿元。民营企业如此投入转型升级,与会专家给予一致好评。

  据江苏省科技厅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熔盛重工不断加大新船型的开发,已有船型的优化升级、绿色环保产品的研制、并在海工和LNG等高附加值产品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打造绿色造船技术中心和海洋工程研发中心,研发投入不断增长,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包括以产学研联合的方式,成功申报并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重大科技专项、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等国家科技项目6项,承担省级科技项目16项。在船型研发方面,研发出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环保船型,同时在海工方面积极投入,部分成果已向国家申请专利26项,现拥有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对此,省科技部门表示支持其打造绿色造船技术中心和海洋工程研发中心。目前熔盛重工正在积极申报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也已进入审批阶段。

  熔盛重工总裁陈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熔盛很早就意识到依靠低端制造、低成本、大规模扩张的模式已经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在造船兴盛时,该公司就已经在海工和LNG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并接下了中海油的深水铺管船项目。截至今年6月30日,该公司手持订单包括101艘船舶,总载重吨位约为1505.6万载重吨。根据克拉克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该公司手持订单中国第一。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还积极推动向海工全面转型,已经在新加坡成立了海工团队。“下一步,熔盛重工也将继续贯彻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重点关注油气服务领域,采取追求高附加值产品的策略,在今明两年寻求新的突破。”

  会上,中国银行江苏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苏分行等金融机构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熔盛重工合作。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